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省益阳市2021届高三9月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湖南省益阳市2021届高三9月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益阳市2021届高三9月教学质量检测物理注意事项:1. 考试时量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2.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3. 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 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5.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 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x-t图象(图中倾斜直线是A质点的x-t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质点做曲线运动B. A、B两质点在4s末和8s末速度大小相等C. B质点在4s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D. B质点前4s做加速运动,后4s做减速运动2. 三根粗细相同、质量均为加的木头,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其截面图如图所示。

木头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不计木头之间的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则:A. II号木头对I号木头的作用力大小等于mgB. 地面对II号木头的支持力为mgC. 地面对II号和III号木头的摩擦力均为μmgD. 地面对II号和III号木头均没有摩擦力3. 如图所示,卫星a、b、c沿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行。

a是极地轨道卫星,在地球两极上空约 1000km处运行;b是低轨道卫星,距地球表面高度与a相等;c是地球同步卫星,则A. a的周期比b大B. b的线速度比c小C. b的向心力一定大于c的向心力D. a的角速度大于c的角速4. 在篮球比赛中,某位同学获得罚球机会,他站在罚球线处用力将篮球投出,篮球以约为1 m/s的速度撞击篮筐。

已知篮球质量约为0.8 kg,篮筐离地高度约为3 m,忽略篮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则该同学罚球时对篮球做的功最接近于A.1JB. 10 JC. 25 JD. 50J5. 如图所示,金属棒ab质量为m,通过电流为I,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夹角为θ, ab静止于宽为L的水平导轨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金属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 = BILsinθB. 金属棒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BILcosθC.若只增大磁感应强度B后,金属棒对导轨的压力将增大D. 若只改变电流方向,金属棒对导轨的压力将增大6.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导轨,相距L = 0.50m,左端接一电阻R= 0.20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0.30 T,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导体棒ab垂直放在导轨上,并能无摩擦地沿导轨滑动,导体棒的电阻r=0.10Ω,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当必以》= 6.0 m/s的速度水平向右匀速滑动时,则A. 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0.90 VB. 导体棒b端电势高;C. 回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为3.0 A;D. 维持导体棒ab做匀速运动的水平外力F的大小为0.90 N7. 一同学表演荡秋千,已知秋千的两根绳长均为3m,该同学和秋千踏板的总质量约为50kg,绳的质量忽略不计,g取10m/s2。

当该同学荡到秋千支架的正下方时,每根绳子平均承受的拉力为 550N,则秋千在最低点的速度大小约为A. 6m/sB.m/sC.m/sD.m/s8. 如图甲所示,在升降机的顶部安装了一个能够显示拉力大小的传感器,传感器下方挂上一轻质弹簧,弹簧下端挂一质量为m的小球,若升降机在匀速运行过程中突然停止,并以此时为零时刻,在后面一段时间内传感器显示弹簧弹力F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g为重力加速度,忽略一切阻力,则A. 升降机停止前在向上运动B. 0-t1和时间内小球处于失重状态,t1-t2时间内小球处于超重状态C. t2-t3的时间内弹簧弹性势能变化量等于重力势能变化量D. t3-t5时间内小球向下运动,加速度减小9. 如图所示,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关于y轴对称,M、0、N是y轴上的三个点,且MO=ON, P点在y轴的右侧,PN MN,则A. 同一电荷在N点"的电势能比在P点的电势能大B. 将正电荷由O点移动到P点,电场力做正功C. 0、N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0、P两点间的电势差D. 在M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粒子,该粒子将沿y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10. 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圈绕与磁感线垂直的00'轴匀速转动,如图甲所示,产生的瞬时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A. t=0.005 s时通过线圈平面磁通量最大B. t=0.01 s时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小C. 线圈产生的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zD. 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有效值为311V11. 如图所示,从距墙L和2L的两点斜向上分别抛出A、B两小球,两球抛出点高度相同。

两小球都垂直撞在竖直墙上,撞击点与抛出点的高度差分别为2L和L 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抛出到撞墙,A和B的位移大小相等B. 从抛出到撞墙,A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是B的2倍C. 两小球抛出时速度的竖直分量可能相等D. A撞击墙的速度比B撞击墙的速度小12.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平行板电容器两金属板水平放置,开关S是闭合的,两板间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g的油滴恰好处于静止状态,G为灵敏电流计。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油滴向下加速运动B. 在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油滴的电势能减少C. 在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下移动的过程中,G中有从a到b的电流D. 在将S断开后,油滴仍保持静止状态,G中无电流通过第II卷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13题6分、14题9分,其中(2)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13.物理实验课上为了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并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有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一根长直铝棒用细线悬挂在空中(如图甲所示),在靠近铝棒下端的一侧固定一喷墨装置,该喷墨装置每秒喷墨10次。

调整喷墨装置的位置,使墨汁在棒上能清晰地留下墨线。

开启喷墨装置,剪断悬线,让铝棒自由下落,在铝棒上相应位置留下墨线。

图乙是实验时在铝棒上所留下的墨线,将某条合适的墨线A作为起始线,此后分别记作B、C、D、E。

将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A此时B、C、D、E对应的刻度依次为 6.28cm、22.38 cm、48.30cm、84.04cm。

求:(1)棒上c墨线对应的速度为 _________ m/s.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由实验测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________ m/s2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该同学计算出画各条墨线时的速度v,以,为纵轴,以各条墨线到墨线A的距离h为横轴,描点连线,得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图象,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据此图象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但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某同学为了测一卷长约为100米的铜导线的电阻率,设计了如下实验:(1)该同学先用欧姆表粗略测量铜导线的电阻,将欧姆表的档位调至“”档,欧姆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该卷铜导线的电阻约为___ .(2)为了更准确地测出铜导线的电阻,该同学在实验室找到了下列器材:电压表V:量程0-15V,内阻约为电流表A1:量程0-0.6A,内阻约为10Ω电流表A2:量程0-3A,内阻约为2Ω滑动变阻器R1:滑动变阻器R2:电源E:电动势15V,内阻很小、开关S、导线若干该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其中电流表应选____ ,滑动变阻器应选 ____ ,电路图应选图乙中的___ 。

(填a或b))(3)为了进一步求铜的电阻率,该同学用螺旋测微器准确测出了铜导线的直径,其示数如图丙,则该铜导线的直径为___ mm。

(4)若测得其实际长度为L电压表读数为U,电流表读数为I,直径为D,则用所测物理量表示其电阻率= ________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15题10分、16题12分、17题15分,共37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 一架能够垂直起降的四旋翼无人机悬停在高空中进行拍摄,己知无人机的质量m=lkg,其动力系统所能提供的最大升力F=16N,无人机上升过程中允许达到的最大速度为6m/s,空气阻力大小恒为4N。

由于操作失误,无人机突然停机,操作人员用时4s完成重新启动(无人机未着地,g=10m/s2)求:(1)上升过程中从静止加速到允许达到的最大速度所需的最短时间;(2)从悬停停机到重新启动前,无人机下降的距离。

16.水平轨道与圆弧轨道平滑相连。

质量为0.5kg的物体A在水平轨道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给物体A 一个水平向右的瞬时冲量I, A沿圆弧轨道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为h = 0.2 m。

A返回到水平轨道后,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B向左滑行0.5m 后静止(滑动过程中未与A发生碰撞)。

已知A与轨道之间无摩擦,B与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g=10m/s2)求:(1) A受到的水平瞬时冲量I的大小;(2) 物体B的质量?17.如图,在,区域中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

一质量为.电荷量带正电的粒子以速度从。

点射入磁场,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不计重力。

()(1)若粒子经磁场偏转后穿过y轴正半轴离开磁场,分析说明磁场的方向,并求在这种情况下磁感应强度的最小值B m;(2)如果磁感应强度大小为4B m,方向反向,区域存在方向平行y轴向下的匀强电场,粒子在x轴上的P点(未画出)离开磁场,求P点到O的距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