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5课 琥珀品读释疑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5课 琥珀品读释疑课件


这块琥珀是怎么形成的?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读一读课文第1—12自然段,想一想: 作者是怎样讲述琥珀的形成过程的?
讨论交流:
琥珀有什么特点? 琥珀是由松脂球演变而成的透明化石,这块琥珀里
躺着苍蝇和蜘蛛。
琥珀形成的必备条件是什么?
1.要有松树;
2.炎热夏天正晌午,有热辣辣的太阳;
3.形成一个松脂球; 4.要经过漫长的地壳运动。
运用:我们通过读课文,对琥珀的形成有了初步的了解,如果 想要具体了解“什么是琥珀”,可以查资料。通过查资 料,我们知道琥珀是数万年前的植物树脂被埋藏于地下, 经过石化而形成的有机宝石,包裹有昆虫者尤为珍贵。 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 根据颜色、形状的不同,琥珀可 以分为不同的种类。琥珀一般呈蜡黄或红褐色,也可为 白色,半透明,容易抛光,主要用作装饰品,可作中药。
查资料解决问题
概念:查资料是通过网络、图书馆、书店或其他途径,获取解决问题 的方法或问题的答案。针对课文中不懂的问题查资料,是理解课文的 一种途径。 方法:1. 略读课文,梳理问题,把不懂的问题一一列出来; 2. 确定哪些问题需要查资料解决,再确定所查资料的范围,不能茫然 无绪,胡乱查阅资料; 3. 要确认查到的资料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把松树滴落的松脂比作“黏稠的黄色泪珠”,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松脂的颜色和形状。
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一个松 脂球,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

脂 1.松树林。
球 形
2.夏天----天气炎热到松树流出松脂。
成 的
3.凑巧----蜘蛛和苍蝇在一起。
条 件
4.松脂不断往下滴。
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 就过去了。
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 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 苍蝇和蜘蛛了。
这里的“推测”可以跟前面的“想象”调换吗?为什么?
不能调换。因为“想象” 是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 的具体形象。“推测” 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猜想不知道 的事情。这里是根据已知的事情进行的猜想。
价值:证明远古时代就有苍蝇和蜘蛛
合理想象 科学推测
本文根据一块包裹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 蛛的奇异琥珀,生动地叙述了琥珀是怎样形 成的、怎样被发现的,说明了这块琥珀的科 学价值,激发了人们对科学的兴趣 , 进一步 增加了人们对化石知识的了解。
科学探索 科学家根据一块包裹着一只苍蝇和 一只蜘蛛的奇异琥珀,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科学的 推测,就可以还原事情发生的经过,就可以了解 远古时代的环境、气候、生物物种等情况,这是 多么奇妙的事啊!我们以后也要多学知识,积极 进行科学探索。
读一读课文第18自然段,想一想: 琥珀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价值?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 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 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 几圈黑色的圆环。
写了琥珀的样子:“透明”——可以看见每一 根毫毛和它腿四周的黑色圆环;“完整无 缺”——好好地躺着,每一根毫毛都没有损坏。
读一读课文第13—17自然段,想 一想:奇异的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
讨论交流: 琥珀是怎么被发现的?
有个渔民带着儿子走过海滩。那孩子赤着脚,他踩着了 沙里一块硬东西,就把它挖了出来。
…… “这是琥珀,孩子。”他高兴地说,“有两个小东西关 在里面呢,一只苍蝇,一个蜘蛛。这是很少见的。”
对话表现了父子俩发现琥珀后的惊喜之情。 “很少见”体现了这块琥珀的价值。
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
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
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刚好”一词生动地写出了琥珀形成的 机缘巧合。就在蜘蛛还没来得及扑住苍 蝇,而苍蝇也没来得及飞走的一刹那, 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把它们一齐 包在里头,因而形成了这块奇异的琥珀。
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能再想什么美餐了。 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黏稠的黄色的泪珠里。
如何进行合理的想象 想象是写作中常用的方法,是在感悟原有形象的基础 上,创造出新形象。习作中该如何进行合理的想象呢? 1.想象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用记述现实的方法来描 述想象中的事物。 2.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想象。 3.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丰富的想象。
一定要发挥想象哦!
风起时,庐山的云雾有很多变化,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一个夏日,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远 的地方翻腾怒吼,绿叶在树上飒飒地响。
文中第一次出现“太阳”,高温天气是松 脂融化的原因,也是形成琥珀的第一个条件, 环境描写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小心”一词恰当地写出了蜘蛛捕食时的状态——小心 翼翼,慢慢地靠近猎物。
忽然,有个蜘蛛慢慢爬过来,想把那只苍蝇当作—顿美餐。 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 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 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 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 山……
琥珀
炎热的夏天 松树滴松脂
条件: 蜘蛛扑苍蝇 被重重包围
好奇 父亲认出
品读释疑
《琥珀》一课中,作者通过 丰富的想象、 合理的推测 具体地记叙了这块奇特的琥珀 形成的过程, 交代了想象琥珀形成的科学依据,激发了我们对科学 的兴趣,增加了我们对化石的知识。
本文根据一块包裹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的奇异琥珀, 运用合理的想象和推测生动地叙述了琥珀的形成和发现过 程。学习课文时,要带着“琥珀是怎样形成的?琥珀是怎 样被发现的?琥珀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阅读课文,感 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文章为什么要详细描写蜘蛛的动作?
“ 划动”“爬”写出了蜘蛛的动作,这两个 动词表现了蜘蛛一心想把苍蝇当作一顿美餐,同时 交代了它们离得那么近的原因,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前6个自然段有几处提到了太阳?各是怎样描写的?气 温的变化体现在哪几个词上? 有3处:①太阳暖暖地照着;
②太阳照得火热; ③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气温的变化:“暖暖”“火热”“热辣辣”,表明天气越来越 热,为下文松脂滴落埋下伏笔。
蜘蛛刚扑过去, 一大滴松 脂从树上滴下来, 刚好落 在树干上, 把苍蝇和蜘蛛 一齐包在里头。
琥珀里躺着苍蝇和蜘蛛。
文章中哪些内容是真实的,哪些内容是推测的? 文章中琥珀的形成是推测出来的,琥珀的发
现和样子及其科学价值是真实的。
讨论交流:
琥珀的形成和被发现,一个“巧”字贯穿了始终,巧 在哪里?
琥珀的形成和被发现有以下巧妙的地方:1.森林的远处有海; 2.小苍蝇落在老松树上;3.蜘蛛刚好爬过来;4.一大滴松脂正好把 两只小虫包住;5.水把森林淹没,松脂球埋在泥沙里;6.波涛把琥 珀卷到岸边;7.孩子赤着脚踩到琥珀;8.孩子的爸爸正好认识琥珀。
这句话说明过了很长时间,这是形成 琥珀的又一个必要条件。
又是几千年过 去了,那些松脂球 成了化石。
这块琥珀是怎么形成的?
一个夏日,一只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忽然,一只 蜘蛛朝苍蝇爬过去。这时,一大滴松脂滴下来,将苍蝇和 蜘蛛一齐包住。松脂继续滴,积成一个松脂球。后来水把 森林淹没了,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几万年后,松脂球 变成了化石,也就是“琥珀”。
完成表格:根据科学家的推测,找到推测的依据。
科学家的推测
推测的依据
约莫算来,总有几万年了。 由松脂变成松脂球,再变成化 石,需要这么长时间。
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 必须是夏天,天气很热,松树才
树林。
能渗出松脂。
树林里长着许多高大的 松树。
高大的松树渗出松脂。
没有海逼近树林,就不能把松脂
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 球埋在泥沙里,渔民的儿子就不 可能在海滩上发现琥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