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市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工作指南

青岛市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工作指南

青岛市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工作指南目录∙宗旨、目标、任务∙家长学校建设基本要求∙家长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家庭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家长学校课程建设∙家长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家长学校教育科研∙学校家长委员会参与家庭教育工作∙家长学校如何做好家庭教育服务站工作一、家长学校的宗旨、目标、任务1、家长学校的性质是什么?2004年10月,全国妇联、国家教委联合颁布的《关于全国家长学校工作指导意见》:“家长学校以未成年人的家长及其抚养人为主要对象,是为提高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而组织的成人教育机构”。

这一规定,一是明确了家长学校是一个成人教育机构;二是规定了它的目的是为提高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三是强调了家长学校的教育对象是以未成年人的家长及其抚养人为主。

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的教育对象可以分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未成年人的祖辈家长及亲属;父母不在身边而由父母委托的其他实际抚养人。

其中,父母是家长学校的主要教育对象。

2、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的宗旨是什么?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是中小学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场所。

家长在家长学校中,通过系统学习教育理论,懂得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知识,掌握了一定的教育规律。

通过家长之间互动、亲子游戏等实践活动,家长体验正确施行家庭教育所带来的好处,体验与孩子一起成长带来的快乐,可以有力地推进家庭教育的开展。

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是中小学进行公民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中小学家长学校不仅仅是提高家长教育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的场所,也是公民素质教育的大课堂。

通过开展品德修养素质、心理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系列培养与训练,促进家长整体素质的提升,达到公民素质教育的目的。

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是中小学幼儿园联系学校、家庭、社会,促进形成三结合教育网络的工作桥梁。

中小学家长学校发挥其教育的专业职能与教育优势,促进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区的有机联结,最终以教育为纽带,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相结合的教育网络。

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是中小学幼儿园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实现合力育人,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让学校变成一个让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优良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的职责和任务是由其性质与功能决定的。

其具体的职责和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面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家长学校开展家长培训,必须面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指导家长树立为国教子的科学育人意识。

二是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育人观。

通过家长学校的培训学习,家长树立了正确的教育态度和观念,能够创造和谐的教育氛围,能够发挥家长对子女价值与行为取向所起的认同、示范、导向作用。

三是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

实践性是家庭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家长素质的提高也需要在家庭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完成。

在家长学校教学活动安排中,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家长亲身感受、自觉领悟,使家长和儿童在活动中共同成长进步。

四是通过多种形式为家长儿童提供指导和服务。

及时就家长的问题与困惑通过多种形式向家长提供具体指导和服务,是家长学校应当做的。

家长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为家长、儿童提供个别指导和服务,满足不同家长、儿童的个性需求。

五是构筑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家长学校是联系学校、家庭、社会,促进形成三结合教育网络的工作桥梁。

举办家长学校,增进家庭与学校的有效沟通,努力构筑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二、家长学校建设基本要求(一)怎样建立健全家长学校组织机构建设?1.家长学校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搞好家长学校组织机构建设。

要建立组织机构,把家长学校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部署和重要环节,各中小学幼儿园要设立由学校领导、部门负责人、家委会代表和教师组成的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把家长学校的管理工作做实做细,落实到学校和班级。

2.家长学校机制需要健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加强家长学校全域推进工作。

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的组织领导,继续实施家庭教育工作“一把手”工程,明确家长学校第一责任人是校长(园长);具体实施负责人为分管德育副校长(副园长)。

学校要设有家庭教育研究室(组),由学有专长的德育、心理等学科教师组成。

3.家长学校的基层组织是班级。

班主任既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日常管理的实施者,又是与家长联系最为密切和最易赢得家长信赖的家庭教育指导者,应该成为家长学校的主干力量。

(二)家长学校必备的硬件保障措施有哪些?1.设施配备的基本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为家长学校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并做到专款专用。

学校要为家长学校工作学习培训开绿灯,予以经费保障,并制定经费使用制度,并在学校账目中单列。

学校大门一侧要悬挂家长学校校牌。

依据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家长学校校牌需按标准要求制作并规范悬挂。

建立固定的家长学校办公室和教学、教学研究和活动场所,配置必要的教学设施,以及多媒体等教学器材,为家长学校的规范化、常态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与保障。

有家庭教育的藏书及阅览场所。

家庭教育阅览室可以与教师阅览室合用,也可以单设亲子阅读角。

学校图书室、阅览室要保证家庭教育的相关书籍不少于100册,相关刊物不少于5种。

2.办学条件与环境建设的要求: 必备的办学条件与前瞻性的环境建设有机融合是家长学校建设的方向。

大力宣传家长学校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对家长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为家长学校建设尽心出力,予以必备的物质支持,为家长学校的规范化、常态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办学条件、创设家长学校办学的优良大环境。

加强经费管理。

中小学幼儿园要为组织实施家庭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

禁止利用学校家长委员会收取或变相收取费用,对家长自愿做出的捐赠行为,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相关规定,严格执行捐赠程序并到上级教育发展基金会办理相关手续。

(三)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要进行哪些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首先要认真建立以《家长学校章程》为核心的体系完整的工作制度,并结合本校实际,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

要通过考勤、考核与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家长学校的管理水平。

具体细化如下:一是建立家长学校校务工作档案、教学业务档案和家长学习档案等,并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二是建立教员备课授课及教学研究制度,重在规范教学行为,明确教学流程,促使教员优化教学内容,探究教学方法。

三是建立家长学员注册制度及学员档案管理制度,凸显家长的学员意识,加强对家长学员的管理。

构建信息交流平台,为家校联系畅通提供条件,做到因材施教。

四是建立学员培训考勤、考核制度,调动广大学生家长的参与率和学习积极性。

督促家长按时参加学习培训,提高家长学校的参加比率。

强化家长学员意识,建立家长学员手册或点名册。

鼓励学员积极参加家长学校学习。

城区学校家长全员参与,农村家长学员出勤率达90%以上。

五是建立优秀学员表彰制度,意在树立典型示范,以先进促后进,激励家长参与家长学校的积极性,同时做好家长现身说法,传播优秀经验。

六是建立家长学校家访制度,以班级为单位,做到定期家访,了解家教个案情况,家庭教育指导做到有的放矢。

七是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及保密制度,目的在于帮助家长解惑排难,开展心理健康疏导,同时确保心理辅导工作规范、顺利进行,做到咨询无伤害。

八是家长学校工作评估与总结制度,意在促进家长学校办学及教育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及时反思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为进一步改进工作奠定基础。

(四)怎样抓好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的规范化建设?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基本途径和重点,一是实现家长学校日常管理和办学流程的制度化、规范化;二是促进家长学校教育、教学内容与形式的课程化建设。

围绕中小学家长学校日常管理和办学过程的制度化、规范化,重点要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1.确立正确办学指导思想。

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确立的办学指导思想是: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宗旨,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为目标,以提升家长素质为核心,以全国家庭教育工作规划为指导,宣传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为构建和谐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重要的基础作用。

2.制订规范的《家长学校章程》。

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章程是经过一定的程序制订的关于学校办学法规的文书,是一种根本性的规章制度,是依法治校、规范办学的重要依据。

中小学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制订本校的《家长学校章程》,按《家长学校章程》及办学规范流程要求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从而保证家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科学、规范、有效地进行。

3. 制订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

现代学校管理十分重视制订发展规划,学校要制订三年发展规划或五年发展规划。

在家长学校的长期发展规划中设定长期的总的发展目标,而总目标的实现是由一个个近期的小目标累积而成的。

同样,为实现总的发展目标而设想的工作策略也要由一个个近期的小的工作措施来完成。

这就要分学期、分阶段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

4. 建立系列规范管理制度。

制度化是家长学校常态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制度建设要注重针对性、适用性、有效性,围绕家长学校办学标准、要求,重点建立、不断修订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5. 制定科学规范管理流程。

按照国家教育部、教育厅、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家庭教育相关文件精神,参照青岛市家校合作促进会颁发的《青岛市中小学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标准指标体系(试行)》,立足本校、着眼未来,从家长学校工作计划、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着手,坚持制度先行,全方位细化管理流程。

家长学校领导、教师、家长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具体到人。

三、家长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要从建章立制抓起,加强家长学校常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1、中小学幼儿园应建立完善以下常规管理制度。

一是要建立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

中小学家长学校要探索建立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管理下,坚持以学校为办学主体,充分发挥学校师资力量及其他教育资源优势,统筹、协调教育关工委、妇联、街道、社区居委会及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办好家长学校的领导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形成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办学模式。

二是建立家长学员注册制度及学员档案管理制度,凸显家长的学员意识,加强对家长学员的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