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改革开放40周年作文
【篇一】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继而又连续提出一系列支持发展农村
年好,并且愈来愈好。
家门口的通村公路,改革开放40
成为群众满意的致富路、幸福路。
收入好。
过去“一年做到头,两个空拳头”、“
亿元的也并非鲜见。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就是旧社会对贫苦
“晴天屋里晒日头,雨天屋里张钵头”。
过去
更大更快,广大农民兴奋地说:“改革开放四十年,农民住房变四变。
”哪四变?一变由草棚改成瓦房,二变由平房建成楼房,三变由二层楼改成三层楼,四变由分散居住到集聚点或城镇居住。
精神爽。
四十多年前,农民整天泡在田里与泥巴打交道,“面朝黄土背朝天”,业余生活非常贫乏。
改革开放后,农村经营体制变了,农民自由了,特别是土地流转后,更加轻松了。
农民离田上岸,摆脱了往日田间劳作的负担和压力,有时间到村(社区)享受文化生活、到集镇和美丽乡村看看、到河边绿道及城乡公园散步休闲,既观赏美丽环境,又强身健体。
据旅游部门反映,现在农民外出旅游已成为他们的主要客源,国内景点游、出国游的农民每年大幅度增长。
广大农民通过旅游,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振奋精神,愉悦心情,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甜甜蜜蜜。
细细观察、体会,其实农村这四十年来的变化还有许多,举不胜举。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民脸上露出的灿烂笑容,应是幸福生活的证明。
【篇二】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世事变迁,绸都盛泽就像一面镜子,映照了时代的风貌。
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让绸都人振奋不已。
年近花甲的我,真真切切地经历和感受着,是改革开放让绸都人经济富裕、生活幸福。
从黑白电视到智能手机
在我孩提时,盛泽的电影院(当时称大戏院)
上世纪80
年,家里又换上了一台29寸的飞利浦彩电,如今60
院。
那台曾经伴随我们多年的14
啊。
“
人们不懈追求,改善了自己的居住条件。
居住环境的变化,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40年间,我自己的住房完成了“忧、有、优”的三级跳跃,正是因为这段置换经历,让我一生的居住梦想变成了现实。
上世纪70年代初,父母兄弟姐妹六人,挤在面积只有20余平方米大小的一间租赁房里。
六口之家的卧室只有半间,生活起居实在有诸多不便。
孩子们逐渐长大,实在无奈,父亲托人买了木料,在房屋中间又搭起了小阁楼,才勉强度过“忧居”的生活。
这样的日子一共熬了十多年,一直到1987年,28岁的我始终为自己的婚房犯愁。
那时,等单位分房真不容易,为了分配到房子结婚,几乎把厂房管科的门槛都给踏破了。
幸好,不久按照论资排辈,我分配到了一套一室一厅带厨
卫的婚房,虽然只有40余平方米,但终于解决了人生大事。
1993年,根据房改政策,又花了2万元把这房子买了下来,这才有了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第一套住房,成了有产一族,这是我平生“有居”的再一次跳跃。
时隔多年,住了十余年的住房成了老房,女儿也渐渐长大成人,最后拿出所有积蓄,东拼西凑,置换了一套三房二厅二卫的新房,增加了居住面积,改善了生活环境,可以说是我一生“优居”晚年生活的享受。
幸福之路是奋斗出来的。
改革开放四十年,目睹时代前进的步伐,见证经济发展的巨变,我为祖国而自豪。
【篇三】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
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
对内改革的大幕,国营企业的重大改革——
说到改革开放对我们最明显的影响莫过于对我们生活“
“手表、自行车、收音机”
“金贵奢侈”的物件。
甚至,在当时也并非所有家庭都能够轻
“冰箱、彩电、洗衣机”这个时代的父母们眼界
为国内的改革开放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改革开放影响我们父母那一代的不只是生活层面的文化,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层面的内容,那一代人热衷于看电影,那是那时的一种时髦。
热衷于迪斯科,这种音乐形式对于他们是一种潮流,国内众多的知名导演,演员也都在那时名声大噪,诸如姜文、巩俐、娄烨、冯小刚、葛优等。
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文化创新也从未止步。
视线回到现代的我们。
如今,当年时兴的三大件也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消费价值观,那些早些年的三大件到了现在,也几乎成为家庭内的标配,同时因为改革开放的力量,三大件最开始的“洋车洋表”变成了我们身边物美价廉,质量可靠的中国制造!借用知名艺术家在纽约大学演讲的一段话“新一辈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群人,因为我们的机会是的,我们的国家在国际上越来越重要。
总有一天,中国会变成世界上影响力的国家,那取决我们这一辈的努力。
年轻一辈的创造力,是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巨大财富,为中国做一些事,就是为整个世界做一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