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
二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福师《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
1.社会保障经费应该是(D)
A.由政府承担
B.由企业承担
C.由个人承担
D.由企业、国家、个人承担
2.在资本主义社会,财政分配采取的形式是(C)
A.实物形式
B.剩余产品形式
C.价值形式
D.其它形式
3.监控的根本目的是(B)。
A.纠正系统偏差
B.保障系统目标的实现
C.实现政策的合法化
D.实现政策终结
4.公债最初的功能是(A)
A.弥补财政赤字
B.控制货币
C.维护社会公正,进行收入再分配
D.调节经济平衡
5.政策规划的核心环节是(B)。
A.目标确立
B.政策方案设计
C.后果预评估
D.方案抉择
6.财政对企业的亏损补贴,应针对(A)
A.政策性亏损
B.经营性亏损
C.两者都支持
D.两者都不支持
7.最早提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的学者是(A)。
A.拉斯韦尔
B.托马斯?戴伊
C.伍启元
D.德洛尔
8.将自己的成员选入立法机关,通过影响立法来影响并监控公共政策的制定。
实施这种监控的组织机构是(C)。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政党系统
D.利益集团
9.在“公共政策”内涵的理解上,曾任联合国公共行政处处长的伍启元先生认为(D)。
A.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与法规
B.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的权威性分配方案
C.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D.公共政策是政府采取的对公私行动的指引,是规范民众行动的指南
10.财权,财力基本上集中于中央,地方机动财力财权很少,是一种(A)体制
A.统收统支
B.划分收支,分级管理
C.分级包干
D.财政收支包干
11.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中,最易引起通货膨胀的方式是(B)
A.动用财政结余
B.向银行透支
C.增加税收
D.发行国债
12.以下哪一项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C)
A.增加基础设施投入
B.增加税收优惠
C.减少福利支出
D.提高出口退税率
13.不属于国有资产管理主要环节的是(D)
A.投资管理
B.经营管理
C.收益支配管理
D.产权处置管理及基础管理
14.在政策系统中被称之为“智囊子系统”或“参谋子系统”的是(B)。
A.信息子系统
B.咨询子系统
C.决断子系统
D.执行子系统
15.一般被认为是公共政策动态运行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其他几个步骤的前提和基础的是(B)。
A.问题的产生
B.对政策问题的认定
C.政策议程建立
D.政策方案规划
16.我国增值税的基本税率(C)
A.13%
B.6%
C.17%
D.0%
17.地方财政支出不包括(B)
A.地方政权机关支出
B.武警经费
C.城市维护建设费
D.价格补贴支出
18.认为“政策执行是将一项政策付诸实施的一项活动,在诸多活动中,尤以解释、组织和实施三者最为重要。
”的是
(D)。
A.巴雷特和富奇
B.德洛尔
C.拉斯韦尔
D.琼斯
19.社会保障体系中,(B)不与财政发生直接关系
A.社会保险
B.个人储蓄保障
C.社会救济
D.社会福利
20.具有“思想库”、“外脑”、“智囊团”等称呼的组织是(A)。
A.政策咨询机构
B.政策执行机构
C.政策监控机构
D.政策决策机构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方式通常有(ABCDE)
A.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B.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C.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D.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E.中性的财政政策和中性的货币政策
2.我国财政收入形式包括(ABCE)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
D.银行利息收入
E.其他收入
3.按经济部门分类,上交财政收入的部门有(ABCDE)
A.农业
B.工业
C.建筑业
D.交通运输业
E.商业及服务业
4.按照政策监控的内容,政策监控可以分为(AB)。
A.目标监控
B.关键点监控
C.自我监控
D.逐级监控
5.对公共政策终结存在抵触心理的人员主要有(ACD)。
A.政策受益者
B.政策受害者
C.政策制定者
D.政策执行者
6.下列支出中,哪些属于投资性支出(ABCD)
A.基本建设支出
B.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C.增拨流动资金
D.国家储备
E.支付债券利息
7.中国国务院享有的行政职权有(ABCD)。
A.行政立法权
B.提案权
C.行政管理权
D.人事权
8.经济建设支出,包括有(ABCDE)
A.基本建设支出
B.科技三项费用支出
C.增拨企业流动资金支出
D.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E.支援农村生产支出
9.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包括(ABCDE)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救济
D.优抚安置
E.社会互助
10.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我国现行的财政收入包括(ABCD)
A.税收
B.公债
C.政府收费
D.国有资产收益
E.专卖收入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
1.我国财政收入规模下降是指财政收入总额的不断减少。
A
A.错误
B.正确
2.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
B
A.错误
B.正确
3.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B
A.错误
B.正确
4.税收的起征点比免税额的优惠面更加广泛。
A
A.错误
B.正确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说明:随着经济发展,财政支出规模呈下降趋势是一个基本规
律。
A
A.错误
B.正确
6.政府应退出农业支出领域。
A
A.错误
B.正确
7.财政支出的目的可分为政治,社会和经济三种目的。
B
A.错误
B.正确
8.财政支出是指国家对财政收入进行计划性安排使用,是财政分配的第二阶段。
B
A.错误
B.正确
9.税收的主体是国家。
B
A.错误
B.正确
10.国债存在和发展的必备条件是国家职能的需要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B
A.错误
B.正确
11.财政补贴和社会保障是同一回事。
A
A.错误
B.正确
12.所谓税收效应就是指以尽可能少的征收费用获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
A
A.错误
B.正确
13.政府的公共支出,可以介入市场有效领域中。
A
A.错误
B.正确
14.财政收支平衡是指财政收入完全等于财政支出。
A
A.错误
B.正确
15.公债的发行和认购是建立在资金持有者自愿承受的基础上的。
B
A.错误
B.正确
16.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对市场经济没有任何影响。
A
A.错误
B.正确
17.社会保障支出具有反周期调节的"自动稳定器"作用。
B
A.错误
B.正确
18.在当代政策分析学科中,有影响的经济学模型只有公共选择理论(B)。
A.错误
B.正确
19.一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主要体现在私人支出的增加上。
B
A.错误
B.正确
20.社会保障的对象是老人和小孩。
A
A.错误
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