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重庆中考语文复习: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2017重庆中考语文复习: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头、结尾以及各段的段首段尾句,根据这些句子的提
示,归纳段意层意,从而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③通过论据反推论点。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
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 什么,这就是论点。
考点2
词语理解[10年5卷4考]
考情搜索
题型一:词语含义及作用[10年3考]:15A、
13A、09
题型二:词语的指代内容[10年1考]:15A
④看直接表述句:文章中间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
正面表述句,如“我认为……”。
(2)概括、归纳中心论点:
①通过修改论题得到中心论点。有些议论文有论 题但没有明确的论点,这时只需对论题加以修改,
方法指导 将陈述性的词语改为具有主观倾向的谓语动词,写 出对象、限制范围,即为文章的中心论点。 ②从关键词句中提炼中心论点。特别是文章的开
(2)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实战链接】 题型一:见精练版P64《请敬畏规则》第1题,P67
《大度方可识人》第1题。
题型二:见精练版P62《道是缺憾却完美》第1题, P63《谈独立思考》第4题,P63《让“积极网红” 驱逐“粗鄙网红”》第1题,P65《欣赏是一剂良药》 第1题,P66《平常之心》第1题,P66《感恩与善良》
【思路归纳】解答此题可先看文章题目‚怎样的‘水土 ’才养人‛,这明显是一个疑问句,而中心论点往往是 表明观点态度的陈述句。所以可以排除文章标题就是中 心论点的可能性。再看文章开头,通过生活中的事件提 出了问题,也就是本文的论题,在文中找到能回答这一 问题的句子,加以总结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文章第② 段讲到了好的自然‚水土‛对人的心灵的培养作用。最 后,看文章结尾,第⑧段首句讲到‚养人需要社会的好 ‘水土’‛,从上述两点即可得出中心论点:好的自然 ‚水土‛和好的社会‚水土‛才养人。
第1题,P68《没有对手就没有高手》第1题,P69
《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第2题。
方法指导
题型一:筛选中心论点[10年1考]
此类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文章中心论点,选 项中设置的错误选项一般是文章中的分论点或者是 与中心论点相近的表述语句。有时候选项没有直接 给出中心论点,而是将中心论点转换一种表述方式 表达出来,考生不易发现。因此首先理解文章的中 心论点,然后再结合选项进行具体分析。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课时讲解1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论点 词语理解 分析论证方法及作用 论证思路及结构 拓展延伸
课时讲解2 考点6 内容概括和理解
考点7
考点8
句子理解
辨析论据类型、补写证据
考点9
标题理解
重庆近10年常考考点分课时突破
课时讲解1
考点1 论点[10年5卷2考] 考情搜索: 题型一:筛选中心论点[10年1考]:15A 题型二:概括中心论点[10年1考]:13B 1. (15A18题)下列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 是(3分) ( ) A.自然的好“水土”才养人。 B.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C.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态和谐的社会环境才养人。 D.社会的总体是良善的,人们的言行就会变得绅士良 淑。
【变式提问】 题型一:(1)(13重庆A卷)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 加点词的含义。 (2)(09重庆)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 的意思。 题型二:(1)第×段中的“××”“××”分别指
什么?
(2)选文第×段中加点的“这些做法”具体指代的
内容有哪些?
【实战链接】题型一:见精练版P63《让“积极网红” 驱逐“粗鄙网红”》第2题,P64《请敬畏规则》第2 题,P65《欣赏是一剂良药》第2题,P66《平常之心》 第3题,P67《大度方可识人》第2(1)题,P68《没有 对手就没有高手》第2(2)题。 题型二:见精练版P63《谈独立思考》第2题,P67 《大度方可识人》第2(2)题,P68《没有对手就没有 高手》第2(1)题,P69《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第1题。
分析所给选项,A项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概括,具有片
面性;B项是俗语,其目的是为了引出论题,不能作
为中心论点;C项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概括,
全面,正确;D项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概括,忽略了自
然环境,不全面。 【答案】(文的中心论点概括最恰当、最明确
的一项是。
题型二:(1)(13重庆B卷)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方法指导 题型二:概括中心论点[10年1考] 常见中心论点的确定方法如下: (1)位置“四看”法判断: ①看题目。议论文的标题或直接揭示论点(《正
确的答案不止一个》),或提示论点(《中国人失掉
自信力了吗》),或提示议论的范围。
②看开头。开篇点题,一些文章中的第一句话
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方法指导 ③看结尾。篇末揭示中心可留意一些标志性词语, 如“应该”“必须”“由此可见”“因此”“总之” 等。
2.(15A19题)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4分) (1)大自然的‚水土‛是这样,社会的‚水土‛也同样 如此。(“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分) (2)社会应该给他提供必要的舞台……(“舞台”在文中 的含义是什么?)(2分)
【思路归纳】此题考查对议论文中词语含义的理解能
力。(1)题考查指示代词指代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主要抓住‚这样‛一词的上文,即第② 段去理解,分析第②段,这一段主要论述了好的自 然环境能养人,不好的不能养人还会害人。(2)题考 查词语的含义理解,这一句出现在文中第⑦段, ‚舞台‛本指供表演的台子,这里结合具体的语言 环境即‚社会提供的舞台‛可知是用的比喻义,指 供人施展才华的机会和条件。 【答案】(4分)(1)指好的自然“水土”才能养人(1 分),不好的自然“水土”还会害人(1分)。(2)指展 示才华的环境和条件(2分)。
方法指导
筛选中心论点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中心论点(或论点)必须正确、鲜明。 (2)从句式上看,应该是一个完整、明确的肯定判 断或否定判断形式。 (3)注意区别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
点的区别在于:中心论点是统帅,分论点是用来补充
或说明中心论点的。 (4)注意区别论点和论题。论题是作者所要论述的 问题,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持有的见解和主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