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几种典型再生水处理工艺出水水质对比探讨
水资源紧缺问题目前正在逐渐成为世界性的问题,而再生水利用则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思路。
因此,文章结合作者的实践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城市再生水处理的重要意义,然后对再生水处理中应用的混凝-沉淀-过滤、MBR以及MBR-RO三种典型的处理工艺及其出水水质展开了详细的探讨,希望可以为同类的实践提供借鉴。
标签:再生水;处理工艺;出水水质;对比;分析
前言
目前,我国再生水有着广泛的应用途径,比如城市杂用、灌溉、景观用水以及循环冷却水补充水等等,从而为我国水资源紧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思路。
目前,应用在再生水处理中的工艺有多种,而不同的工艺也能够取得不同的水质处理效果。
比如,混凝-沉淀-过滤就是当前给水处理、中水处理以及部分污水处理的常规核心技术,而MBR则是近些年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处理技术,其与RO的深度融合,更加能够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继而产生更佳的水质。
文章则是针对这几种典型的再生水处理工艺进行试验分析,最后提出了有效的建议。
1 城市再生水处理的重要意义
所谓再生水的处理,主要是指污水经过了适当的处理之后,使其达到一定的出水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能够进行有益使用的水。
在当前水资源普遍短缺的现状下,污水回用成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从而逐渐受到了世界范围之内的重视。
其中污水回用具有如下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节省了宝贵的新鲜水资源,能够做到高质高用、低质低用;二是有效降低了污水对水环境带来的污染和破坏。
虽然长期以来,人们都在“鄙视”城市污水,不相信其能够回用,实际上,城市污水作为第二水源,比雨水和海水等都来的方便、来的实惠,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投资。
目前,我国在政策上也比较支持再生水的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使其发挥出了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因此,对城市再生水处理工艺的探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几种典型的再生水处理工艺概述
2.1 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工艺
在以往很多建设的再生水处理厂中,选用较多的处理工艺都是混凝、沉淀和过滤工艺,这是对传统自来水处理工艺的借用,但是伴随着膜技术的发展,很多地方开始推行膜处理工艺,比如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超滤膜技术、反渗透(RO)技术及其组合工艺等等。
但是混凝-沉淀-过滤仍然是一种较多使用的常规核心处理工艺,其相关的典型处理工艺如图1所示。
图1 再生水典型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工艺流程图
2.2 MBR再生水处理工艺
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有效结合了生物处理与膜的高效截留作用,能够有效达到对污染物的高效降解的作用,具有出水水质优良、占地面积小、容易自动控制与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诸多优势。
尤其近些年以来,MBR处理工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的污水处理过程中,从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图2便是一个典型的MBR处理工艺的应用流程。
在图2的典型MBR处理工艺流程图之中,膜组件是直接浸入到生化反应池中,采取间歇抽吸的方式。
而再生水池主要用于贮存处理后水,使其能够停留一段时间,从而使得消毒剂可以将水中的病菌和微生物有效地杀死。
二氧化氯是通常采用的消毒方式,接触时间应该在半小时以上。
2.3 MBR-RO再生水处理工艺
所谓MBR、RO再生水处理工艺,主要是通过将两种技术的深入融合的深度废水处理技术,其中通过MBR工艺能够将污水中的大部分COD、SS、BOD5有效去除,和其他工艺相比,有着明显的去除效率。
而膜分离则能够使得微生物完全截留在反应器之内,以实现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与固体停留时间的完全分离,从而使得运行更加的稳定和灵活。
在当前情况下,将二者进行有效的组合,能够将废水处理成为高品质的水,从而使得该种工艺在农业、工业以及市政用水等方面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繼而大大缓解了对新鲜水源的需求,而且还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实现了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如图3所示。
图3 再生水典型MBR-RO处理工艺流程图
3 几种典型的再生水处理工艺的出水水质对比
针对各种不同的再生水处理工艺,在处理之前还要科学的选择取样点和取样频率,一般情况下,取样点应该设置在再生水厂的进水以及有代表性的各处理单元出水。
就文章的情况来看,取样的水质相对比较稳定,取样的频率为五次左右。
3.1 各处理工艺的出水水质对比
采用各种工艺处理废水的指标以及相应的出水水质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各处理工艺的水质指标及出水情况
3.2 各处理工艺的评述
通过上表中的结果也能够看出,几种工艺的出水水质指标均能够满足再生水
的回用标准,主要评述如下,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工艺,如果能够有效控制好进水的TN指标以及絮凝剂的投加量,再辅以良好的消毒措施,能够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相比而言,MBR工艺有着更加稳定的出水水质,不过其CODcr以及NH4+-H不满足地下水回灌中的井灌水质的要求以外,能够满足其他所有的再生水回用标准。
而MBR+RO处理工艺的出水水质则能够满足所有的回用标准,而测定的主要指标基本上也能够满足III类水体的要求。
4 结束语
总之,在再生水的实践处理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再生水的出水标准以及实际的出水需求选择合适的再生水处理工艺,以使得处理的水质能够满足实际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林文琪,于童,李国强,等.混凝处理工艺对再生水水质生物稳定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1-8.
[2]段金明,刘启明,张金丽,等.再生水处理工艺中混凝深度除磷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10,1:31-35.
[3]俞开昌,黄霞.再生水回用工程MBR工艺设计及运行[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8,6:4-8.
[4]官章琴,藏莉莉,王旭,等.A~2O-MBR+AO生物滤池+深度过滤消毒工艺的再生水回用工程案例[J].净水技术,2014,S2:7-10.
[5]许波,卓仪若,胡杰,等.“MF+RO”双膜法工艺在再生水工程中的应用——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1:
432-433.
作者简介:石姗姗(1985,03-),女,天津理工大学,专业:环境工程,水质化验,研究方向:再生水的水质化验水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