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施工技术文件1.1 工程概况1.1.1 工程概况镇江市金山湖退渔还湖及防洪工程——试办引河清淤工程,范围自环湖路施工围堰至江南桥闸站内江侧施工围堰,长约1380米.即招标图纸CS05〜CS32范围. 主要工程量有:建筑垃圾清理24000m3、垃圾、土方清理外运5000m3,清淤96000m3 等,详见招标文件及图纸。
1.1.2 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1 )水文气象条件本工程地段地处亚热带中部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全市多年平均无霜期223-229 天。
该区域降雨量在年际差异较大,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029.6mm,汛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65.8mm。
镇江潮位多年平均潮位为4.40m,实测最高潮位6.72m(1996年8月1日),最低潮位-0.63m (1959 年1 月22 日)。
(2)工程地质第①层填土分布不均,一般原开挖河道填土稍密;第②层、第⑤层粉质粘土土力学性质一般;第③-1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第③-2层层粉土;第④层粉质粘土夹粉土为近代所形成的承载力高压缩性的软弱土层,土层力学性质差;第⑥层、第⑦层粉质粘土为中低压缩性,力学性质良好。
清淤范围的地质为多年沉积淤泥,营养盐和有机质含量均较高,部分河段及岸滩存在瓦砾、建筑垃圾较多。
本次工程清淤厚度一般为0.0〜2.5m。
1.1.3 周边环境本工程地处城区,河道北侧商业、居民生活设施密集,其中北岸行人和车辆较多。
岸北侧及部分南岸有道路,有有利条件也有不利因素,施工时需特别注意施工范围的管护。
1.1.4 对外交通条件本工程地处镇江市城区,河道直通长江,水上交通便利,陆运可利用河道两侧的堤顶道路及城区道路,可以满足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的进退场需要。
泥浆输送由管道水力冲挖至指定水域。
管道布置沿河道北侧布置。
1.1.5施工水、电施工用电由我方负责用电申请、增容、设备安装,另需配备发电机以保证电源不足或停电期间必要的用电负荷需要。
生活用水:施工生活用水接用城市管网自来水至工地。
生产用水:水力冲挖施工用水就近使用长江淡水,部分使用循环水。
1.1.6工程项目和工程内容1380米河道疏浚,即招标图纸CS05〜CS32范围。
本项目主要工程量有:建筑垃圾清理24000m3、垃圾、土方清理外运5000m3,清淤96000m3等。
1.1.7施工工期及质量等级(1)本项工程2009年3月31日前完成主体工程。
根据本工程的情况,我公司计划于2009年1月1日开工,2009年3月20日完成,总工期为79天。
(2)本项工程的质量等级要求为优良等级。
1.2 施工总平面布置1.2.1 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施工场地布置原则上按业主指示、施工区域或征地范围进行布置。
在具体布置中、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地段的地形、地质条件及现场实际条件,避开河道及两岸的设施,合理布局,力求紧凑、经济实用、方便管理,确保各施工时段内的施工在不破坏河道和两岸既有设施的前提下均能正常有序和安全高效地进行。
同时,对施工区及周围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
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2.2 水电及通讯系统(1)、施工供水本工程清淤采用水力将淤泥冲挖成泥浆,由泥浆泵抽吸集中后经高压浆泵加压泵送至征润洲滩面。
因此施工过程中用水量较大,考虑到该过程用水对水质要求不大,我方将利用高压泵抽取夹江水补水进行先期冲挖施工,并开挖1m x 0.8m排水沟将集泥池泌水回流利用。
这样回流利用结合高压泵补水,工程所需的施工用水就能保证。
详细施工供水方案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生活区内用水可自来水公司协调,直接从城区给水管网接入,安装水表。
(3)、施工供电本着就近配送、安全用电的原则进行协调接入以供施工及生活用电,根据本工程的现场勘察,在河道南岸有高压线路,我们将向供电部门申请,拟在CS25 处架设临时变压器,并配置相应的接入配电和功率补偿设施。
功率需求估算:本工程泥浆冲挖设备运行共4台套,每套需动力37KW (含取水);高压泥浆泵1套,动力为450KW;施工照明用电共12套,每套用电为1KW;施工排水共6套,每套动力为7.5KW;项目部生活用电为20KW。
总用电功率需求为:675KW。
另配250KW 柴油发电机组1 台,作为备用电源。
(4)、通讯系统项目经理部安装一台程控电话机,作为对外联络通讯工具。
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及质检负责等主要管理人员均配备手机,方便联络。
另外配备4 台对讲机,便于指挥调度和管线检查联系。
1.2.3 场内施工道路由于冲挖泥浆由管路进行运输,冲挖机组自重较小,故对场内运输道路要求不高。
材料设备等的大型运输车辆可经通往江南桥的沥青公路运至江南桥,冲挖机组则可由此驳运就位。
建筑垃圾通过河岸两侧堤顶道路经江南桥公路弃运。
1.2.4 其它临建系统布置(1)、停车场考虑到施工过程中仅需停留挖掘机、自卸汽车。
在清淤施工时利用河道两侧的岸坡灵活布置3处。
每处约200 m2,合计约600m2。
(2)、集浆池围筑集浆池是为了将泥浆泵收集抽送来的泥浆进行集中和通过泌水提高泥浆浓度以提高后续高压浆泵的输送功效。
拟将集浆池建在河岸底部, 不占用堤顶道路,确保交通安全畅通。
工程将开挖回流明沟和垄沟出来的粘土装袋填筑围堰形成集泥池, 如不足部分可购进部分黄粘土。
集浆池位置如《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所示。
(3)泥库本工程泥库在征润洲, 主要利用原金山湖湖面扩大工程清淤工程泥库。
在冲挖之前对原泥库进行构筑整理,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维护。
泥库需占地总面积为60000 m2。
征润洲泥库大于60000 m2,可满足工程需要。
(4)仓库1)、物资库、工具库和综合仓库等主要布置生活区附近,采用彩钢瓦+钢管结构,面积240m2。
2)、油库:属危险品仓库,由供货部门直接供货到现场。
3)、机修间:可在工具库附近搭建,采用彩钢瓦+钢管结构,面积60m2。
(5)配电房配电房采用砖砌简易房,搭建面积为15 m2。
(6)生活设施生活设施可布置在业主指定的临设场地,经场地平整后布置职工宿舍、办公室、食堂等设施采用活动式组合房:a、办公室本工程办公人员按总人数的20%计算,每个办公人员占用面积10 m 2计算, 计6人,占地面积60 m2。
b、职工宿舍按场内职工人数计算,每个职工3.5m 2,计90人,占地面积315m 2。
c、职工食堂按每个职工1 m 2计算,计90人,占地面积90m 2。
d、厕所厕所现场搭建,占地面积30m 2,并派专人进行维护和清洁。
具体见附表及《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以上临建设施见下表:1.3 总体施工布暑1.3.1 本工程的特点、难点及应对措施(一)、本工程特点及难点1)清淤量较大,本工程设计清淤总量为9.60万m3,工期紧,而且在施工期跨年度;2)由于是在城区进行河道清淤,应防止二次污染环境。
3)外排输泥管铺设困难:本工程陆上输泥管线长约2700m,输泥管道沿线交通不便,管道布设困难大,而且管道必须穿越引航道口,引航道河口宽约300m,这一区域有水上交通、渔业要求,不能采用浮管过河,陆上输泥管有部分在滩地,对管道铺设也带来一定的困难。
4)建筑垃圾沿清淤河道两侧散落布置,河堤高差大,给垃圾装运带来一定的困难。
5)建筑垃圾现场没有堆弃场地,只能外运。
因此,对文明施工、安全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施工电源远,需架设一定长度的输电线路。
7)弃泥区紧临长江堤岸,应做好泥库围堰的防护,同时应加强对长江堤防的检查与维护。
(二)、施工方案的编造原则以清淤施工为主线,尽量避免交叉作业,尽量减少清淤区周边、输排区沿线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控制疏挖对周边水域的二次污染;搞好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防止施工人员发生疫情。
(三)、应对措施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与招标设计要求,对照有关施工规范,结合本单位自有施工机械设备和历年来类似工程的施工实践经验,经分析,研究确定本工程的总体施工方法为:以清淤施工为主线贯穿施工的全过程。
清淤与建筑垃圾清运工程采取平行流水施工作业。
清淤调配轻便、灵活、易组装的NL125—20 型水力冲挖机组4 套和250ZM-85A型接力泵1 台进场施工,同时开辟三个建筑垃圾清理作业点。
所清运的建筑垃圾运到市城东垃圾场。
施工顺序,先进行建筑筑垃圾清运,同时,场外输浆管线的铺设以及必要的临建设施建设同时实施,当垃圾清理一段后就可进行清淤。
这样可提前设备组装时间,开工后20 天就可出土,有利于工期的提前。
河道清淤其机泵与管线都布设在河道区域内,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对周边居民生产、生活基本没有影响。
外排加压接力泵和外排输浆管线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规划位置布设,基本避开了居民密切区与工矿企事业所在地。
对穿越引航道部分的输泥管采用潜管过河,潜管长约300m。
外排输浆管采用钢质管,不会产生跑、冒、漏、滴,对输送区沿线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对沿线居民的行走基本没影响。
弃泥库围堰按6.4.8 要求构筑,并做好江堤的维护与检查。
淤泥浆进入弃泥围堰后经多次往返迂回,其流径大大增加,流速大幅减小,并在下游设沉淀池,其尾水能满足设计排放要求。
建筑垃圾采用挖掘机收集成堆,倒运至河岸坡,用设有封盖的自卸汽车运至垃圾场,不会形成二次污染。
1.3.2 施工区域划分为合理分配施工机械、物资等资源,对河道内的清淤面清运按基本等量的原则沿河道方向划分为三个段区,即西段A(CS05〜CS13)、中段B(CS13〜CS19)、东段C (CS19〜CS32)。
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1.3.3 总施工工艺流程根据本工程设计要求、有关的工程施工规范与我单位历年来类似工程的施工实践经验现制定本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如下:生产、生活、卫生设施垃圾清理外弃'铺设管线>1集浆池围堰构筑围堰整埋或拆除河底整理总施工工艺流程图1.3.4 施工组织机构本公司多年来一直经营水利工程施工为主,十分重视在水利行业的信誉,并积极推广和使用新技术,效果显著。
我们在认真研究了本项工程施工内容后,制定了本标施工组织设计,若中标,我公司将按业主的开工时间要求,调集我公司精干力量和充足的设备,迅速进场。
为全面完成承诺的工期和质量标准,继续发扬我公司敢打硬仗的拼搏精神,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全面协调组织施工,确保本标工程按期优质完成。
1、以项目经理为总指挥,负责与业主、设计、监理及地方政府的协调,是工程施工的总调度,对该工程的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负总责,并对施工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按“项目法施工”的要求进行管理。
项目经理将充分发挥和利用他的“职、权、利” ,组织实施“保证体系”是所有的承诺,通过他的得力指挥和项目部各部门及全体员工的精心作业、科学管理、规范化施工、文明施工等将按时交给业主一个外表美观、质量优良、专家肯定、百姓放心的优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