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浙江高考作文评分

2018浙江高考作文评分

一、2018浙江高考作文试题回顾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二、2018浙江高考作文评分说明(浙江考试院内部资料)
2017年我们对阅卷评分标准,提出了两条原则:第一,尊重试题。

这不仅因为试题是省教育厅指导下编制的,更重要的是,考生在考场上是面对这个题目写就的作文,我们打分,不尊重试题是不应该的。

第二,联系考生实际。

我们确定打分标准,要从我省大多数考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是一个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正能量作文题,也是一个高大上的作文题。

有人说这个题考的是考生的政治水平,但要真正能写好,需要考生掌握有关浙江的文化历史知识,以及有关当代浙江的政治经济文化知识。

但是,作文题毕竟属于语文,所以,我们应该重点关注考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题论点已经预置,所以,我们一般在观点上只要看考生作文是否围绕“浙江精神”做文章即可。

从审题的角度,我们关注考生作文中是否写到了这三点:
一、是否紧紧围绕着“浙江精神”展开,很好地阐释“浙江精神”。

二、文中使用的材料,是否是浙江故事、浙江传奇和浙江人物。

三、作文有没有体现考生的体验和思考。

体验一词,词典的解释是:亲自处于某种环境而产生认识。

有人认为使用“体验”和“思考”两个词,前者是鼓励写文学类文章,后者是启发写论述类文章,这样的认识不准确。

体验一词有两个要点,一个是“亲自”,一个是“认识”。

没有前者,就不是个体的独特感受,没有后者,就只有感受而缺乏从感受中领悟到的思想提升。

当然,在思考的深度上,“思考”要比“体验”更高一档。

而从文体上讲,无论是文学类文章还是论述类文章,都需要体验和思考。

因此,我们从审题角度,给出今年作文题的审题标准:
第一档作文(55-60),上述三点都能写到的,并能做到如有些老师所说的“建立
联系,讲究逻辑”,比如“浙江为何能产生浙江精神”,“浙江为什么能做到与时俱进”,“浙江精神铸就浙江传奇”,“我们如何继承浙江精神”等表现出考生思考过程和成果的作文。

第二档作文(50-54),第一二点中主要写了一点,但较好体现了考生的体验和思考的过程与结果。

第三档作文(42-49),第一二点中主要写了一点,有体验和思考,但不深
第四档作文(36-41),三点中只写到了一点,基本没有体验和思考。

第五档作文(21-35),偏题作文。

可细化为两种,
1、(30-35)使用了题目所给材料之外的常见材料与主题,如“勇敢“、“诚信”、“执着”、“勤劳”等等,但仍冠之以“浙江精神”加以阐述,能够看出是硬贴上去的。

或者如旅游导游介绍一样,不涉及浙江精神和浙江故事、传奇和人物。

2、(20-29)套作成分多。

但略提到题目中提供的浙江精神等片言只语,显是两张皮,十分生硬。

第六档作文(20分之下),离题作文。

完全属于套作、抄袭(背诵现成作文),或者是自言自语,完全脱离作文题提供的语境,不涉及题目所给的材料内当然,评价一篇作文不能仅仅依靠审题做衡量标准。

文体。

这次没有明确要求写某一种文体,给了考生一定的选择权,但是,和去年一样,有一个“明确文体”的要求,因此,我们仍然坚持去年的标准,一定要符合文体要求,也就是说,要求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要求。

简单地讲,就是说,一旦考生选择使用论述类文章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文体要符合论述类文章的要求。

同样,如果考生选择文学类文章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文体也必须符合这种文章类型的规定。

一旦阅卷老师判定该生所写作文不符合文体要求,总分不能超过49分。

也就是说,第一第二档的文体,按照等级评分标准,应符合文体要求。

思想深度。

思想深度仍然是我们对高考作文的要求之一,思想深度的前提就是会思考,能思考。

我们在前面审题标准的第一档里,已经说清楚了今年这个题目的思考要求,而思想深度是与思考过程密切相关的。

语言。

语言的要求也一样,总体上看,除了语言本身的通顺、流畅等区别之外,还要考虑理性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差异,也就是上面所说的语体与文体的相吻合程度。

论述类作文在语言上要求简洁、清晰、鲜明,力求客观理性,文学类文章则需要使用感性语言,凸显想象力与可感性。

如果一篇作文的分数处于50分之上,这方面的要求就越严格。

反之,则可以适当放宽。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这个题目的特殊性,我们强调考生个体的体验和思考,
不提倡过于标语口号式的表述。

其次,浙江精神内涵丰富,允许作文重点抓住一个方面展开论述。

只要达到前面所述三个要点的要求,就是一篇好作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