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学》复习题一、判断题()1、管理起源于工业时代。
()2、现代社会的每个主要问题,分析到最后,总是一个管理的问题。
()3、因为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所以学校一切事务都必须由校长决定。
()4、校园文化的构成,包括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部分。
()5、学校公共关系工作的目标是塑造学校形象。
()6、学校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社会组织——学校。
()7、以“个体需要模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就是要满足教师的需要。
()8、对教师实行“开发管理”,是学校育人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9、教师应该努力消除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
()10、学校德育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规范学生的行为。
()11、“惩罚也是一种教育”的观点是对的,因为通过“惩罚”的教育,可以让学生体验和学会承担造成过失的责任。
()12、学校总务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宗旨就是要管好学校的仪器设备。
()13、服务劳动同生产劳动一样,能够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
()14、建立奖惩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总务工作人员的消极怠工现象。
()15、学校管理的效益取决于投入量的大小,投入越大,效益越好。
()16.学校的性教育是为了指导学生如何与异性交往。
()17、学校管理的实质就是规范学生的行为。
()18、管理目标,既是学校管理的起点,也是学校管理的归宿。
()19、学校实行“年级组办公”,必然会影响教学管理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20、校园环境建设,包括校园绿化、环境卫生和文化设施。
()21、确立学校形象,主要依赖上级部门的赞许和推广。
()22、教师是接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工作者。
()23、教师的心理特点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和履行教师角色时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
()24、学校的课程体系应该由国家规定性课程、地方规定性课程和学校自主性课程等三者共同构成。
()25、认知性目标、知识与技能是课堂教学关注的中心。
()26、我国悠久的道德教育传统,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民族文化精华。
()27、在现代社会中,道德及其道德教育成为提升人的本质力量、促进人的自我完善、与科学理性互补的精神力量和重要手段。
()28、在德育管理中,我们也应该引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在科研促“管”中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益。
()29、健康就是指没有躯体疾病和生理缺陷。
()30、学校的性教育是为了指导学生如何与异性交往。
()31、校产管理,就是对学校财产和物资进行计划、分配、使用、维护和修缮等工作的管理。
二、多项选择题1、管理就是_____。
a.一种职能的运转;b.一种用人的技巧;c.一种对错误的惩罚;d.一种系统的优化;e.一种决策的制定。
2、学校创建特色的基本模式,有_____。
a.目标优化模式b.榜样示范模式c.内容优化模式d.方法优化模式e.管理优化模式3、校园文化的形成过程,是_____。
a.一种对原有文化的传承与改造的过程。
b.一种由文化主体不断创造、承载和发展的过程。
c.一种不断获得上级表扬和肯定的过程。
d.一种对文化构成要素进行充分整合的过程。
4、学校总务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宗旨包括_____等。
a.为教学服务b.为师生服务c.搞好校园的清洁卫生d.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作5、学校管理效益具有_____等特点。
a.迟效性b.长效性c.模糊性d.间接性e.多效性6、学校管理具有_____等主要特征。
a.教育性b.管制性c.多维性d.创造性7、学校管理机制的内容结构包括_____等基本部分。
a.运行机制b.竞争机制c.动力机制d.激励机制e.制约机制8、校园文化,具有_____等功能a.导向功能b.凝聚功能c.规范功能d.惩罚功能9、学校形象的构成要素包括_____。
a.学生形象b.教工形象c.校长形象d.设施形象e.环境形象10、性健康教育的管理目标包括_____等内容。
a.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性观念b.促进性教育的健康发展c.为学生提供最大的帮助d.消除“早恋”现象e.建立科学、合理的性健康教育模式11、学校管理具有_____等主要特征。
a.教育性b.管制性c.多维性d.创造性12、学校管理机制的内容结构包括_____等基本部分。
a.运行机制b.竞争机制c.动力机制d.激励机制e.制约机制13、校园文化,具有_____等功能a.导向功能b.凝聚功能c.规范功能d.惩罚功能14、学校形象的构成要素包括_____。
a.学生形象b.教工形象c.校长形象d.设施形象e.环境形象15、性健康教育的管理目标包括_____等内容。
a.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性观念b.促进性教育的健康发展c.为学生提供最大的帮助d.消除“早恋”现象e.建立科学、合理的性健康教育模式三、概念题1、管理2、学校组织机构3、学校特色4、学校管理5、校园文化6、学校公共关系7、课程8、校产管理四、简述题1、简述在德育过程中怎样能够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效果和最大的效益。
2、简述校园文化形成过程的基本特征。
3、简述学校创建特色所需要的内部条件4、简述学校创建特色所需要的内部条件5、简述当前学校性健康教育的现状。
6、简述教师管理的基本流程。
五、论述题:1试论几种不同的效益观对学校管理实践和效益评价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试论评价理论的发展对评价实践产生的影响。
学校管理学答案一、判断题(16分,每题1分)1.错2.对3.错4.对5.对6.对7.错8.对 9.错 10.错 11.对 12.错 13.对 14.错 15.错 16.错17.错18.对19.错 20错 21.错22.对 23.对24.对 25.错 26.错 27.对 28.对 29.错 30.错 31.对二、多项选择题(15分,每题2分)1.abde2.acde3.abd4.abd5.abce6.acd7.ace8.abc9.abcde 10.abce11.acd 12.ace 13.abc 14.abcde 15.abce三、概念题1 就是“用人以治事”——通过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去指挥、协调他人或群体的活动,以更高的效率和质量追求实现组织或工作的目标。
2 是指按照学校办学目标的要求,将学校的职务、岗位、人员进行科学组合,形成结构合理、责权清楚的协作系统。
3 是一所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遵循教育规律,发挥本校优势,选准突破口,以点带面,实行整体优化,逐步形成一种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办学风格和样式。
4.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地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5.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它表现为学校的“综合个性”。
6.是学校为了塑造良好形象,运用信息传播沟通媒介,促进学校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双向了解、理解、信任与合作的一种学校管理职能活动。
7.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种。
“显性课程”主要包括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隐性课程”主要指通过校园环境、师生行为、制度仪式等综合构成的教育影响系统。
8.就是对学校财产和物资进行计划、分配、使用、维护和修缮等工作的管理。
四、简述题(34分)1a、引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加强德育科研,科研促教)b、德育过程追求“针灸效应”(把握准确度、深度和力度)c、工作过程追求良性互动(师生之间产生共鸣而不是制造逆反)2 a、是一种对原有文化的传承与改造的过程;b、是一种由文化主体不断创造、承载和发展的过程;c、是一种不断获得上级表扬和肯定的过程;d、是一种对文化构成要素进行充分整合的过程。
3.答:1)要有一位“管有特色”的校长(校长的个性特征)2)要有一支“教有特色”的教师队伍(教师的群体特征)3)要有一种有利于特色形成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的文化特征)4)要有一套保障特色建设的设施设备(办学条件的硬件特征4 a、要有一位“管有特色”的校长(校长的个性特征)b、要有一支“教有特色”的教师队伍(教师的群体特征)c、要有一种有利于特色形成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的文化特征)d、要有一套保障特色建设的设施设备(办学条件的硬件特征)5. a、人性发展要求与文化准备不足的矛盾;b、学生期望与教师引导的失调;c、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功能未能互补;d、性健康教育失控。
6. a、进口管理;b、使用管理;c、开发管理;d、出口管理。
7、简述学校创建特色的几种基本模式。
1、目标优化模式;2、榜样示范模式;3、内容优化模式;4、方法优化模式;5、管理优化模式。
8.什么是学校管理?答:学校管理就是通过指挥、协调一定的机构和人员,使学校按教育规律正常运转,使其不断获得发展和提高的过程。
9.什么是管理幅度?管理幅度与组织层次、工作效率有何关系?(1)答:管理幅度是一个管理者能够有效管理多少人数。
(2)答:管理幅度决定着一所学校要设置多少管理层次,配备多少管理人员。
管理幅度越宽,组织层次越少,信息沟通相应就畅通,效率也越高。
但管理幅度过宽也会造成无法有效管理的问题。
随着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学校组织机构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加宽管理幅度,减少管理层次,以增加学校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和加速学校决策过程。
10.什么是学校组织机构?谈谈你校的学校组织机构的基本情况?答:学校组织机构是指为完成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目标而将学校各个部门按一定形式组合而成的整体。
答:主要从学校组织机构在设置的基本形式、职能的发挥、优点与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等方面谈。
11.学校组织结构有哪些职能?答:(1)实现目标。
(2)组织资源。
(3)指导工作。
(4)沟通信息。
(5)协调关系。
(6)激励员工。
12.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是什么?答: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是计划、决策、组织、控制和评价。
13.学校的管理目标在管理中有什么作用?答:(1)导向作用。
能为学校管理活动指明工作方向,确保学校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
(2)激励作用。
由于目标管理注重全员参与和自我管理,这一做法切合教师的特点,因此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3)控制作用。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可以自觉调控和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完善的责任制也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
(4)标准作用。
目标的完成情况,可以作为衡量学校工作的重要尺度,促使学校去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教育任务。
14.中小学常用的管理方法有哪些?答:(1)行政的方法;(2)注重激励的方法;(3)促进沟通的方法;(4) 参与决策的方法。
15.什么是教学管理?答:教学工作管理就是运用管理科学和教学理论的原理、方法,充分发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对教学过程各要素加以统筹,使之有序运行,提高效能的过程。
16.什么是德育管理?答:德育工作管理就是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制度等的指导下,遵循德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对学校德育活动进行规划、组织的过程,目的是实现学校德育的目标,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