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水监测

地下水监测


2.水温观测 (1)观测时间:每5日随水位观测一次。 (2)观测方法。 1)温度表法。观测时在水中放置3~5分钟后取出读数。 2)热敏电阻法。由感温探头、导线和平衡电桥等部件构成, 可直接读温度。 3.水量观测 (1)观测时间和次数。 (2)观测方法。在井口安装流量计、水表及水泵出水量。 4.水质观测 每月或每季取一次水样进行水质分析,其中五分之一作全 分析,其余作简分析。
铜,铅,锌,镉;饮用水增加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
水样分析时限、程序、方法、质量控制,水样的存放与运送,水样编 号、送样单的填写,分析结果记载表表式、填制要求和测具检定要求,
按《水质监测规范》SD127-84执行。
6.3 地下水监测资料整理 1.原始资料整理 记载表填写、观测项目、计算手续齐全。
2.年度资料整理 (1)编制观测点位置图说明表(测井变迁情况)。 (2)地下水测井固定点高程及附近地面高程考证 (3)原始资料计算校核。 各动态项目的月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变化幅度。 (4)资料整编:原始资料加工处理、审核、整编表格生成 (5)绘制地下水动态曲线。 (6)编写年地下水动态简报
第6章 地下水监测
地下水:矿化度布大于2g/L的浅层地下水。 地下水资源:是指在一定期限内,能提供给人类使用的,且能逐年得到 恢复的地下淡水量。是水资源的组成部分。 地下水资源量:地面入渗补给量(包括天然补给量和开采补给量)计算 其数量。 6.1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问题 1.开发现状 2.地下水超采引起的问题 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出现降落漏斗、地面沉降、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地质 灾害等
3.观测孔的结构 (1)基本观测点的结构。 以能够控制区域地下水动态 特征为原则,尽量利用已有 井、泉和勘探钻孔作为观测 点。 (2)专门观测点的结构。
地下水的动态观测 观测项目:水位、水量、水温和水质等。 1.水位观测 (1)观测时间和次数。 基本观测点:分逐日观测、5日观测、10日观测,月观测 (统测)。 专门观测点:据要求观测 (2)观测方法。 从孔(井)口的固定基点量起,每次观测需要重复进行,取 其平均值,作为观测值(测绳读数)。以m为单位,记至 两位小数(cm)。 (3)计算:地下水位=固定点高程-测绳读数 埋深=地面高程 –地下水位
<地下水监测规范> 附表
徐州市2000年地下水测井考证表
•原始资料数据库格式
2005,3,-136,0,1,1,1
4371,1231
4333,1231 398,395,393,392,391,390,388,385,384,382,380,378,378,379,380,379…….
年度资料整编成果
6.2 地下水观测 目的 研究天然和人为作用下地下水渗流过程中的流量场和梯度 场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 确定地下水动态的因素, 了解各含水层之间、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降水和包气带 之间的水力联系.
进行地下水量、水质评价。
任务:
1.一般地区 (1)观测不同水文地质单元的水位、水量、水温、水质等要素。 (2)了解水文、气候因素及人为因素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查 明地下水与地表水的补、排关系。 (3)了解各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 2.大量开采区 (1)了解开采过程中地下水的动态变化,查明漏斗区的范围、 形成条件、补给因素及发展趋势。 (2)了解区域水位下降和水量变化及井孔间干扰情况。 提出合理开采、科学用水,资源保护、兴利除害的措施。
简分析项目:K+,Na+,Ca2+,Mg2+,CO32-,HCO3-,SO42-,Cl-, 矿化度,离子总量,pH值,总硬度,总碱度,味、嗅、色度,透明 度,氟化物。
全分析项目:简分析项目,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悬浮物,碘,侵
蚀性二氧化碳,游离二氧化碳,溶解氧,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生化 需氧量,硝酸盐氮;氰化物,砷化物,汞,挥发酚,六价铬,铁,磷,
黄海基面以上米数
年统计 附注
最高水位
41.72
10月
1日
|
最低水位
39.29
6月
26日
|
平均水位
2005
40.57
<2006-01-19/10:07>
010110号井地下水位表
表内地下水位(冻结基面以上米数)-0.136m= 月 六 月 七 58 53 38 46 29 39.48 39.61 1 39.29 26 月 八 33 32 58 79 40.29 39.61 40.29 26 39.32 11 月 九 月 十 29 08 22 36 67 41.27 41.67 26 41.00 1 39.61 39.34 40.97 41.43 20 15 04 40.90 41.12 41.43 6 40.90 26 41.00 41.72 69 59 50 45 15 41.52 41.72 1 41.15 26 月 十一月 十二月 41.12 22 26 24 20 12 41.19 41.26 11 41.12 1 41.08 40.94 87 83 79 72 40.87 41.08 1 40.72 26
丰县
测井附近地面高程 日\月 一 1 6 11 16 21 26 平均 最高 日期 最低 日期 月 二 59 58 57 58 64 40.59 40.64 26 40.57 1 40.57 42.25m 月 三 55 56 58 60 61 40.58 40.61 26 40.55 1 月 四 64 65 67 65 64 40.64 40.67 16 40.61 1 月 五 52 45 23 11 03 40.32 40.58 1 40.03 26 40.55 40.61 40.58 39.83 77 67 69 67 65 39.71 39.83 1 39.65 26
观测点(网)的布设 1.分类 基本观测点,为地下水资源评价、预测和管理提供 系列资料。 专门观测点(网):研究某些专门性的水文地质问题,或用 来解决某些特殊性问题。
2.布置原则 (1)基本观测点(网):以能控制勘察区的地下水动态特征为 原则,并尽量结合已有的井、泉和勘探钻孔进行。 (2)专门观测点:根据所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布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