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税务规划}财税基础教学大纲
三、课程的相关课程及其关系
学习本课程前的相关课程有管理学基础、秘书学、经济法规等。
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可以掌握管理学、秘书学喝和经济法规的基
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学习本课程打好基础。
学好本课程,也为以后秘书资格考证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52学时,均为理论学时。
第一部分会计基础
第一章概论
教学时数:1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会计的涵义、基本职能和分类,
掌握会计科目的分类和核算范围。
教学重点:会计的涵义、会计的基本职能和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会计要素的特征、分类;会计恒等式的理解、运用;会计科目的分类、各会计科目的核算范围;
教学难点:会计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分类;会计恒等式的运用;各会计科目的核算范围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二、会计的涵义
三、会计的基本职能
第二节会计核算方法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二、会计核算方法简介
第三节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一、会计要素
二、会计恒等式
第四节会计恒等式的运用
一、经济业务的基本类型
二、会计恒等式的运用
第五节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定义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三、会计科目的分类
第二章复式记账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定义和登记方法, 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
教学重点: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和具体运用;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定义和登记方法。
教学难点:借贷记账法下各账户的结构和会计分录的编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复式记账概述
一、复式记账的含义
二、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定义
二、会计分录
三、借贷记账法下各账户的结构
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五、试算平衡
六、借贷记账法的运用举例
第三节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一、总分类账户
二、明细分类账户
三、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联系
四、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登记
第三章借贷记账法的应用(工业企业)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工业企业主要生产经营过程核算的账户设置及账务处理;掌握采购成本、生产成本以及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工业企业主要生产经营过程核算的账户设置及账务处理;采购成本、生产成本以及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资金筹集的核算
一、投入资本的核算
二、银行借款的核算
第三节提供过程的核算
一、提供过程的核算内容
二、提供过程的主要账户设置
三、提供过程的账务处理
第三节生产过程的核算
一、生产过程的核算内容
二、生产过程的主要账户设置
三、生产过程的账务处理
第四节销售过程的核算
一、销售过程的核算内容
二、销售过程的主要账户设置
三、销售过程的账务处理
第五节财务成果的核算
一、财务成果的核算内容
二、财务成果的主要账户设置
三、财务成果的账务处理
第四章会计根据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会计根据的种类、会计根据的传递与保管,掌握会计根据的填制要求、审核内容。
教学重点:会计根据的种类、填制要求、审核内容以及会计根据的传递与保管。
教学难点:原始根据和记账根据的内容和填制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会计根据的意义和种类
一、会计根据的定义
二、会计根据的作用
三、会计根据的分类
第二节原始根据的填制和审核
一、原始根据的填制
二、原始根据的审核
第三节记账根据的填制和审核
一、记账根据的填制
二、记账根据的审核
第四节会计根据的传递和保管
一、会计根据的传递
二、会计根据的保管
第五章账簿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账簿的种类及各式;掌握日记账、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的记账规则和一般登记方法,对账和结账的方法。
教学重点:账簿的种类及各种账簿的格式;日记账、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的记账规则和一般登记方法;对账和结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