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孔子的教育思想的名言.doc

孔子的教育思想的名言.doc

孔子的教育思想的名言
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在教育教学方面,孔子有许多发明创造.其中有些创见即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来看,也仍不失其真理的意义.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就是其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之一.
由于孔子在教育方针上主张有教无类,在招收学生时也做到来者不拒,这样,学生之间,在年龄、性格、爱好、智力、能力、品德、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以及意志力等方面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孔子曾对有的学生作过评价:
孔子的智育思想
孔子重视智育,主张多学、多练、多思、多问。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第一章)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第二章)
(3)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第二章)
(4)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泰伯第八章)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第二章)
(6)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第五章)
(7)子入太庙,每事问。

(八佾第三章)注:孔子进入太庙,每件事都要问。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第六章)
(9)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述而第七章)
10)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季氏第十六章)
孔子的德育思想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仁、义、礼、智、信。

这五个字体现做人的标准与准则。

孔子非常重视德育,一部《论语》大约有三分之一以上内容是讲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1)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罕第九章)
(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第九章)
(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第九章)
(4)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里仁第4章)
(5)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里仁第4章)
(6)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里仁第4章)
(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第4章)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9)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第十五章)
(10)孔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宪问第十四章)
孔子的教育思想观点是什么
孔子的教育观点
孔子身为教育家的名声与作为思想家的名声一样大,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为教育事业付出一生精力的人,他所提出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行为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孔子是历史上最早提出因材施教这个概念,他认为每个人的个性和能力都会有所差异,在对每个人的教育方面不能一视同仁,应该要根据每个人个人的特点以及能力来施行教育,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同时他还提倡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受教育的对象没有富贵贫贱之分。

孔子还强调在教育学生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孔子还重视启蒙教育,认为学习应该从小时候就开始。

他还强调作为学生就应该保持认真努力的学习态度,虚心向学,在学习新的知识的同时还要经常复习早已学过的知识,毕竟温故而知新。

孔子认为学生要学会自我思考,而不是仅靠老师的教导,老师也不能只把注重知识灌输给学生,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加以恰到好处的引导。

孔子不仅提出了不少优秀的教育思想,他本身还是个教育家。

他广收学生,据说门下弟子有三千。

他通过跟学生聊天以及仔细观察学生的言行的方式来判断学生的具体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情况来施行教育。

孔子在作为老师时,还以身作则,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榜样,供学生学习。

也正因为孔子正确合适的教育方法,使他培养出众多有才又有德的人。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张
孔子在教育上提倡有教无类,他认为人人都可以追求知识,接受教育。

孔子打破了贵族的知识垄断,授徒不问出身,这促使了人才的向上流动,符合当时底层人民的心声。

孔子还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新颖说法,他认为每个人的性格差异在学习上有其不同的影响,应该按照各人的性情天赋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这是说学到了知识,培养了品德,成为君子之后,就该去做官,为国家政治做贡献,为平民百姓谋福利。

孔子主张教育是为了培养有杰出才能品德的君子去为官,治理天下,所以教育首重德教,道德思想教育应该是最重要的。

孔子在教育劝学方面留下了很多的名句,如温故而知新,教育学子要经常温习以前学过的知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劝导人们读书学习要并重学习和思考,不能空想也不能死读书。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孔子的这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主张老师应该启发学生自己思考知识所得和自己的观点,而不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将所有知识观点一股脑灌输给学生。

孔子不但培养了诸多杰出的弟子,而且他的教育思想也为中国古代的教育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中国古代私塾教育开创了先河。

孔子的经济思想受于历史局限,不倡导提倡经济利益,这对古代的商业经济发展产生了桎梏的作用;孔子的教育思想则绽放出璀璨的光芒,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观点至今也还有积极的作用。

孔子的思想观点
孔子在思想方面的成就非常巨大,他不论在道德方面、政治方面、经济方面,还是在教育方面、美学方面、史学方面、旅游方面以及人生观念上都有着其自身的思想成就。

在道德和政治方面,孔子主张仁说和礼说,主张个人层面上仁和礼的道德修养和品行,主张以德、礼治国。

他强调人道主义,同时也强调建立一定的秩序和制度。

而孔子的这些思想适用于任何时代,从中可见孔子在思想方面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在经济方面,孔子崇尚重义轻利的义利观,主张在利和义两者中应该更为重视义,在获取利益前要考虑所做的行为是否符合道义。

孔子还重视民生,强调先使百姓富裕再施行教化。

在教育思想方面,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每个人都能接受教育,并创办私学,大量招收学生,打破了当时教育方面的垄
断。

他还提倡因材施教,主张根据每个人的天赋、兴趣进行不同的教育,强调学生自我思考,教师只需对学生施以引导。

在美学方面,孔子主张美和善的统一。

他提倡将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两者结合,将文学艺术作为促进社会和政治发展的重要手段。

而在史学方面,孔子主张实事求是地进行历史研究,强调研究历史时要重视事实依据,同时极为反对表里不一、名不副实。

孔子曾周游列国,拥有丰富的旅游经验,也因此,在旅游观念上他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

他提倡文化旅游以及感悟山水等自然景物的的旅游,较为注重感受旅游所感受的各种美。

同时孔子还主张旅游要适度,反对过度旅游。

孔子提倡的人生观念都比较积极向上,例如他主张与富贵相比,应该更重视道义;孔子还主张与人交往要真诚,要乐心助人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