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A.公共生活B.行为规范C.高尚道德D.法律规定2、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A.文化水平提高B.社会道德风尚C.生产进步程度D.国家进步程度3、道德修养的根本动力来源于()A.某种外在的压力B.社会舆论的压力C.社会发展的道德需要D.个人内在的道德需要4、一种道德行为多次重复出现,就会成为一种习惯。
这种习惯即成为()A.道德品质B.道德理想C.道德原则D.道德规范5、有关道德的社会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道德能够促进或者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C.道德能够决定自己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D.道德有利于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和交往6、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A.集体主义B.为人民服务C.“五爱”D.提高民族素质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A.反对一切形式的个人利益B.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特殊利益C.在现实中追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和谐发展D.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个人作出牺牲8、在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理解中,错误的是()A.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必要补充B.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是大多数人经过努力,都可以做到的C.社会主义道德同社会发展规律完全一致,有着发展的客观必然性D.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需在一部分人中间提倡社会主义道德9、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A.“仁”B.孝慈C.乐群贵和D.诚实守信10、下列各句不反映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内容的是()A. 国而忘家,公而忘私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不学礼,无以立D.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11、下列不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是:()A.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B.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C.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世哲学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主义思想12、一个人在经济社会中进行经济行为的立足之本是()A.道德B.信用C.法律D.尊重13、关于“大学生与诚信”,说法不正确的是()A.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B.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C.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D.诚信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保障14、道德在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调整()A.政治关系B.经济关系C.利益关系D.社会关系15、在与人相处中,要尽量做到替别人着想,力求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使自己的行为能够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有益的结果。
这是()A.小生产者的道德要求B.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C.合理利已主义的道德要求D.社会各阶级普遍的道德要求16、即使在个人单处、无人监督时,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这种道德修养方法是()A.养性B.内省C.慎独D.顿悟17、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A.社会主义道德B.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道德C.中华民族传统道德D.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道德18、一个人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经过学习、磨练、涵养和陶冶的功夫,为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在各方面进行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称为()A.慎独B.自我修养C.自我价值D.人生境界19、下列选项中,属于现代社会人们自我修养的正确途径是()A.坐而论道B.闭门思过C.躬行实践D.合理宣泄20、“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
”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是中国革命道德传统中()A.追求真理的精神B.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C.廉洁奉公、诚实守信的精神D.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精神21、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是( )A荣辱观是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基本准则。
B荣辱观是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指导思想。
C荣辱观是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具体体现。
D荣辱观囊括了人们应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21、下列关于“慎独”的理解中,错误的是()A.“慎独”是中国传统的道德修养方法B.“慎”是谨慎,“独”是独处,不与人交往C.“慎独”不仅是一种修养功夫,更是一种人生境界D.“慎独”能避免社会生活中的双重人格和两面行为二、多项选择题1、道德是()A. 人类特有的现象,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B. 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C. 靠国家强制力量来维持D. 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持E. 规定人们行为“必须怎样做”、“不准怎样做”2、道德修养本质上是一种()的活动。
A.自我解剖B.自我改造C.自我陶冶D.自我反省E.自我检查3、道德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点包括()A.规范性B.继承性C.渗透性D.稳定性E.自律性4、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包括()。
A. 反对个人主义B. 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C. 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D. 集体是达到个人目的一种手段E. 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求个人作出牺牲5、道德品质的培养既是个人修养的任务,也是社会教育的目的。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
A. 生来就有的B. 经过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才能形成C. 长期遵守或违背道德所得到的结果D. 主观上道德认识和客观上道德行为的统一E. 在一次或两次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偶尔的心理特征6、下列选项中,对社会主义道德的正确理解有()A.社会主义道德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B.社会主义道德决定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社会主义道德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和人民的根本利益D.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道德只是对少数先进分子的要求E.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社会主义道德发挥作用的范围也在扩大7、以下哪几种价值观是错误的:()A.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B.个人主义C.合理的利己主义D.社会主义集体主义8、古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对个人自我修养的启示有()A.要勤于实践B.要善于虚心向别人学习C.要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D.与人同行时不要做任何坏事E.发现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要改正9、“一个人要求得进步,就必须下苦功夫,郑重其事地去进行自我修养。
”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有()A.思想政治修养B.审美修养C.道德修养D.科学文化修养E.心理修养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应当()A.与法律规范相协调B.与市场经济规律相符合C.与传统美德相承接D.与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相一致E.与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相一致11、培养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A.是对个人行动自由的干预和限制B.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C.能使人们自觉地遵守和践行道德原则规范D.是依靠国家强制力量来巩固和维持道德原则规范E.能使道德原则规范由外在的要求变成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12、一个人的品德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靠教育、实践或感化获得的,是长期遵守或违背道德所得到的结果。
这说明()A.道德品质是人的一种自然本性B.道德品质是在道德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C.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根源于社会实践D.个人的道德品质是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与凝结E.道德品质是一个人在一两次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偶尔的心理特征13、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依靠( )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A.内心信念B.政治思想C.社会舆论D.传统习惯E.法律条款1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下列选项中,体现了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有()A.强调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B.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C.只强调个人的权利,不考虑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D.集体要关心个人利益,创造条件使每个人的个性和才能得以充分发展E.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求个人作出牺牲15、下列有关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积累和结晶B.道德品质是在道德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C.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客观内容和外在表现D.形成了的道德品质对道德行为有指导和支配作用E.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整体16、下列选项中,对社会主义道德的正确理解有()A.社会主义道德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B.社会主义道德决定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社会主义道德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和人民的根本利益D.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道德只是对少数先进分子的要求E.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社会主义道德发挥作用的范围也在扩大17、我国古代注释家把“德”注释为“得”,认为德是按照道德规范去行事而心有所得。
这个解释表达的意思有( )。
A.道德品质是道德规范在个人行为中的实现B.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唯一途径是道德教育C.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客观内容和外在表现D.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依赖于个人的社会实践E.道德品质是个人在一次两次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偶尔的心理特征18、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道德相比,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特征有()A.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B.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C.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和人民的根本利益D.通过社会舆论和国家强制力量来维持E.只是对共产党员和一部分先进分子的要求19、我国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四有新人”是指()A.有理想 B.有道德C.有修养 D.有文化E.有纪律三、简答题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2、简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3、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是什么?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是什么?6、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核心地位?7、大学生怎样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8、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9、简述我国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
10、社会主义的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11、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八荣八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2、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是什么?四、论述题1、试述中国传统道德中推崇“仁爱”原则和人际和谐的现实意义。
2、请结合实际,谈谈思想道德修养在人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结合周围实际情况分析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并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家庭和学校应如何开展道德教育?4、作为拥有较高信用值的大学生群体的一员,你觉得自己应该怎样建立自己的个人信用,对我国信用体系的建立又有哪些方面的建议?5、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联系实际谈谈当代大学生应怎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6、结合大学生的实际,谈谈如何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五、材料分析题1、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马克思恩格斯: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