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火作业审批管理制度

动火作业审批管理制度

动火作业审批管理制度
为规范现场动火作业,防止发生各类火情,现制定项目部动火作业审批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1.分包单位进行动火作业必须先向项目部提出书面申请《动火作业审批表》,由安全部对动火作业环境、监火措施等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批准动火作业,分包单位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3. 动火作业分为一、二、三级,一级动火作业的《动火作业审批表》和二级动火作业的《动火作业审批表》的有效期一般为24小时,三级动火作业的《动火作业审批表》的有效期为120小时。

如果动火作业超过有效期,应重新办理《动火作业审批表》。

4. 动火作业前分包单位应组织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注意事项,安全部派人参加。

作业前应对周边环境进行清理,落实接火措施,并应配备不少于2台6L灭火器。

分包单位动火负责人及安全员对动火作业进行监护,一级动火作业及二级动火作业安全部须派人跟进,随时纠正违章作业。

作业完成后分包单位应组织检查现场,确认无遗留火种,防止发生暗火,方可离开现场。

5. 分包单位对动火作业后的处理措施应书面回复至安全部。

6. 各部门应对施工现场动火作业进行严格监控。

7. 动火作业分类和审批说明见附件3。

附件1、动火作业管理流程
附件2:动火作业分类和审批说明
1. 一级动火作业应由项目经理填写动火申请表和由项目部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经公司主管领导和安全技术部门审批,并报应急管理部门消防部门备案或批准后,方可动火,动火期限为一天。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一级动火:
(1)禁火区域内;
(2)贮存可燃气体、易燃气体的容器以及连接在一起的辅助设备;
(3)各种受压设备;
(4)危险性较大的登高焊、割作业;
(5)比较密封的室内、容器内、地下室等场所;
(6)堆有大量可燃和易燃物质的场所。

2. 二级动火作业应由各分包单位提出申请并附上安全技术措施方案,报项目责任主管工程师、安全责任人审批,总监批准后,方可动火。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二级动火:
(1)在具有一定危险因素的非禁火区域内进行临时焊、割等作业;
(2)小型油箱等容器;
(3)在外墙、电梯井、洞孔等部位,垂直穿到底及登高焊、割作业。

3. 除上列以外,其余场所均为三级动火作业,应由分包单位在动火前三天提出申请,报责任工程师、安全负责人审批,专业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动火。

4. 《动火作业审批表》一式两份,项目部、分包单位及动火作业人各存一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