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机技术》教学大纲

《电机技术》教学大纲

《电机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电机技术
英文名称:Electrical Machinery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108 讲课学时:108 实验学时:
学分:
适用对象: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供用电技术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工电子、电路与磁路。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电机技术课程是高等学校电力工程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也是一门承上启下的平台课,学生在学习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和“电磁场”等课程以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电机基本理论和电机稳态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和实验技能,为下一步学习后续专业课做好准备。

本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概念抽象、专业性特征明显,它涉及的基础理论和知识面较广,牵涉电、磁、热、机械等综合知识。

根据培养高层次技术型、应用型专业人才的目标,本课程在内容上将本着理论上“适度、试用”的原则,紧密结合生产一线的需要,注重知识的应用。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
1、了解各种典型电机的基本结构,掌握各种常用电机的工作原理、运行特性、实验方法。

2、掌握电机的分析方法,能正确建立电动势平衡方程式和转矩方程式,明确电机中的能量传递关系,熟练地运用复数运算、等效电路、相量图等分析方法。

具有分析未学过的电机或新电机的能力。

3、既掌握各种电机的个性和特点,又能认识各种电机的共同点。

从而对电机有一个比较系统和完整的认识,能触类旁通。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4、透彻理解各种电机主磁场的性质、各种参数的物理概念以及各物理量的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

5、了解电机的工程问题,如发热、冷却、绝缘等。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2学时)
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电机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的作用,明确《电机技术》课程在电力工程类专业中的地位,从而明确学习目的;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特点和电机理论的一般分析方法,了解电机的分类、主要作用;熟练掌握电机常用的电磁定律。

重点:电机常用的电磁定律;磁路和电路的类比;本课程的性质、一般分析方法。

难点:常用的电磁定律在电机中的应用。

变压器篇
第1章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8学时)
变压器的主要类型;变压器的结构;变压器的额定值。

第2章单相变压器的运行原理(18学时)
教学内容:
变压器的空载运行:电磁物理现象,参考方向,感应电动势,变比,励磁电流,漏抗,电路方程,等效电路,相量图。

变压器的负载运行:电磁物理现象,基本方程式,归算,等效电路,相量图,简化等效电路。

参数测定方法与计算:空载试验、短路试验。

变压器的运行性能:电压变化率、效率。

基本要求与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变压器运行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和变比的定义;熟悉空载电流的作用、大小、性质、波形和影响因素,知道变压器折算的目的、原则和方法,熟练掌握变压器的基本方程式组、等效电路和相量图;最后要掌握变压器空载实验、短路实验的目的、接线和方法,并会进行参数计算,了解标幺值的概念和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重点:
本章为变压器理论的核心,也是学生用电磁理论分析电机的起步阶段,其分析方法具有普遍性,因而本章内容基本上都属重点,它既是变压器的重点,也是整个电机学的重点。

必须熟练掌握。

相对来说,通过电动势平衡,磁动势平衡分析,绕组折算,推导出变压器的等效电路,这是变压器的理论基础,应重点掌握。

应掌握变压器的参数测量方法,了解电压调整率及变压器的效率。

难点:负载运行的电磁关系、磁动势平衡方程、折算。

第3章三相变压器(10学时)
教学内容:
三相变压器的磁路系统:三相变压器组与芯式三相变压器,三相变压器磁路结构的特点。

三相变压器的电路系统:连接组别。

绕组连接方式和磁路系统对电动势波形的影响。

重难点:三相变压器的连接组别;绕组连接方式和磁路系统对电动势波形的影响。

第4章其他变压器(2学时)
仅作通识介绍。

第5章变压器的运行(6学时)
变压器的并联运行;三相变压器的不对称运行;变压器的常见故障类型。

同步电机篇
第6章同步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14学时)
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类型;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基本结构;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励磁方式;交流励磁机的类型及特点。

重点: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类型;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基本结构;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励磁方式。

难点: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励磁方式。

第7章交流绕组及其电动势和磁动势(6学时)
交流绕组的基本知识;交流绕组的电动势;交流绕组基波磁动势。

重难点:交流绕组的基本知识;交流绕组的电动势。

第8章同步发电机的运行原理及运行特性(8学时)
同步发电机的空载运行;对称负载时的电枢反应及电磁转矩;同步发电机的电动方程式和相量图;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同步发电机的损耗和效率。

重点:本章是同步发电机运行的核心内容,基本上所有内容都是重点。

难点:对称负载时的电枢反应及电磁转矩;同步发电机的电动方程式和相量图;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

第9章同步发电机的并列运行(4学时)
同步发电机并列的方法和条件;有功功率的调节和静态稳定;无功功率的调节和U形曲线;调相运行与调相机。

重难点:有功功率的调节和静态稳定;无功功率的调节和U形曲线;调相运行与调相机。

第10章同步发电机的突然短路及异常运行(2学时)
仅作通识介绍。

异步电机篇
第11章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6学时)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

第12章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原理(6学时)
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时的物理状况;电磁转矩与机械特性;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难点: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时的物理状况;电磁转矩与机械特性。

第13章异步电动机的起动与运行(6学时)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深槽式和双鼠笼式异步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异常运行及常见故障类型;单相异步电动机。

重难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

其他电机篇(4学时)
主要是对直流电机进行介绍。

总复习(6学时)
对本学期主要内容进行串讲。

四、实践环节
无。

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
根据教学基本要求,每章均应有适当的作业、习题或思考题,其内容要多样化,使学生掌握和巩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设计、计算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当安排习题课,习题应作为评定学生成绩的一部分。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教学的需要,本课程会适当安排习题课(讨论课),课外习题。

同时,本课程在课堂中也会穿插播放与课程相关的视屏,以让学生了解电机在电力系统当中的应用和电机的发展前景。

七、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程采用闭卷考试,成绩评定按照卷面成绩与平时成绩进行折算记入最终成绩。

1、采用累加式的考核办法由下面几部分构成:
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60%
2、期末考试注重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能力的相结合,目的在于使同学们能好地掌握知识,避免死记硬背,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解决实际当中的一些问题。

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九、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电机技术》,魏涤非、戴源生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年。

参考书:《电机学》,胡虔生、胡敏强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年。

十、说明
本课程适用对象为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等电力工程类专业。

学习本课程时必须安排在下列课程之后进行: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工电子、电路与磁路。

《电机技术》是一门相当难教难学的课程,它公式多、概念多、符号多,特别是某些物理量既是空间函数,又是时间函数,对初学者来说比较困难。

希望学生有较好的数学基础与电路基础。

从课程内容上来说,电磁关系、平衡方程、等效电路、相量图是电机技术的学习重点。

难点是电磁关系,磁动势,旋转磁场。

大纲制订人:
大纲审定人:
制订日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