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法律法规解读
134条规定了承担民事责任的10种方式.
(6)诉讼时效制度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通过诉讼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 保护其合法权益的请求的法定有效期限。
135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 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 合同法与物业管理
2.1 概述
➢《中国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作为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易
3.3.1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
(1)基本概念
指各区分所有权人对建筑物专用部分所享 有的专有所有权,对建筑物共用部分所享有的 共有权,以及因区分所有权人之间的共同关系 所产生的成员权之总称。
(2)特征
复合性 专有所有权的主导型 一体性 权利主体身份的多重性
3.3.2专有所有权
(1)专有所有权的客体
思考:开发商为了促进销售,经常做出将窗
前绿地交给业主单独使用。问一楼业主能够凭 借和开发商的房屋买卖合同取得这样的专有使 用权吗?
(2)共有所有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
对共有部分的使用权; 收益权 对共有部分单纯的修缮改良权。
义务:
按共有部分的用途使用共有部分; 承担因共有部分维护与管理所产生的各种费用。
①建筑物的基础、承重结构、外墙、屋顶等基本结构部分 ,通道、楼梯、大堂等公共通行部分,消防、公共照明等附 属设施、设备,避难层、设备层或者设备间等结构部分;
②其他不属于业主专有部分,也不属于市政公用部分或者 其他权利人所有的场所及设施等。
建筑区划内的土地,依法由业主共同享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但属于业主专有的整栋建筑物的规划占地或者城镇公共道 路、绿地占地除外。
熟悉
(1)民法对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如何规定的? (2)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特征?专有所有权人、共有所有权人、
成员权人各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3)物权法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有哪些相关规定?
1 民法与物业管理
1.1 概述
➢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之间,法人之间、自然人
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物业 管理法律关系中民事法律关系占多数,民法是物业管理活动 中最常用的法律规范,需重点了解掌握。
(5)关于合同变更、转让和终止的规定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对合同转让的情形作出了规定。
关于合同终止的规定。
当事人如果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6)对违约责任的规定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 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 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规定了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违约行为的种类、承 担违约责任的方式等内容。
53条 合同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54条 下列合同,当时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 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 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 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3.2 物权法对物业管理的影响
(1)物权法从民事基本法律层面,将物业管理活 动的基本概念以法律形式予以确定。
《物权法》的有关内容与《物业管理条例》的基本 原则、指导思想相一致,它不仅继承、丰富了《条 例》的内容,而且将条例确立的业主大会、管理规 约、专项维修资金等基本制度由行政法规上升为法 律,提高了上述制度的适用范围与效力等级。
所有权; 相邻使用权。
义务: 维持原状之义务; 应当按照原房屋设计的结构、用途使用房屋; 不得擅自改变物业使用性质; 容忍他人行使相邻权的义务。
总之各区分所有权人应承担维护整栋建筑物的安 全以及合理使用专有部分的义务。
3.3.3共有所有权
(1)共有所有权的客体
指区分所有建筑物,除专有部分以外的其他部 分及不属于专有部分的附属物。可分为:
案例一
某住宅小区成立业委会过程中,在核定产权人出席会议参加 投票时,发现产权人有一位竟是13岁的孩子,经过了解方知, 孩子姓蔡,是独生子,父母考虑到自己逐渐年迈,购买的房产 让孩子作为产权人,可免除以后交遗产税等繁琐之事。
了解此事后,业委会成立过程就没有通知蔡某参加,召开的 业主大会也没让蔡某参加,因为大部分业主认为蔡某属于限制 行为能力的人,没有参加业主大会的资格。物业公司也坚决反 对蔡某参加。蔡某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就把小区 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告上了法院,要求法院主持公道,维持自己 的合法权益。
。
案例二
A物业管理公司与某住宅小区的业委会联系对该小区进行管 理,业委会与物业管理公司未签订合同,双方口头说明管理事 项。后来,由于夏天炎热,狂风暴雨次数较多,对小区的外部 设施和花草树木破坏较大,物业管理公司对小区进行了全面整 顿,令小区恢复了往日漂亮整洁的模样,
为此,A公司垫付了一大笔钱在里面,后来公司贴出公告通 知业主交增收的管理费,业主都为增收大量的管理费不解:“ 我们没有委托物业管理公司管理这么多事项,也没有答应在每 月该交的费用上同意增交超支的管理费。”约定管理费中只说 了每月的管理费,业主不能保证交其额外收取的管理费,物业 公司无根无据,怎能凭空向业主们要求多交管理费呢?业主们 拒绝交管理费。双方争执不下,最后A公司向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于1986年4月12日由第6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4次会议通过、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概括地确定了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主要内容 。
➢《民法通则》共9章、156条,主要包括基本原则、公民(
自然人)、法人、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民事权利、民事责 任、诉讼时效、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等部分。
蔡某的要求合理吗?
(3)对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的规定
民事法律行为应具备三个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 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真实表示:(3)行 为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代理规定涉及什么是代理和哪些情况属于无权代理 等。
(4)对民事权利的规定
民事权利中与物业管理相关的问题,主要是物权和 债权。《民法通则》中对物权的原则性规定是解决 不动产权属问题的主要依据。另外规定了不动产相 邻关系的处理原则。这些规定对于业主在订立物业 管理公约和物业管理公司处理物业管理常见问题提 供了重要法律依据。
请分析:物业管理公司的做法有什么不妥?为什么?
(3)关于合同效力的规定
包括合同生效的时间,无效合同、可撤销和可变更 合同的法律后果等。
52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担保物权、占有等五编,共19章247条,涉及所有权、共 有、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和占有等财产关系,其中所有权中 的“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相邻关系”、“共有” 等内容与物业管理关系密切。
物权法要回答三个问题
(1)物是谁的? (2) 权利人对物享有哪些权利?他 人负有怎样的义务? (3)怎样保护物权,侵害物权的人 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4)对履行合同的规定
当事人应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性质、目的 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义务。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不得因姓名、名称的变更或者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承办人的变动而不履行合同 义务。
关于合同履行抗辩权、代位权与撤销权规定。
3 物权法与物业管理
3.1 概述
➢《中国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是一部确定财产、利用财产和
保护财产的基本法律,是调整财产关系的重要法律,是我国 制订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于2007年3月16日由第十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分为总则、所有权、用益物权
1.2 民法中与物业管理相关的内容
(1)民法的基本原则
平等原则 自愿原则 公平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 禁止民事权利乱用原则
(2)对公民(自然人)和法人民事权利能力和民 事行为能力的规定
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 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
10岁以下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10~18岁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18岁以上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2)物权法明确了物的归属和相邻关系应当遵守 的准则,客观上能减少因不动产权利不明晰以及 邻里纠纷处理给物业管理带来的经营风险。
(3)物权法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规定,为物业管 理各方主体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界定奠定了法律 基础。
对建筑区域内道路、绿地、车位、车库及其他公共 场所和设施的产权进行了明晰。
(5)物权法关于“业主可以自行管理建筑物及 其附属设施、也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 他管理人管理”的规定,是法律维护市场经济秩 序、权衡各方利益关系做出的选择。会给物业 管理带来压力,同时也是促进物业服务企物区分所有权
3.3.1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 3.3.2专有所有权 3.3.3共有所有权 3.3.4共同管理权(成员权)
债权的规定主要使用于合同问题,为了担保债务的 履行,当事人可以设置保证、定金等担保方式。如 在装修协议中约定保证金。
(5)对民事责任的规定
主要包括什么情况下应承担民事责任,违反合同的 民事责任和侵权的民事责任的构成,承担民事责任 的方式等。
125条在公共场所、道旁或者通道上挖坑、修缮安 装地下设施等,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 造成他人损害的,施工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合同法》采取了约定优先原则,有约定依约定,无约定
依法定的规则
2.2 合同法中与物业管理关系密切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