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挂篮施工方案

挂篮施工方案

京沪高速铁路丹昆特大桥无锡西桥段工程跨上舍河连续梁上构施工方案(DK1190+042.36~DK1190+180.06)中交股份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六标段一工区第二作业区2008年6月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1)一、编制依据 (1)二、编制原则 (1)三、编制范围 (2)第二章工程概况 (2)一、概述 (2)二、结构设计说明 (5)三、主要工程数量 (6)第三章施工总体规划 (8)一、上构总体施工方法 (8)二、施工场地布置 (9)三、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图 (9)四、资源配置 (10)第四章连续梁上构主要工程施工方法 (15)一、概述 (15)二、支架系统施工 (19)三、模板工程 (29)四、钢筋工程 (32)五、混凝土工程 (35)六、预应力施工 (37)七、挂篮施工 (47)八、支座、支座板以及临时支座安装 (53)八、箱梁线型控制 (53)九、构造及其他 (54)十、常见质量缺陷控制及处理方法 (57)第五章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62)一、质量保证措施 (62)二、安全保证措施 (64)第六章文明、环保施工措施 (81)一、文明施工措施 (81)二、环境保护措施 (82)跨上舍河连续梁上构施工方案第一章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1、国家、铁道部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规定;2、新建铁路北京至上海高速铁路徐州至上海段《丹阳至昆山特大桥》施工图(京沪高徐沪施图Ⅵ(桥)116-06)无锡西桥段;3、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无碴轨道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度:40+56+40)(直、曲线);4、建设单位、六标段项目经理部下达的工程施工安排要点、建设单位要求的工期及质量、环境保护要求;5、国家、行业、地方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的要求;6、现场实际考察情况;7、其他相关依据。

二、编制原则1、“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高速铁路要求工程达到高平顺性、高稳定性和耐久性,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确立质量目标,制定创优规划,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标准,确保每个检验批、分项工程的质量达到优质工程标准的要求,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实现质量国际一流的目标。

2、“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原则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先进可靠的安全预防措施,确保施工生产和人身安全。

3、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原则实行文明施工,重视环境保护,珍惜土地,合理利用,严格执行GB/T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严格遵照国家环保政策和建设单位对本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精心组织、严格管理、文明施工,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上力争把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并制定出详细的文明施工和环保措施,争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

4、保证工期的原则跨上舍河连续梁桥位于无锡西梁场的先架方向,工程工期非常紧,紧紧围绕业主提出的工期要求,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做好人员、材料和机械设备配备,优化资源配置。

充分考虑气候、季节及交叉施工作业对工期的影响,在有关工程施工安排上注意时间的前后调整,以一流的管理来确保工期。

三、编制范围本方案为跨上舍河(DK1190+042.36~DK1190+180.06)40+56+40m连续梁上构施工安排,包括悬浇连续梁的施工、资源计划以及质量、安全、文明生产措施等。

第二章工程概况一、概述1、工程概况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六标段一工区承建范围:起于常州东特大桥,止于无锡西桥段,里程范围为DK1171+750.00~DK1199+750.00,工程正线长度29.01km。

跨上舍河连续梁位于无锡市长安镇,连续梁中心里程DK1190+111.21,里程范围为DK1190+042.36~DK1190+180.06。

连续箱梁墩号为559至562;箱梁全长137.7m,计算跨径组合为40+56+40m。

上舍河现为七级通航运河,规划为五级航道,线路跨越运河处河面宽约50米,连续梁与运河夹角80度。

最高通航水位为2.543米,百年水位为3.62米。

上舍河现状见下照片。

图1 上舍河现状图2、主要设计技术指标表1 主要设计指标序项目内容1 铁路等级高速铁路2 正线数目双线3 正线设计速350km/h,初期运营速度300km/h4 正线线间距 5.0m5 最小曲线半一般7000m,困难5500m6 最大坡度20‰7 到发线有效650m8 牵引种类电力9 列车类型动车组1列车运行控制方自动控制1行车指挥方综合调度集中1轨道Ⅰ型板式道床、跨区间无缝线路1动车组走行120 km/h1养护维修列车走100 km/h1建筑限界按《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执本段工程线路主要通过长江三角洲平原区,局部通过剥蚀低山丘陵区。

三角洲平原区,地势平坦宽阔,河渠纵横,水塘密布,地面高程2~6m,由西向东微倾。

4、工程地质特征长江三角洲平原区,均为第四系地层覆盖,系江河、湖泊、海相沉积形成,为黏土、粉质黏土夹粉细砂层,苏锡常地区由于常年超采地下水形成区域地面沉降现象,本地区存在沉降漏斗区。

在桥位处地质从上至下,依次为黏土、粉质黏土、黏土、粉质黏土、黏土、黏土、黏土、粉砂、黏土、粉土、黏土。

5、气象特征本段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寒暑变化明显,四季分明,温和湿润。

在十月110~130天左右。

全年无霜期230天,气温1月最冷,月平均0.4°C~4.9°C,沿线土壤最大冻结深度0.3m以下,气温7月份最高,极端最高气温为40℃,月平均气温25.6°C~33.2°C,年平均气温在11~16℃。

全年以东南风居多,西北及东北风属次,西南风最少,最大风力可达12级。

6、交通条件既有京沪铁路纵贯南北,与本线走向大致平行,可作为施工运输的铁路主干道。

另有沪杭铁路与既有京沪铁路相连,可作为远距离运输的主要方式。

线位附近除有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等公路与本工程并行交叉外,各地区省级公路、县级公路以及乡镇公路形成了完善、发达的公路交通网,为本工程的实施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条件。

场内修筑施工便道作为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输通道,并于外部公路网相连。

施工中可通过锡澄公路为运输主干线,可直接到达施工现场。

本工程所需进口设备及材料可通过水运到达常州港。

另外,本段工程所需砂主要通过水陆联运为主。

7、钢筋加工及混凝土供应我作业工区在DK1189+000处设有120型拌和站一座、钢筋加工厂一个。

该处连续梁的混凝土均由该搅拌站提供。

钢筋加工厂与本施工点相距1000米,材料运输可通过施工便道直接运输至施工现场。

二、结构设计说明1、基础在桥位处地质从上至下,依次为黏土、粉质黏土、黏土、粉质黏土、黏土、黏土、黏土、粉砂、黏土、粉土、黏土。

559#墩、562#墩桩基采用10Φ1.25m桩基,559#墩桩基桩长44.5米,562#墩桩基桩长45.5米;560#墩、561#墩桩基采用10Φ1.5m桩基,桩长59.5米。

2、下部结构559#墩、562#墩承台设计采用8.3×12.2×2.5m方型,560#墩、561#墩承台设计采用9.6×14.3×3.5m方型。

559#墩墩身高7米,560#、561#墩墩墩身高8米,562#墩墩身高7.5米,墩身形式为异形墩,具体墩身结构见图纸。

3、上部构造1、梁体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结构。

箱梁底宽6.7m,顶板厚度除梁端附近外均为40cm,底板厚度40至80cm,按直线线性变化,腹板厚48至80cm,按折线变化。

全联在端支点、中跨中及中支点处共设5个横隔板,横隔板设有孔洞,供检查人员通过。

2、桥面宽度:防撞墙内侧净宽9.4m,桥上人行道栏杆内侧净宽13.2m,桥面板宽13.4m,桥梁建筑总宽13.8m。

3、梁全长137.5m,计算跨度为40+56+40m,中支点处梁高4.35m,跨中10m 直线段及边跨17.75m直线段梁高为3.05m,边支座中心线至梁端0.75m。

4、曲线上梁按曲线梁布置,梁体沿线路左线中心线布置,相应的梁体轮廓尺寸均为沿线路左线中心线的展开尺寸,位于曲线段时,梁体轮廓、普通钢筋、预应力钢束及管道等均以线路左线中心线为基准线沿径向根据曲率进行相应的调整,支座亦按径向布置。

5、本桥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纵向预应力体系、横向预应力体系、竖向预应力体系。

三、主要工程数量跨上舍河连续梁桥主要工程数量如:表1跨上舍河主要工程数量表。

表2 跨上舍河连续梁上构工程数量表部位材料及规格单位数量桥面防水层TQⅠ-Ⅰ型m2893.75保护层C40号纤维混凝土m329.549其他竖墙盖板防撞墙混凝土C50 m330.892C40 m3103.415普通钢筋Q235 t 6.320HRB235 t 36.445主梁混凝土C50无收缩砼m312.531C50 m31854.411Rjy =1860MPa 钢绞线7-7φ5t 7.944 15-7φ5t51.98218-7φ5 t 16.708 4-7φ5 t18.690粗钢筋 φ25精轧螺纹钢 t 10.680普通钢筋Q235t 11.626 HRB235t 315.576 金属波纹管φ70(内) m974.528 φ90(内)m3339.956 φ100(内)m907.392 70×19 m4032.600 铁皮管 φ35内 m2606.580 锚具 M15-7 套36×2M15-15 套106×2 M15-18 套24×2 BM15-4 套326 BM15P-4 套326 JLM-25 套788×2支座盆式橡胶7000-DX 套 27000-ZX 套 225000-ZX 套 125000-DX 套 125000-HX 套 125000-GD 套 1泄水管外径φ160PVC 个102 外径φ110PVC 个 6 第三章施工总体规划一、上构总体施工方法根据施工地区地形和施工经济效益核算,故确定本连续梁上构采用挂篮施工方案。

连续梁上构施工时先在0#块下进行地基处理,搭设支架,在支架上装模,预压后安装钢筋及预应力管道,设置临时锚固等,浇筑混凝土,张拉预应力筋,压浆,待水泥浆强度满足要求后拆模,安装挂篮,开始进入1#块施工。

挂篮安装完成以后调整至设计标高,并进行预压,预压完成后根据预压结果重新调整标高,安装钢筋及预应力管道等,浇筑混凝土,张拉预应力筋,压浆,移动挂篮,进入2#块施工。

并以此类推,直至合龙段。

在挂篮施工的同时开始现浇段的施工。

现浇段须先进行地基处理,搭设支架,在支架上装模,预压后安装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安装临时刚性链接构造等,浇筑混凝土。

合龙段施工采用先边跨后中跨的施工方法。

边跨施工时先拆除挂篮,在支架上立模板,安装钢筋,预应力管道,以及临时刚性连接构造等,浇筑混凝土,张拉预应力钢筋,压浆,待水泥浆强度满足要求后,拆除模板及临时固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