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统计年报和2020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培训课件

2019年统计年报和2020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培训课件


其他费用
水电费&水电费中上缴的各项税费
同原“管理费用”中的“水电费(866)”、 “上缴的各项税费(867)”
差旅费
各部门发生的差旅费 注:归集填报!
原成本费用调查表指标名称 代码
归入新成本费用调查表指标
三、制造成本
801
直接人工
803
应付职工薪酬:其中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405) 应付职工薪酬:其中福利费(406)
制造成本
直接材料消耗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
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福利费
制造成本
强调原则:制造成本跟着产值走
制造成本≠生产成本
应按照制造成本跟着产值走原则,对比“工业总产值”和企业“生 产成本”账涵盖的具体范围是否一致,“生产成本”是否有多项或 漏项。
例:
销售的产品品种
来源 工业总产值 制造成本
• 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 “在建工程”项目的期末余额 填报;或者,根据会计“在建 工程”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填 报。
• 注意:在建工程与“固定资产” 是并列关系,如果在建工程是 固定资产项下科目,则不计算 这部分。
制造成本
• 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 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 数据来源:企业的生产成本明细账、 制造费用明细账,以及其他与产值相 关的成本(投入/支出)明细账。
注意: 及结转入的制造费用
借方余额为尚未加工完成成品的二在次产加品如工有、产材成料品再、次半领
成本
用等重复记账的情况,要剔
重!还原至外购投入的部分。
企业生产成本中核算半成
企业生产成本中不核算半
品、在制品成本:
成品、在制品成本:
直接材料消耗取生产成本
中直接材料借方本年累计
发生额
直接材料消耗取生产成本
中直接材料贷方本年累计
管(理费872)、董事会费(成员87为7执)行指职权标而含发生的各项费
义相同
用,包括成员津贴、差旅费、会 议费等
研发费用
指企业在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的研究与开发 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化支出。
管理费用
研发费用
企业会计准 则
“利润表”中“管理费用” 项目的本年累计数
“利润表”中“研发 费用”项目的本年累
分解
如果直接材料消耗中包含自产自耗产品,需将自 产自耗产品进行分解还原成外购材料,自产自耗 产品的其他组成部分均须还原。
加上
如果企业有部分计算产值的产品,其成本不在生产 成本中核算,这部分产品的直接材料消耗要填报, 不能遗漏。
扣除 不包括购进后直接对外销售的原材料。
直接材料消耗
例:如何填报
直接材料消耗? 某

10 折旧费

11 住房公积金

12 其他
销售费用
• 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 的各种费用
管理费用
• 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费用
• 注:“管理费用”不包含“研发费用”。
管理费用
• 上交管理费
• 董事会费
企与业上原交管给理上级费单用位的项下上企交业管董理事会费或最高权力机构及其
制造费用
806
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
• 注意:
(1)制造成本中“直接人工”“生产单 位管理人员工资”“生产单位管理人员 福利费”虽然归集到应付职工薪酬下, 但还需单独保留,用于分析用工成本。
(2)由于电力企业会计科目和指标列示 不同于一般工业企业,制造成本的填报 方法有特殊规定,参见制度附录部分 《“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表填报原则和 说明》(制度P264)。
应付职工薪酬
工资总额
统计范围
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福利费,社保费,住房公积金, 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劳务 派遣人员薪酬,其他职工薪酬8个 指标。不包括单位代扣的住房公
积金和社会保险等
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 补贴,单位代扣或代缴的 房费、水费、电费、住房 公积金和社会保险的个人 缴纳部分等。不包括由单 位负担的各项社保和公积
直接人工
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 工人的全部劳动报酬及福 利费,不包含制造费用中 列支的人工费用。
制造费用
企业各生产车间或分 厂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 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某企业生产成本科目
1 原辅材料
2 包装材料
3 直接人工
4 燃料动力费
5 其他直接成本
6 折旧费
7 制造费用

8 职工薪酬 9 职工福利费
分清期初、期末,正确填写。
债务证券(年报新增)
指用以证明债务的可转让工具 ,其持有人有权依据债务证明 要求现金、金融工具或其他具 有经济价值的工具。债务证券 包括票据、债券、可转让存单 、商业票据、公司债、资产支 持证券以及在金融市场可交易 的类似工具。
应收账款
• 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 中“应收账款”项目的期末 余额数填报。

取数方法
本年贷方累计发生额(计提数)
何时发何时统 (实际发生 数)
其他费用
其他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
企业为员工提供的雇员股票期权、企业零 星发生的劳务费等。已计入“应付职工薪 酬”的劳动者报酬,不应计入本指标
上交政府的各项非税费用
上交政府部门的部分税金以外的政府性基 金。不包括计入“税金及附加”及电价、 水价的政府性基金。

• 定报(B203表)的上报时间为: 月后12日开网,18日18时关网
• 1月免报
填报时间
报表变化
填报原则 重点指标 错误示例
报表变化 • 《工业企业成本费用》(B103-2表)
• 删除104个指标 • 新增14个指标 • 净减少90个指标
报表变化 • 《财务状况》(B203表)
• 增加:“固定资产原价”
• 取消:“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其中:主营业 务成本”“其中: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中: 利息费用”“其中:利息收入”
• 调整:“其中: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改为“其 中:应收账款”
填报说明 报表变化
填报原则
重点指标 错误示例
填报原则
(一)产品制造成本跟着产值走
制造成本
直接材料消耗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700×10=7000
食 品

购 进 面 粉


1000
不含税价格 10千元∕吨
生产糕点消耗 面粉700吨
给职工发福利 面粉100吨
直接对外销售 面粉200吨
直接材料消耗 数据来源
生产成本
借方
贷方
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 完工入库的产成品、供销售的自
工资、其他直接费用等直接费用以 制半成品的实际成本
直接材料消耗价值量按不含 进项税的购进价格计算。
某企业生产成本科目
1 原辅材料
2 包装材料
3 直接人工
4 燃料动力费

5 其他直接成本

6 折旧费

7 制造费用

8 职工薪酬

9 职工福利费

10 折旧费
11 住房公积金
12 其他
直接材料消耗 填报注意事项(手册P23)
外购
必须是外购的、消耗的、不含进项税的材料,不 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
应付职工薪酬
劳务派遣人员薪酬
如果企业“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的核 算范围不包含“劳务派遣人员薪酬”,则 应加“劳务派遣人员薪酬”后填报;
如果包含“劳务派遣人员薪酬”,但不为 其设置明细科目单独核算,则本指标填0, 避免本指标与其他职工薪酬项目重复
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职工薪酬”与102-1表中“从业人员工资总额”的区别
1.部件A
自产


2.部件B
外购
×
×
3.AB组合成的设备C
自产


如果用于生产C所消耗的B的成本没在“生产成本”账中核算, 那么填报制造成本时应加上这部分B的成本,不能遗漏
直接材料消耗
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消 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 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原材 料、燃料和动力、包装物、外 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备品 配件)和其他直接材料。
•注意:B203表去年同期 数不要漏填
投资性房地产(年报新增)
• 指企业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 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 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 用权和已出租的建筑物。
• 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 “投资性房地产”科目的期末 余额数填报。
固定资产原价
• 指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 企业在购置、自行建造、 安装、改建、扩建、技术 改造某项固定资产时所发 生的全部支出总额。
• 根据会计“固定资产”科 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填报。
• 注意:B203表新增“固定 资产原价”,同期数不要 漏填
固定资产净额
• 指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 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固 定资产”或“固定资产净额”项 目的期末余额填报。
在建工程
• 指企业用于新建、改建、扩建, 或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大修 理工程等尚未完工的工程支出。
跟着产值走
填报原则
(一)产品制造成本跟着产值走
只要计算工业总产值,就要计算相应的产品制 造成本。只要不计算工业总产值,就不计算相 应的产品制造成本。
例:某制造企业销售如下三种产品
销售的产品品种 1.部件A 2.部件B 3.AB组合成的设备C
来源 工业总产值
自产

外购
×
自产

制造成本
√ × √
填报原则
计数
小企业会计 准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