城市交通布局规范的设计原则探析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城市交通与布局规划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更是浪费了大量的社会经济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的正常运转,有损现代城市的整体形象和长远发展。
鉴于此,本文将对城市交通布局规范的设计原则进行相关探讨和分析,希望对改善我国的城市交通现状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城市交通;布局规范;交通规划;设计原则
引言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所以在城市化进程中一直主张实现紧凑型的发展战略,以达到实现促进城市发展、节约土地资源的目的。
但是随着我国各地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攀升,使得原有的交通布局规划显得过于落后,交通拥堵问题更是屡见不鲜。
虽然很多城市的交通管理部门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交通管制政策,但是仍旧不能改变我国城市交通系统效率低下的现状,并导致了环境污染、经济过多损耗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这时,多加强对城市交通布局及其设计规范的研究,制定正确的交通设计原则就显得十分迫切而又重要了。
一、城市交通布局规范中规划理念的调整
目前,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交通布局与规划应当具有超前意识,积极调整原有布局规范中的不合理环节,尊重经济发展与交通需求变化的客观规律,积极转变城市交
通综合编制与规划的理念,增强交通布局规范的实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实现“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
在传统的城市交通布局与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是如何节约土地资源,满足目前的交通需要,而忽视了人在当前及未来的各方面的需求,可以说是过度强调了“物”的因素,而对“人”的因素不够重视,不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与落实。
因此,在未来的城市交通布局与设计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人在交通运输过程中的各种需要,以提高人民的生产与生活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完善、安全的运输服务为根本目标,尽量减少交通堵塞等不合理的现象,实现人与城市交通的和谐发展。
(二)着眼于未来的交通发展需要
众所周知,科学的城市交通规费需要具有超前性,因此必须改变过去相对保守、缺乏战略的交通布局与设计方法,以更好的满足城市交通在未来的发展需要,减少交通拥堵带来的经济、环境损失以及交通整治费用,降低交通布局规范修订的频率,确保规范编制的科学性与稳定性。
在城市交通布局规划过程中,要突出战略性思维和前瞻性,尽量满足对社会、经济、环境在长远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与需要,规避或减少经济、环境、社会与交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为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坚持空间均衡的规划编制理念
我国的城市经济发展虽然很快,但是城镇人们的生活水平却不
是很高,空间结构失衡的问题日益突出。
这与长期以来编制规划对空间均衡关注不够有关。
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是经济和人口区域分布、空间结构形成和改善的决定性因素,其布局规划科学合理与否,对空间开发格局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因此,在交通运输规划尤其是交通运输网络布局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坚持空间均衡的
原则,贯彻空间均衡的理念,以期通过规划的实施,引导社会经济发展空间的均衡布局。
二、城市交通布局规划与设计的原则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对城市交通布局来说,在满足交通与运输的长期需求的基础上,必须兼顾到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因此,要想实现城市交通的正常运作和良性循环,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交通布局规划与设计的变革和发展。
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几点:①要满足城市交通运输服务的基本需求,构建完善的交通服务体系;②要尽量采取环保型的交通运输方式,从而达到降低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③要考虑到不同阶层人民群众的交通需求,使交通运输体系能够为所有人服务。
鉴于此,在进行城市交通布局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必须对整个交通运输的体系进行调整,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善交通拥堵状况、提高运输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要加强对交通运输系统的管理,实现交通运输机制和体制上的创新,提高交通基础设施
的利用效率和交通运输体系的运营效率,对于条件符合的大城市,可以计划性的发展轨道交通网络,实现城市交通在技术经济、环境保护、资源消耗、运输效率等方面的改进与提升,实现城市交通运输体系的战略性调整。
此外,还必须增加科技投入,提高交通运输体系的技术水平,尤其是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科学技术更应当发挥积极的作用,最终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二)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
城市交通布局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实现“量”的提高,更要实现“质”的提升,这才有利于城市交通规模效益的全面改进;同时,必须实现整体布局上的均衡发展,这就要求城市交通系统必须满足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需求,并实现彼此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提升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全面性、便捷性;此外,我们在加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还必须加强“软实力”建设,通过有效的改革措施,促进交通运输相关部门的管理能力,为城市交通的全面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存在着结构不合理、路网总量不足、道路质量差、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从城市交通布局全面发展的角度看,在目前和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必须要围绕扩大路网规模这一中心环节,全面推进交通运输结构的优化、运输效率的提高和服务质量的改善。
首先,要从促进城市交通综合服务体系全面发展的要求出发,继续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扩大路网规模,增强交通运输的有效供给能力;其次,要进一步改善各种
运输方式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体系结构、综合交通的区域结构等,促进城市交通整体结构的优化;第三,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装备提升城市交通体系的技术水平、专业化程度和运输服务质量;最后,要通过一系列体制和机制改革,为城市交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三)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
城市交通布局规划与设计的协调发展,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实现城市交通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发展,使各种运输方式的规模和结构搭配合理,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基本需求;②要实现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城市整体交通网络的优化,尤其是对于城市交通运输中的薄弱环节,更是要增加投入;③要实现城市不同区域的协调发展,缩小区域交通发展之间的差距,这对改善城市交通质量也是非常有利的。
在具体实践中,城市交通运输方式之间要彼此衔接协调,在点线布局、线网走向上相互衔接,在能力配套、设施装备上彼此协调,着力体现“整合”的理念,实现综合交通体系的资源整合、线网整合、技术整合、设施整合等。
要通过对综合交通枢纽节点的统筹规划,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和一体化运输。
总结
综上所述,城市的交通布局规划与设计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对改变我国目前城市交通的现状、完善城市功能与发展模式、节约社会经济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相关部门和
人员一定要积极转变城市交通布局规划与设计的观念,严格执行相应的设计原则,多加强对实际问题的研究与分析,积极吸收国内外的先进设计技术和理念,促进我国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佳,徐欣. 中国城市布局与其综合交通规划[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3)
[2] 蓝悦明,刘会会,王楠.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城市布局的评判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0,(04)
[3] 林树森. 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演变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0,(08)
[4] 陆锡明,陈必壮,王祥. 基于轨道交通网络的大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理念[j]. 城市交通, 2010,(04) .
[5] 曹国华. 浅析新时期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观念和思路[j]. 城市发展研究, 2008,(s1) .
[6] 申康,马荣国,刘乙橙. 都市圈综合交通规划研究[j]. 物流技术, 200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