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预见性思维创造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用预见性思维创造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用預見性思維創造不可替代的競爭優勢
在物業管理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時,企業領導者必須深刻地體會到自身具有的優勢和劣勢,對自身的剖析,對自我的挑戰甚至與打倒自己都是為了重塑企業的戰略優勢,預見性思維是不斷總結以往的核心競爭力並加以再創新,使企業在將來具有持續的不可替代的優勢。

用預見性思維創造不可替代的競爭優勢
在市場經濟社會,任何行業的競爭都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當經濟因素和市場因素發生波動時,競爭就日益白熱化。

中國的物業管理已經走過二十多個春秋,但就其發展來說,尚沒有一個實質性的跨越。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競爭的結果是優勝劣汰,優者更優,而對於物業管理行業來說,這種管理上的突破和理念的創新仍沒有一個更為顯著的體現。

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以抗擊面臨的風險,這是任何經營者必須面對的問題。

世界上沒有一劑良藥能讓一個僵化的企業在沒有任何實質性創新的情況下起死回生,任何暫時可行的觀念和方案也必將面臨陳舊衰敗的命運,沒有創新決不可能贏得持續和長久的核心競爭力。

通過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對過往經驗和教訓的總結,結合對危機的防範處理,不斷在實踐中運用預見性理念和思維方式,通過在預見中不斷產生、優化、調整、否定和創新這種核心競爭力,為創造不可替代的競爭優勢而努力。

物業管理面臨的競爭壓力
物業管理者面臨著的競爭壓力是顯而易見。

物業資源本身的稀缺性,即建築物、構築物數量的有限是導致競爭的起因。

同時由於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人們對物業管理必要性的認識不足或觀念滯後,專業化的物業管理涉及面仍然有限,不可能法觸及所有的建築物和構築物。

正因於此,企業對競爭的適應性非常有限。

作為服務產品來說物業管理的評價標準是難以量化的,同樣其內在價值的標準也難以衡量。

普遍觀念(包括社會群體觀念和行業專業觀念)的滯後,“物業管理本來就不是高技術含量的工作”的觀念更使物業管理自身價值難以體現,微利局面不易有所突破。

傳統觀念對創新意識的排斥,競爭秩序和規則的不完善,都將容易使競爭變成成本和價格非理性的殘酷搏殺。

隨著經濟發展和觀念轉變,企業同時面臨著服務覆蓋面擴展和服務物件不斷增值的需求以至面臨更多的風險。

在向設施管理的更廣範疇不斷發展的進程中,服務管理的跨領域、多品種和高品質的特點都隨著客戶核心業務的需求而日益凸現。

現代資訊、網路的發展和人才的流動,同樣使物業管理市場的各種要素都在發生變化,從而對核心競爭力也提出了挑戰。

一個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各個專案管理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和教訓是一種寶貴的資源,但遺憾的是很少有人把這種經驗教訓日積月累而作為資源進行系統化的總結研究,將其融入企業文化和戰略的發展進程中。

二十一世紀競爭的實質之一就是人才的競爭。

“員工是企業最大的財富”這句話並不為過。

競爭中的悲哀莫過於少數短視者讓那些忠誠、能幹的員工們失望,並最終失去他們。

企業失去那些曾經同甘共苦、榮辱與共、塑造品牌、創新思維的人,是企業戰略的重大失誤,更是企業管理者的莫大悲哀!人才流失,其實質是企業多年積澱的管理資源的流失,更是通過這種積澱而形成和強化的理念和對未來的戰略思維的流失,是競爭優勢資訊的外瀉,是一種潛在但巨大的損失。

企業需要什麼樣的核心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並非不可替代。

由於對服務的需求不斷變化,使滿足某種單一需求的核心競爭力很快會由於更高層次的細分、擴大、變異、轉移而失去原有的優勢;同時資訊的共用性和透明度的增加,使核心競爭力很快能被競爭對手複製,從而使企業的競爭優勢不再獨一無二。

當一個經營者從內心思考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時候,往往不會客觀和全面地審視自己面臨的優勢和劣勢。

所強調的核心競爭力也僅僅是對優勢認識的具體化,即企業能否在市場競爭中佔據優勢,並不一定取決於它的整體實力和全方位的素質提高,而往往依賴於在某一競爭要素上的領先優勢和不可替代性。

各類企業都可能建立其“核心競爭優勢”,對核心競爭力追求成為企業經營目標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但這樣的“核心競爭力”僅僅是事後諸葛亮。

它僅僅簡單地描述、說明一個企業過去成功的原因,但卻很少成為未來成功的要素。

“核心”會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而不斷地變化,今天的核心能力可能未來毫無價值,而現在微不足道的能力卻可能決定企業未來的命運。

競爭地位歸根到底取決於企業控制的有效資源,要想創造出持續的競爭優勢,企業資源就必須具備價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和非替代性這四個特性。

當企業資源具備這些特徵時,則企業就能夠產生持續競爭優勢。

價值性是指能確立和執行戰略方針和提高企業績效的資源特性;稀缺性指擁有有效資源的企業數目少於形成完全競爭狀態所需的企業數目;不可模仿性是指當有價值、稀缺的資源同時不能被其他企業模仿,新戰略所產生的競爭優勢才有可能持續;不可替代性,替代的形式有兩種,一種是相似替代,如不同的管理團隊有可能在戰略上是對等的,另一種是差異替代,戰略的形成既可能來自于領導人的能力,也可能來自於系統的規劃體系,如果這兩個戰略是對等的,那麼就可以認為領導人能力資源與規劃體系資源是可替代的。

當我們竭力想通過系統化途徑形成有效管理資源來創造企業不可替代的競爭優勢時,我們更應從根本上確立這種有效資源的持久作用和長期有效性,從而使這種競爭優勢成為企業發展的靈魂。

預見性給予核心競爭力以不斷創新的動力
絕大多數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只能保持相對的不可替代。

競爭優勢的保持必須以核心競爭力的不斷創新為動為,以持續地保持核心競爭力的不可替代性。

企業在某種競爭要素上通過不斷的總結、完善、否定和創新,而始終保持領先優勢。

當舊的競爭優勢被競爭對手複製時,企業能不失時機地通過預見性思維在同一競爭要素上創造出新的競爭優勢,從而使自己始終保持領先地位。

從狹義上來說,預見性物業管理體系是以大量物業管理技術、知識以及實踐經驗的資源分享為基礎,將管理過程,諸如運行操作、維護保養、服務改進、風險應急等管理和服務環節以事先制訂預見性方案的形式,通過有效銜接組合付諸於實施的管理系統,最大程度地滿足物業管理和服務的全過程、各環節的運行工作和突發處置,做到防微杜漸、運行自如、以人為本、保值增值,並實現管理控制的功能。

預見性物業管理之所以能創造不可替代的競爭優勢,是和這種理念所宣導的持續改進和發展創新密切相關。

從建築物的建造,竣工,使用的各個過程,乃至整個生命週期的物業管理,都是一種經驗的積累。

當管理者把這些
經驗的積累過程當成一種資源加以密切關注和有效利用,則可以建立起一種對以往各個工作過程的總結並加以改進、否定、完善、創新後應用到日後的管理控制中的系統化工作方案。

這種在不斷積累工作過程中的有效資源並加以利用,正是預見性物業管理所宣導的。

當這種有效的寶貴資源牢固掌握在物業管理者手中,從而就能獲得對該建築物不可替代的管理優勢。

經過實踐和探索,預見性物業管理的內涵和外延在不斷擴大,我們將預見性物業管理所強調的對以往經驗和教訓所共同積累的資源,上升為應對今後競爭的具有戰略前瞻性思維的依據,經過更具科學性的歸納和再細化,構成一個企業自身不可替代的競爭優勢。

從廣義上來說,預見性物業管理所形成是一種核心競爭力,它是在不斷總結以往累積的經驗、教訓的資源的基礎上,對未來的發展作出具有創新性和戰略性的部署。

要能促使形成物業管理的核心競爭力就要依靠在不斷總結的基礎上的不斷創新,具體的說,就是要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密切關注顧客需求的變化趨勢,主動發現顧客對服務不斷遞增和細分的需求,以不斷提高對顧客需求的滿足程度,緊緊跟蹤顧客的變異需求,以新的具有價值創造的服務產品來予以滿足;
二,是應保持核心競爭力的延續性,即新的競爭優勢應成為傳統競爭優勢延續,突顯其系統化、系列性、相關性,以形成企業在核心競爭力方面的基本特色。

可見,運用預見性的戰略思維,是為了創造不可替代的競爭優勢。

企業領導者就需要在企業資源的諸多方面審時度勢,站在昨天和未來的交匯點上明智地把握住自身寶貴的資源,擯棄陳腐落後的思想,為前進發展道路清除障礙,才能獲得企業持久的不可替代的競爭優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