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战后德国设计

二战后德国设计


产三 谢振
• 第六阶段:(从1967年到1968年),由于经费等原因,
乌尔姆学院在拒绝与邻近的工程学校合并后,最终于 1968年12月5日解散
产三 谢振
乌尔姆设计学院(下)
产三 陈佳欣
马克斯· 比尔
首任院长:马克斯· 比尔 主张: 通过设计使个人创造性 和美学价值观与现代工业达 成平衡 • 艺术与设计都基于理性的原 则之上 • 逻辑思维和艺术家式的工作
产三 蒲家星
发展趋势
‫ ٭‬德国的产品设计由于在外型及色彩方面的机器化 特征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因此,在德国也出 现了这样的争议:即到底是要功能还是要形式。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国内的一些新兴设计公司和 一些私人的小型设计公司开始进行形式主义原则 下的设计探索。部分德国公司开始采用一种折中 的方法来解决这种矛盾:以德国式的理性主义为 欧洲和本国市场设计工业产品;另一方面以国际 主义的、前卫的、商业的原则为广泛的国际市场 设计工业产品。
产三 李钱夏子
而德国的平面设计在德国理性主义、功能主义以及包豪斯学院和乌尔姆学院的 影响下,形成的明快、简单、准确具有高度理性化的特点。同时由于它的拘谨, 和工业设计一样,也无法摆脱其沉闷、缺个性的一面。
产三 李钱夏子
总的来说,德国的设计开创了设计史上的新纪元,把 设计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产三 李钱夏子
二战后德国设计
产三 谢振
目录
• 乌尔姆设计学院(上)· · · · · ·谢振
• 乌尔姆设计学院(下)· · · · · ·陈佳欣
• 德国的功能主义设计 · · · · · ·蒲家星 • 德国的形式主义设计 · · · · · ·张黎 • 德国的现代主义设计的现状及总结 · · · · · ·李钱夏子
产三 蒲家星
德国的形式主义设计
产三 张黎
形式主义
• 80年代之后,美国进行了“有计划的废止制”设 计原则 ,就是以形式主义的夸张为主要设计特征, 希望通过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来促进商业销售, 德国的产品设计由于在外型及色彩方面的机器化 特征使得其在这种造型奇异的工业产品面前逐渐 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因此,德国进行形式主义原 则下的设计探索。青蛙设计公司(Frog Design) 就是其中的代表。
产三 张黎
艾斯林格 • 艾斯林格(Hartmut Esslinger),青蛙设计公司创始人, 曾为苹果、路易威登 (Louis Vuitton)、汉莎航空 (Lufthansa)、奥林巴斯 (Olympus)、SAP、三星、索尼和 维嘉 (WEGA) 等公司负责发展全球化的设计战略。1990 年,他成为《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 的封面人物, 被誉为是自 1930 年以来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工业设计师、 “高科技设计领域的首位超级明星”。
产三 谢振
第四阶段(从1958年至1962年) • 第二任校长:马尔多纳多

• 目标:建立一种科学化、系统化的设计方法以求 得到普遍适用的设计法则,使设计教学往科学性 的方向发展。
产三 谢振
• 第五阶段:(从1962年至1966年),在艾设和马尔多纳的
引导下,尝试着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在科学研究与造型之 间寻求新平衡,设计教学的一些学科在合乎其实用工具性 的基础上被重新认识。
产三 张黎
公司设计作品 1984年设计的苹果IIc型计算机
1992年设计的鼠标
产三 张黎
产三 张黎
产三 张黎
德设计史上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 设计活动之一。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鲜明的设计特征 在世界设计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产三 李钱夏子
德国的工业设计以严谨的造型,可靠的质量,高度理性化 的美学特征,体现了工业化特有的时代气息。
产三 陈佳欣
产三 陈佳欣
德国二战后六七十年代
---功能主义设计
产三 蒲家星
含义
‫ ٭‬功能主义就是要在设计中注重产品的功能
性与实用性,即任何设计都必须保障产品功 能及其用途的充分体现,其次才是产品的审 美感觉。简而言之,功能主义就是功能至上。
产三 蒲家星
历史起源
‫ ٭‬功能主义设计思想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英
国. 20世纪初在德国得到系统发展,成为 二十世纪的正统主流设计思想,它认为工 业设计是作为文化因素参与经济活动 ‫“ ٭‬工业设计”的目的是 功能主义风格
产三 蒲家星
功能主义 ‫٭‬ ‫٭‬ ‫٭‬ ‫٭‬ 德国设计长期以来强调设计中的功能主义原则 强调设计中的民主特色 并反复提倡 “ 优良造型的原则 ” 正是这种思想造成了几代德国设计师对于责任感的高度重 视。设计中的理性原则、人体工学原则、功能原则对于他 们而言是设计上天经地义的宗旨,绝对不会因为商业的压 力而放弃。 ‫ ٭‬德国产品设计的总体特征体现为:理性化、高质量、可靠、 功能化、冷漠的机器外表与色彩(很少采用色彩比较鲜艳 的设计,以黑色、灰色为主要色彩)。
产三 陈佳欣
古格洛特
• 1955年开始担任设计讲师 在1955到1958年间,为布劳恩 设计了一系列堪称典范的家电 产品,包括收音机、电话和电 视机等,并形成完整的产品系 统。这些在20世纪的最后15年 里影响了世界范围的整个工业 产业界。 德国简洁风格设计的经典
产三 陈佳欣
乌尔姆学院成就
• 乌尔姆的设计哲学在德国具有 很大的影响力。虽然学院在 1968年因为财政问题关闭,但 是它的影响却反而越来越大。 不少学生和教员都成为大企业 的设计骨干,他们把学院的哲 学带到设计具体实践中去。德 国战后的现代设计发展,为世 界各国的工业设计提供了非常 宝贵的观念和理论依据,同时 也影响了欧洲各国
产三 谢振
第二阶段:(从1953年至1956年
• 包豪斯的毕业生马克思· 比尔任第一校长教学与发展目标 都打上了深深的包豪斯的烙印,被称作“新包豪斯”。
• 乌尔姆学院不仅继承了包豪斯的精髓,而且形成了自己的 特色。
产三 谢振
• 校址:在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诞生的小城市乌尔姆
• 纲领:是使设计直接服务于工业。
产三 陈佳欣
马克斯· 比尔
产三 陈佳欣
马克斯· 比尔
产三 陈佳欣
马克斯· 比尔
• 1957年,比尔辞去了校长一职,他的离 去标志着学院以艺术为基础的设计教育 的结束
产三 陈佳欣
马尔多纳多
• 第二任院长:马尔多纳多 • 主张 设计应该而且必然是理性的、科学的、 技术的 学院应立足于科学的基础之上,要培 养出科学型的设计师 • 目的: 建立一种科学化、规范化的设计方法, 以求得普遍实用的设计法则 设计就是科学技术,而不是艺术活动
• 第一任校长:马克斯· 比尔(Max Bill
产三 谢振
• 目标 :就是促进将生活本身转变成艺术品 教学模式:
① 机械课程 ② 形式课程
产三 谢振
• 第三阶段:(从1956年至1957年),乌尔姆教学中尝试
在造型、科学与技术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密切关系,为“乌 尔姆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或者说一种设计艺术教育 的新模式初见端倪。
乌尔姆设计学院(上)
乌尔姆校园
产三 谢振
• 乌尔姆模式
产三 谢振
将乌尔姆学院的历史分为六大阶段 大阶段 第一阶段:为初创阶段(约从1947年至1953年),从蕴 酿到建校。
由于准备工作的拖延,直到1955年才正式开始招生,校舍 建筑是由包豪斯早期毕业生、平面设计的重要人物马克斯· 比 尔(Max Bill,1908年)设计的。乌尔姆造型学院 (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Ulm)在德国设计史中有 着特殊的地位,它被称为“新包豪斯”,这暗示了其高贵的 文化出身。
产三 张黎
青蛙设计公司 • 青蛙设计公司(FROGDESIGN)在国际设计界最负盛名 的欧洲设计公司当数德国的青蛙设计公司。作为一家大型 的综合性国际设计公司,青蛙设计以其前卫,甚至未来派 的风格不断创造出新颖、奇特,充满情趣的产品。公司的 业务遍及世界各地,包括AEG、苹果、柯达、索尼、奥林 巴斯、AT&T等跨国公司。青蛙公司的设计范围非常广泛, 包括家具、交通工具、玩具、家用电器、展览、广告等, 但90年代以来该公司最重要的领域是计算机及相关的电子 产品,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特别是青蛙的美国事务所成 了美国高技术产品的设计最有影响的设计机构。
that’all thank you~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