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综合课程,在教学实施上,必须贯彻标准的这种根本理念,使得学生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感受和理解、习得和掌握道德和社会规范的内容,而不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的纯粹的知识学习。
(一)要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在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分别列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部分。
必须认识到,这样三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是整体存在于儿童个体的发展之中并且互为影响的。
一个人的情感体验是在生活中获得的,生活态度是在生活中形成的,能力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的,而人类迄今为止的所有知识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归纳出来的。
具体的课程单元中,要逐渐地习惯于全面地考虑和把握教学目标。
无论是什么样的具体内容,也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教师都应当事先从目标出发进行考虑:在这一单元、主题或课题的学习中,可能促进学生哪些态度的形成和转变?可能促进学生哪些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可能给予学生哪些知识经验的获得?进而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加以把握。
当然,在不同的内容中,态度、能力、知识目标必然地会各有侧重。
(二)要充分利用并且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并非是一无所知的,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并不是从这门课的学习才开始的。
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积累,有了一些很初步的社会生活经验,已经在生活中养成了一些行为习惯,具有了很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可以说大多数学生已经很自然地形成了与他们的年龄基本相适应的生活态度,表现出了初步的社会积极性。
而品德与社会课的内容正是从学生这样的发展基础上建构,继续予以教育和提高的。
所以,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不要把教学内容当作学生完全不懂的东西来加以讲解,加以灌输。
而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积累出发,善于动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之与课程具体的内容之间建立起联系,使得学生面对学习的主题的时候,感到他们所学习的内容,正是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因而理解课程的意义,乐于进行探究。
除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品德与社会课还应当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学过程就是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丰富,各种能力不断提高,知识积累不断增加,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念的过程。
这样才符合学生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连续性过程的规律。
所有这些,仅仅依靠原有的生活经验是不够的,要通过各种活动,通过引导和帮助,使得学生思考和尝试的范围不断扩大,以此为基础引导他们向更成熟、更高级的水平发展,使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得以拓展、扩充、提升。
(三)要刻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不是一个依靠知识灌输的传递过程,而是要依靠学生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的。
无论教师的讲授多么精彩,都不可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结果。
在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当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等占有极为重要的分量,而这些成分的形成、变化与提高,都是以个体的亲身经历、主观体验为前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亲身经历和主观体验,就不会有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性。
而亲身经历和主观体验,只能在自主性的活动当中才可能产生。
因此,如何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是教师带有根本性的任务。
(四)要不断拓展教学空间由于品德与社会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
整个课程的时间坐标应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课程的空间坐标应该是整个社会存在。
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教学目标:1、让学生对不同国家的饮食进行比较,了解不同地区的人们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
2、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介绍扩展学生的思维,了解饮食文化的交融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通过参观、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和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异国饮食的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学师:Hello,大家好,欢迎做客“美味课堂”节目,我是主持人老师,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去认识世界各地的美味,首先给大家推出的几道美味是:课件出示师提问:你知道这些食品的名字吗?它们是那个国家的食品呢?生:答…师:这些食品都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中国有句古语:民以食为天。
世界各国饮食的历史比它的文明发展史还要长。
除了满足吃饱的要求外,人们赋予了饮食更多的文化意味!世界各地由于民族、信仰、文化、生活习惯不同,饮食习俗也千差万别,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今天我们的话题就是,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二、定标导向1、师:要说吃,我们中国是最讲究的,烹调技术堪称世界第一,有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闽菜八大菜系,除此之外还有各个地方、各个民族的特色美食和风味小吃,真是品种繁多、群英荟萃!我们中国的菜可以说是:色、香、味、形俱佳。
2、那么,除了中餐以外,你了解哪些国家的饮食及特点?课前同学们都对本课进行了预习,请你们来介绍一下吧。
生介绍1、俄罗斯食品,从中体会饮食文化在国与国之间的互相交流。
2、墨西哥饮食习惯,让学生感受不同国家饮食习惯的巨大差异。
3、茶道一种具有历史悠久的古典雅致的文化修养,也是日本人接待宾客的一种特殊礼仪。
三、主动探知师:世界各地不仅在饮食上各具特点,进餐习惯上也有所不同?首先从饮食方式上来看,西方人喜欢分餐,而中国人喜欢聚餐,那么聚餐与分餐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呢?谁查到了相关资料,来介绍一下。
生答。
师总结:聚餐与分餐各有利弊。
从饮食具体上来看,西方人用刀叉,中国人用筷子,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餐习惯的差异,也影响了东、西方人的生活观念。
有关饮食用具你了解哪些呢?回答的时候可以选择你们喜欢的方式。
生:回答。
1、筷子的历史及它对人类的贡献。
(了解本民族的饮食特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西餐用餐礼仪。
(谈谈自己的感受,你在吃西餐的时候是否有过不文明的行为呢?)师小结:随着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彼此的饮食习惯也相互影响。
例如:现今有许多中国人喜欢吃西餐、日本料理和韩国菜肴,中国菜也受到许多外国朋友的青睐,中餐馆遍布世界各地。
饮食习惯的交流,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更增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四、运用创新今天我们来自己动手制作寿司小组内和伙伴们共同分享,品尝。
体会那独特的异国风味!不多说了,抓紧时间制作品尝吧!五、总结评价师小结:愉快的时间总是过得这么快,今天我们不仅对不同国家的饮食进行了比较,了解了不同国家的饮食习惯,更是大饱了口福!那么各国饮食习惯的形成与那些因素有关系呢?请同学们回去认真收集相关资料,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
板书设计: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1、饮食各具特点。
2、进餐习惯不同。
说课教案李恒洋本溪市三十九中学小学部二O一O年六月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思想品德第七册第7课《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世界风情”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
教学目标:1、让学生对不同国家的饮食进行比较,了解不同地区的人们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
2、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介绍扩展学生的思维,了解饮食文化的交融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通过参观、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和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异国饮食的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学师:Hello,大家好,欢迎做客“美味课堂”节目,我是主持人老师,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去认识世界各地的美味,首先给大家推出的几道美味是:课件出示师提问:你知道这些食品的名字吗?它们是那个国家的食品呢?生:答…师:这些食品都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中国有句古语:民以食为天。
世界各国饮食的历史比它的文明发展史还要长。
除了满足吃饱的要求外,人们赋予了饮食更多的文化意味!世界各地由于民族、信仰、文化、生活习惯不同,饮食习俗也千差万别,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今天我们的话题就是,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二、定标导向1、师:要说吃,我们中国是最讲究的,烹调技术堪称世界第一,有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闽菜八大菜系,除此之外还有各个地方、各个民族的特色美食和风味小吃,真是品种繁多、群英荟萃!我们中国的菜可以说是:色、香、味、形俱佳。
2、那么,除了中餐以外,你了解哪些国家的饮食及特点?课前同学们都对本课进行了预习,请你们来介绍一下吧。
生介绍1、俄罗斯食品,从中体会饮食文化在国与国之间的互相交流。
2、墨西哥饮食习惯,让学生感受不同国家饮食习惯的巨大差异。
3、茶道一种具有历史悠久的古典雅致的文化修养,也是日本人接待宾客的一种特殊礼仪。
三、主动探知师:世界各地不仅在饮食上各具特点,进餐习惯上也有所不同?首先从饮食方式上来看,西方人喜欢分餐,而中国人喜欢聚餐,那么聚餐与分餐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呢?谁查到了相关资料,来介绍一下。
生答。
师总结:聚餐与分餐各有利弊。
从饮食具体上来看,西方人用刀叉,中国人用筷子,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餐习惯的差异,也影响了东、西方人的生活观念。
有关饮食用具你了解哪些呢?回答的时候可以选择你们喜欢的方式。
生:回答。
1、筷子的历史及它对人类的贡献。
(了解本民族的饮食特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西餐用餐礼仪。
(谈谈自己的感受,你在吃西餐的时候是否有过不文明的行为呢?)师小结:随着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彼此的饮食习惯也相互影响。
例如:现今有许多中国人喜欢吃西餐、日本料理和韩国菜肴,中国菜也受到许多外国朋友的青睐,中餐馆遍布世界各地。
饮食习惯的交流,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更增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四、运用创新今天我们来自己动手制作寿司小组内和伙伴们共同分享,品尝。
体会那独特的异国风味!不多说了,抓紧时间制作品尝吧!五、总结评价师小结:愉快的时间总是过得这么快,今天我们不仅对不同国家的饮食进行了比较,了解了不同国家的饮食习惯,更是大饱了口福!那么各国饮食习惯的形成与那些因素有关系呢?请同学们回去认真收集相关资料,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
板书设计: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2、饮食各具特点。
2、进餐习惯不同。
教师述职报告李恒洋本溪市三十九中学小学部2010-6-30可能是因为喜欢教师这一职业的原因,我于1998年毕业于长春煤炭师范学校,至今为止一直在这所学校里任教。
因此我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
从执教的第一天起,我就要求自己的举止行为要更加规范,因为从今以后我将为人师表,一言一行都影响着下一代,我要对他们负责。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马虎,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
一、做一个思想进步的教师。
要想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首先应该有一个健康进步的思想。
我在师德上首先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每周五我认真进行政治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
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以身作则,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