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小熊舞.pdf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小熊舞.pdf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
1—3 级师资培训班理论考试题 培训地点: 河南省许昌市培训时间: 2012 年 10 月 4—7 号 培训级别: 1—3 级答卷人: 罗方雪 一、请完成一份教案,要求如下: 教学对象: 4—6 岁儿童 授课舞目: 一级舞目 ---小熊舞(儿童舞蹈)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难点、教学步骤等 教学目标: 1、模仿小熊的动作特征: 席地而坐、舔掌心、吃蜂蜜等突出小熊憨态可掬的形 象。 2、围绕突出小熊的特点而展开的训练。以此激发小朋友们对小动物形象进 行模 仿学习的兴趣。
1/ 5
3、训练孩子上身的含、冲、靠、腆这四个动势,以及点指、耸肩、扩指、 跪地
爬等动作。通过这些动作训练让孩子们初步掌握一些手位、手形和上身的 基本动势。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师生互动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难点: 1、关键动作: .盘腿做含展动作时,上身要经过直立状态(切不可抠胸、缩脖子)。 2、要强调五个手指用力张开。耸肩时重拍向上,去找耳朵。 3、表现小熊刚刚睡醒时的状态,捉蜜蜂时的调皮和吃饱后的满足。 教学步骤: 1、导课: 首先将舞目的背景进行阐述,再让小朋友们了解这个舞蹈的动律,掌 握好基本动律以后让小朋友们想象刚睡醒的样子 (打哈欠、揉眼睛等 )、还有 吃饱后拍拍小肚子,最后让小朋友想象小熊的形象并把它加入到舞蹈中。也可 以用一些小故事将动作串联起来。例如: 寒冷的冬天过去,春天来了,一只刚刚经过冬眠的小熊在树洞中慢慢性来 咯额。伸出洞来感受一下温暖的阳光,忽然觉得空了一个冬天的肚子饿了,就 钻出洞来寻找一下有什么好吃的吧。这时它看到了三只小蜜蜂,有蜜蜂,当然 就有蜂蜜啦!小熊高兴极了!几只可爱的小熊爬着聚拢到一起,伸出小熊掌不 停地捞起蜜蜂,放到嘴里舔一舔,真甜啊,吃的好高兴啊! 2、按音乐分段教、练:
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了解各民族舞蹈的不同风格动律及典型动作外,还 应该明确在此舞蹈中的关键动作和训练目的,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能 力,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教学。
还要用生动的语言和生活中孩子们熟悉的事物来做比喻,对动作进行分 析,让课堂气氛活跃。比如《跳皮筋》、《小老鼠上灯台》等。
在今后我会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更多的艺术交流活动,在愉悦教育和素质教 育科学统一基础上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舞蹈文化中健康学习、快乐 成长。此外,我还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老 师,这样才能为祖国培养出更好的下一代。
2/ 5
前奏 【 1】1-8 四人一横排,体对一点,盘腿坐地,右手撑头成睡觉状,左手扶 膝盖。 【 2】1-6 伸懒腰,表现冬眠后出醒的小熊。 7-8 上身立直,双手扶膝盖。 第一遍音乐 【 1】1-4 上身前腆,目视一点。 5-8 身还原。 【 2】1-4 上身含胸,目视腹部。 5-8 身还原。【 3】重复【 1】1-8 动作。 【 4】1-4 右手点指,左手扶膝,依次对 8、 " 1、2 点点指指出(眼随手动),第四拍保持舞姿。 5-8 右手经上弧线还原到 8 点(眼随手动)。 【 5】1-2 双手扩指、右起交替拍膝盖三次,第三次右手拍膝左手扩指。第 二拍保持舞姿,身体随动,目视一点。 3-4 做【 5】1-2 反面动作。最后一拍右手扶膝,身体不动。 5-8 左右倾身,耸肩两次。 第二遍音乐 【 1】1-6 跪地爬成圆圈。 7-8 盘腿坐,旁按手。
3-4 做【 5】1-2 反面动作。
5-8 保持舞姿,双手扶膝盖,右左倾身耸肩两次。
二、浅谈这次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的体会和认识?以 及今后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对其进行实践和开展?
答: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来自于中国各民族的传统艺术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 形象动作加以提炼而成的。而舞蹈是启发孩子们感知力、表现力、模仿力、想 象力最直接的方法。并且有助于孩子们兴趣爱好的培养、艺术修养的养成。在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可以随着音乐按照既定的动作舞 动,也可以发挥想象自我表现、自我发挥。而这些舞蹈背后所蕴涵的各民族的 音乐、服饰、风俗、传说。可以让孩子们更加全面、完整的了解各民族的传统 文化和风俗习惯,及他们的艺术创作来源。例如:
3/ 5
【 2】1-4 左手扶地,身向后靠,右手扩指手心向上抬起,第三拍折腕(眼 随手动)。
5-6 上身向前冲同时曲臂舔手心,做舔蜂窝状。
7-8 身向后靠,右手手心向外经上弧线落下。
【 3】1-8 做【 2】反面动作。
【 4】1-8 重复【 3】1-8 拍动作,双手一起做。
【 5】1-2 身前倾,双手交替碎拍地,第二拍抬起右手扩指(眼随手动)。
5/ 5
4/ 5
瓜》、《球球操》、《小小服装设计师》等。考级教材的编委们把这些我们日 常经常会见到的小动物,还有我们玩的小游戏,编排到舞蹈当中,无论是动 作、节奏、队形以及对歌词的记忆,还是舞蹈语汇和文化背景的结合与理解, 都是对孩子们的思考、模仿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让孩子们在闹的过程中学到 东西,并享受到了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体会到学习并不是枯燥无味的。
学习这套教材不要死记动作,要根据舞蹈的特色来完成舞蹈动作,对于不 同年龄段、不同程度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模式。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 准备与各民族有关的东西(如:
民族生活、文化、服饰等),让小朋友们更多的了解各民族的文化,从而 来进行教学。比如傣族的舞蹈,可以发放一些傣族的衣服,让小朋友们穿上衣 服感受一下傣族姑娘的体态。
舞蹈《小红扇》、《吐泡泡的小鱼》、《花手绢过家家》、《小鸭嘎 嘎》、《长辫子》等这些都极具民族特色,表现形式生动、鲜明、活泼,能够 更好地激发孩子们对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孩子们的艺术造诣,培养孩子的民族 情结,使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渗透到整个舞蹈学习中。而舞蹈《小熊 舞》、《小象洗澡》、《跳皮筋》则是以训练孩子们的观察模仿能力为主,激 发孩子对艺术的表现力,为孩子学习舞蹈打下良好的基础,给未来的延伸及发 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另外对孩子的即兴表演能力和思考能力也有涉入,如《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