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解析法的基本概念。
(2)学会选择恰当的算法并综合应用各种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掌握用解析法设计程序的基本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问题和算法分析过程,促进逻辑分析能力的提高。
(2).培养根据算法写出程序代码并上机调试程序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解析法解决问题的思想;
难点:列出求解问题的解析式或方程(组);
三、教学资源:
大屏幕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学生探讨并分组讨论)
【探讨问题一】:使用一根长度为L厘米的铁丝,制作一个面积为S的矩形框,请计算出满足这种条件的矩形的长和宽。
(要求:列出求解问题的方程式并编程实现。
)
【提问并小结问题一的探讨】
(让学生明确建立数学模型、写出求解式的重要性)
1.分析问题:本例问题可归结为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设矩形宽为x,则长为L/2-x,
则列出方程:x(L/2-x)=S
即:x2-1/2*L*x+S=0
(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探究,明确设计算法如何从已知条件入手来逐步求解问题的方法)2.设计算法:
(1)输入长度L;
(2)输入矩形框面积S;
(3)计算D=L*L/4-4*S
(4)若D>=0,则计算方程的两个根并输出,否则输出“找不到”。
(引导学生编写程序代码并上机调试,理解如何根据算法编写程序)
3.编写程序:
4.调试程序:
【探讨交流解析法概念】
(让学生阅读P98,并结合该实例总结解析法的基本概念)
解析法: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各学科的知识来分析问题,寻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抽取出数学模型,得到解决问题的解析式,然后设计程序求解问题的方法。
【探讨问题二】:小球弹跳问题(见P99):小球从10米高处落下,每次弹起的高度是下落高度的70%。
当小球弹起的高度不足原高度的千分之一时,小球很快停止跳动。
计算小球在整个弹跳过程中所经历的总的路程
(要求:分组讨论,用解析法求解问题,利用已学物理、数学知识综合分析,写出解析式和算法设计步骤,并编程、上机调试程序。
)
【小结问题二的探讨】:选取小组中调试出的典型程序,由该小组选一名成员讲解其设计思路、过程。
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学生总结反思】:
【作业:】
计算从y1年m1月d1日起,到y2年m2月d2日之间的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