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司治理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公司治理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公司治理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关键词】公司治理;企业业绩;年报分析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又名公司管治,OECD在《公司治理结构原则》中给出了一个有代表性的定义:“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据以对工商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

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规定了公司的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诸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公司治理讨论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使企业的管理者在利用资本供给者提供的资产发挥资产用途的同时,承担起对资本供给者的责任。

公司治理如同企业战略一样,是中国企业经营管理者普遍忽略的两个重要方面。

为了更清楚地分析公司治理与业绩之前的关系,本文选取中国同一行业——房地产行业的15家上司公司为例,以会计业绩净资产收益率为切入点,将这15家公司分为3类,A类为净资产收益率>10%的公司,B类为净资产收益率在5%——10%之间的公司,C类为净资产收益率
1 董事会结构
从董事会结构来看,A类内部董事占董事会比例较低,独立董事占比例较高,有金融财会背景人士占董事会绝大部分,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士占到董事会67%,良好的董事会结构在三类公司中相当突出。

而另外两类公司,尤其是B类,有金融财会背景人士极少,而行政人员占比例更多。

从股权结构来看,A类的股权结构分散,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不足10%,而B与C 却都在30%左右,股权分散程度相差很大。

2 分析会计绩效与市场绩效
由绩效数据可明显看出,A类的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收益率都明显高于其他两家公司,但市盈率却比B与C类低,这是由于B和C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房地产泡沫,因此市盈率过高,不能客观反映企业状况,而A类企业由于净利润相对高,每股收益相对高,故市盈率均衡、稳定,没有虚高。

总体来说,A类的绩效高于其他两家公司,B比C类略高。

3 公司治理的高低与企业业绩
3.1 董事会结构的影响
本文主要考虑了内部董事占董事比例、独立董事占董事比例、董事长是否兼任CEO、有金融财会背景人数占董事比例、硕士及以上学历占董事比例这五个因素。

所谓外部董事,就是非本公司职员的董事。

与外部董事相对应的是内部董事或执行董事,是指那些是本公司职员的董事。

一个公司内部董事过多,意味着公司高管担任公司董事的数量越多,这个时候,这些内部董事就会更多的为自身考虑,其目标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如加薪、更多的闲暇、更豪华的办公环境等,而非更多的为股东考虑,争取股东财富最大化。

因此,内部董事过多可能会损害股东的利益,不利于企业业绩的提升。

而独立董事,是指独立于公司股东且不在公司中内部任职,并与公司或公司经营管理者没有重要的业务联系或专业联系,并对公司事务做出独立判断的董事。

独立董事所占比重大,有利于董事更多的考虑股东利益,加强监督、使监督机制更加健全独立,并更加客观、公正地为企业做决策。

综合这两个比例,A类的结构最优,这与三类公司中A类公司的业绩是高是吻合的。

再来看有金融财会背景人数和硕士及以上学历占董事比例。

一般来说,企业的董事应尽量有高学历并有金融财会背景,这样,才有强大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贮备做出合理、科学的决策,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数据中A类正是这样的例子,有金融财会背景人数和硕士及以上学历占董事比例非常高,因此董事会结构更合理,能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但B与C则出现了例外,B类的两比例低于C,但企业业绩却比高于C,这一点与中国的特殊国情背景有关。

B类企业的董事中,更多的是行政人员,从而使之能够借助官员的力量获得更多好处,比如节税、政府补贴、更多投资项目等等。

因为在中国,政府对经济的掌控力非常强,行政方面的支持多,也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3.2 股权结构的影响
A类的股权结构分散,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不足10%,而B与C却都在30%左右,股权分散程度相差很大,且A类的第一大股东相对2-5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比例小。

这种分散的股权结构更加优化,更好地避免了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

更重要的是,它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大股东转移、掏空公司财产。

纵观当今许多公司,都存在着股权结构过度集中、一股独大的现象。

由于股东大会决议是按到会率为基础,而小股东由于成本高不愿意来参加股东大会,因此,一般到会的表决权只有60%——70%,因此持股比例在30%左右就可能已经形成了相对控制,从而很容易的转移公司不良资产,甚至是掏空公司资产,而受损害的就是小股东。

因此B类和C类公司可能会存在这种情况,而A类公司由于分散的股权结构,能很好的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因此A类的企业业绩更优。

从本文分析可知,良好的公司治理有利于企业业绩的提高。

中国企业应该对公司治理给予更多的关注,利用公司治理的结构和机制,明确不同公司利益相关者的权力、责任和影响,建立委托代理人之间激励兼容的制度安排,从而提高决策能力,为股东创造更大财富。

参考文献:
[1]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公司治理结构原则
[2] 王天习,公司治理与独立董事研究
[3] 孙永祥,公司治理结构: 理论与实证研究
[4] 部分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