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摄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670302)(2015-2018年)一、专业建设委员会二、职业与岗位(群)分析随着国内影视创作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具备平面摄影和影视摄影(俗称:摄像)拍摄、编辑和制作方面实践性突出、动手操作能力强,又有一定专业知识素养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平面视觉行业的创新发展和传统纸质媒介的快速转型,乃至摄影类行业机构(如摄影工作室)从业数量的迅猛增长,对图片摄影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极大地增加。
通过对影视传媒行业、平面摄影领域、影视文化传播、广告公司,党政机关、企事业电视台等宣传部门进行的人才需求调查,摄影摄像技术专业人才岗位(群)主要包括:1、在各级电视台从事新闻摄像、编辑、后期制作的岗位。
2、在影视文化传播、广告公司从事影视策划、摄影摄像、制作的岗位。
3、在各党政机关电教部门、企事业电视台等宣传部门从事摄影摄像、编辑、制作的岗位。
4、在新闻摄影与商业摄影领域,从事图片摄影的拍摄和制作等平面视觉行业相关工作的岗位。
三、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1、培养目标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主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需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均衡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市县区级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新闻媒体、报社杂志期刊社、出版社、婚纱摄影机构、摄影工作室、文化宣传部门和其他有关事业单位等企业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摄影师、摄像师、数字视频剪辑制作师等技术岗位工作,具有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掌握摄影摄像、影视制作、音视频剪辑和编辑处理、计算机平面设计、广告策划与制作、商业广告摄影、人像摄影、新闻纪实摄影、文化宣传、社会教育等专业技能的人才。
2、培养规格本专业所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应达到以下要求:(一)知识结构要求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包括数码摄影基础、色彩构成、摄像技术、影视视听语言等专业理论知识;2、掌握摄影师岗位所必需的曝光控制、画面构图、布光造型等专业知识;3、掌握摄像师岗位所必须的固定镜头、运动镜头的拍摄等专业知识4、重点掌握从事影视行业(领域)实际工作的摄影摄像核心能力和编辑、制作基本技能,毕业时应取得中级摄影师和电影摄影师两个职业资格证书;此外,根据实际,可以考取普通话测试等级证书。
5、了解摄影摄像技术专业前沿技术与发展前景;(二)能力结构要求1、能够进行人像摄影、广告摄影、新闻纪实摄影等作业;2、能够进行MV、影视短片、宣传片的策划与拍摄等操作;3、具有数字视频剪辑合成及输出等能力;4、具有影视剧的拍摄策划等能力;5、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软件的能力;6、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团结合作和社会活动能力。
(三)素质结构要求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热爱祖国,遵纪守法;2、诚实守信、敬业爱岗,富有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3、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意识,社会适应性较强;4、拥有健全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体质健康达到合格标准。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5、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有追求新知识、新技术的欲望;6、具有较强的就业、创业意识和一定的创新精神。
四、职业能力分析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摄影摄像技术工作的岗位要求,本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基本人文素质;2、职业基础能力;3、职业通用能力;4、职业专项能力;5、职业拓展能力。
职业能力分析表根据摄影摄像技术专业岗位群的分布状况,该专业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可以确定为:第一,具有进行平面影像的运作策划、设计制作,专题摄影拍摄、后期图像编辑与处理的技术能力。
第二,具有独立使用摄像器材进行拍摄、影像画面编辑和创作相关影视作品摄制的能力。
五、招生对象与修业年限1、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或“三校”毕业生2、学制:全日制三年六、专业课程设置按照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的原则,各课程理论教学都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把握基础理论“必需、够用”的尺度,并认真的贯彻落实到日常实际教学执行过程中。
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在保证必要的理论基础之上,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以摄影摄像技能学习的实际为枢纽,专业理论基础课内容与相应专业实训课内容有机结合。
专业基础和技能课程的开设了以下基础课程:《造型与构图》、《摄影基础》、《摄像基础》、《图像处理》、《非线性编辑》、《视频作品赏析》等,还开设了《新闻采访与写作》等和新闻传播行业相关的基础课程。
这些课程的开设为后面专业技术课程的学习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又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专业技术课程更接近专业的动手能力培养,具体如下:摄影教学方向:《摄影基础》、《摄影技术与艺术》、《图像处理》、《人像摄影》、《人像摄影调色与精修》、《商业广告摄影》、《新闻纪实摄影》、《影楼化妆基础》。
摄像教学方向:《摄像基础》、《摄像技术》、《非线性编辑》、《影视照明技术》、《编剧与导演基础》、《视听语言》、《音频编辑与制作》、《视频作品赏析》、《微视频创作》、《影视节目解析》。
专业选修课设立了:《影视美术设计》、《中外摄影史》、《导演艺术》、《影视制片与管理》等专业相近课程。
主干核心课程:1、摄影技术与艺术教学目标:《摄影技术与艺术》主要针对摄影整体技能学习的技术操作要领(包括不同品牌型号数码相机的操作与使用、测光与曝光、创造性相机操作)的、在摄影艺术表现层面,学习从艺术美感的角度进行拍摄的能力。
主要内容:主要讲授生活纪实摄影、民俗摄影、自然光条件下人像摄影,街头摄影,花卉摄影,人文纪实摄影,建筑摄影如何进行合理性构图拍摄,准确把握光线的处理与应用,综合性的将摄影技术和艺术进行融合学习。
2、图像处理教学目标:《图像处理》主要针对图片摄影后期进行设计与处理制作,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图形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运用photoshop这个强大的软件绘制图形和处理图像的能力;使学生能适应平面设计等岗位的工作要求。
主要内容:熟记图像文件格式、像素、分辨率、矢量图、位图的概念,掌握photoshop色彩模式以及色相、色调、色阶、明度、饱和度、对比度的概念,掌握photoshop快捷键,掌握人像作品的基本修饰方法技巧。
熟练使用不同的工具绘制图形和修饰图像,会操作和运用图层,能利用钢笔工具绘制路径,熟练使用通道和蒙版,会在作品中添加文字及特效处理,会运用滤镜给图片添加特效。
3、摄像技术教学目标:《摄像技术》是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为熟练的掌握摄像机的操作应用、了解电视摄像造型的原理、影视画面拍摄的特征,掌握影视画面构成的手段和拍摄技巧,为进一步学习影视节目摄制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内容:影视画面(摄像)造型元素,固定画面,运动摄像,光学镜头及其运用,摄像画面的表现手法,场面调度应用,视觉元素与听觉元素融合。
4、非线性编辑教学目标:《非线性编辑》主要针对视频影像画面后期剪辑与处理的编辑能力,通过学习影视非线性编辑技术基础,使学生能熟练的进行视频的后期剪辑和制作,同时能够运用各种特技和特效,进行各种有创意的后期剪辑。
主要内容:软件基本操作界面和功能介绍,使用非线性编辑软件操作的方法和技巧, 掌握编辑中的各种艺术表现方法, 了解影视编辑的思维方式—蒙太奇素质,能够完成视频作品的后期制作和创作。
5、影视照明技术教学目标:《影视照明技术》是摄影摄像技术专业重要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了解光线在拍摄时对形象主体的造型规律,把握画面光线和色彩在处理中的应用、照明在影视摄制过程中对人物形象和场景造型的重要性。
掌握各种光线造型规律和造型的方法,能够运用光线制造艺术美感氛围。
主要内容:从摄影艺术和摄像技术的双方面角度,讲解光线和色彩的的基本知识,光对被摄体立体感和形、画面空间感和质感的表现,光与画面基调和气氛的关系,光色的造型规律,以及室内外自然光、室内人工光影视画面处理的技巧和方法,认识光与色彩在影视剧画面处理过程中的艺术感染力和美感效果。
6、商业广告摄影教学目标:《商业广告摄影》是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骨干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广告摄影的要素及拍摄技巧,广告摄影的道德观念,掌握摄影器材的选择及使用技巧,掌握摄影相关的法律法规;培养学生摄影的技巧和审美的能力,力求熟练运用摄影语言来表现客观世界,使学生能适应摄影师等岗位的工作要求。
主要内容:认识广告摄影的概念、要素及关系。
牢记广告摄影的道德观念。
熟悉人像摄影的相关法律法规。
了解数码摄影技术、调整照片的影调和色调的概念,掌握色彩模式以及色相、色调、色阶、明度、饱和度、对比度的概念,掌握广告作品的基本修饰方法技巧。
七、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一)校内实训室建设情况(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情况1、天津电视台体育频道2、天津电视台科教频道3、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官方网站的合作机构4、汪正影业八、岗位技能证书九、教学进程总体安排1.教学计划进程见表一:《摄影摄像技术》专业2015级教学计划进程表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计划配置见表二:表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计划比例表3. 教学环节分配见表三:表三:《摄影摄像技术》专业2015教学环节分配表十、主要专业教师情况十一、主干课程教材使用情况专业带头人签字:年月日系部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务处长签字:年月日教学院长签字: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