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仓泵气力输送系统技术要求规范书1气力输送系统要求(1)系统采用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本气力输送工程是采用栓流式输送,利用压缩空气的静压能将物料在管道内形成一段灰柱,推移至储料仓的过程,输送浓度高,输送压力低。
(2)采用软质密封的进料圆顶阀,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的保证进料阀是整个系统的咽喉,它的可靠和稳定对整个系统起致关重要的作用,本进料阀是利用光滑坚硬的球面圆顶阀芯,与橡胶密封圈良好的紧密接触,以保证可靠的密封。
进料阀在开关过程中,阀芯与阀体密封口处保持一定的间隙,使之可以无接触的运动。
当阀门关闭时,密封圈充气实现弹性变形,这样的软质密封即使有粉煤灰夹在阀芯和密封圈之间,也可实现可靠的密封,减少磨损,延长阀门寿命。
(3)系统没有开泵压力,主要阀门使用寿命长本系统输送时在进气之前打开出料阀,没有开泵压力,降低了输送初速度,减少了阀门的冲击和磨损,增加了阀门的使用寿命。
(4)系统输送压力低,流速低,管道和阀门几乎无磨损系统输送压力低,气力输送时输送压力一般只需0.15Mpa,系统输送时流速为3~8m/s。
保证系统管道和阀门不会产生磨损。
(5)系统运行维护量小系统中进料阀密封圈应能保证完整密封性,不得产生泄漏现象。
(6)独特的灰气预混合技术在输送气源打开的同时,在发送器出口设置灰气预混合,既保证了高浓度输送,又保证灰持续进入输灰管道,以保证较高的灰气比,可以使灰圆滑地过度到输送管道中,避免输送装置的磨损。
2主要设备说明:(1)进料圆顶阀圆顶阀采用国外气力输送除灰专用阀门,该阀用作系统进出料阀,壳体采用精密铸钢件,阀芯采用Cr-Mo钢,内有可充气的特种橡胶的密封圈,圆顶阀上已预先加工好连接隔离空气和电气控制的管路,装有到位开关,压力检测装置。
无摩擦启闭,开启自如,不易卡涩,由于在阀门开启时密封圈与阀芯间存在1-2mm间隙量,结构上独特设计可保证密封面在启闭过程中无摩擦损耗;关闭后充气密封,密封圈在压缩空气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与阀芯紧密接触,其接合面呈带状,密封性能好;独特阀芯结构,能够横向切断物料柱;阀门开启时全截面通流,并保护圆顶密封面;高温或特殊场合,采用不同材料的密封圈,具备内水冷功能;自动监测密封气压并有报警功能,确保密封良好;阀芯及密封圈应用耐磨材料制造,密封圈使用寿命不小于8000小时,阀芯使用寿命不小于40000小时;(2)库顶切换阀库顶切换阀专用于灰库间输送管线切换用的阀门。
该阀为两位三通阀,结构独特,阀芯两侧设有2个可充气密封圈,采用气缸驱动,当阀门关闭时,电磁阀延时对密封圈进行充气加压,并由压力开关确认密封是否正常。
无摩擦启闭,开启自如,在阀门开启时密封圈与阀芯间存在1-2mm间隙量,结构上独特设计,可保证密封面在启闭过程中无摩擦损耗;库顶切换阀阀芯切换到位后密封圈进行充气,两侧的两个密封圈在压缩空气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与阀芯紧密接触,实现阀门密封,密封性能好;独特阀芯结构,结构紧凑,密封面进行了防锈耐磨处理;阀门切换到位后,流通阻力极小;自动监测密封气压并有报警功能,确保密封良好;采用直行程气缸驱动,并在阀体上安装有阀芯位置显示开关。
本工程建议采用中芬合资产品。
(3)库顶管箱库顶管箱安装在灰库顶部, 用在输送管路的末端,起到将灰流引导进入灰库中的作用。
库顶管箱直接与库顶上设有的连接法兰安装,使得管道可跨越库顶支撑。
库顶管箱上无气动和电气控制。
库顶管箱结构独特,内带有转向面和的填料,无转动部件,具有不怕灰流冲刷、耐磨;库顶管箱阻力小,具有扩容功能,利于灰流方便进入灰库;安装方便,与输送管道和灰库连接均采用法兰连接;结构紧凑,体积小。
3技术标准(1)气力输送系统及设备的技术标准气力输送系统及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符合下列标准与规程,其他未注明标准仍按国标或行业标准执行:GBJ17-88 《钢结构设计规范》GB150-89 《钢制压力容器》GB700-88 《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699-88 《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JB/ZZ5 《焊接设计规范》GB3323-87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6417 《金属熔化焊焊缝缺陷分类及说明》JB/ZQ4000.3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BG3100-86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J232-82 《电气装置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J29-90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JB/T8470-96 《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DL/T 5142-2002 《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规程》(2)环境保护排放标准GB13223-2003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838-8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FV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2348-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Ⅲ类标准)(3)对执行标准的说明:1)超越上述规程和标准的设计,其产品必须达到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并且必须取得需方的同意方可。
2)当技术规范书和标准、规程有明显矛盾时,投标方及时通知需方进行书面解决。
3)从订货之日起至投标方开始投料制造之日的这段时间内,如果标准或规程发生修改或变化,需方有权提出补充要求,投标方满足并遵守这些新的要求。
4 设计及使用条件4.1 工程概况4.1.1本工程建设规模:2台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布袋除尘器;每台锅炉除尘器共2个灰斗。
4.1.2本工程设钢结构灰库2座,有效容积为 400 m3。
布袋除尘器收灰采用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将灰输送至灰库贮存。
4.2 使用条件4.2.1安装位置:室外4.2.2本工程输送距离:输送最远水平距离约 100 m,垂直提升高度约 28 m。
5 技术条件5.1招标人提供的系统技术数据本工程采用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收集除尘器灰斗排灰,并以自动程序控制的方式将飞灰输送至灰库。
(1)系统描述如下:系统采用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多泵串连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
系统输送发送器选用FT型下引式发送器。
FT型下引式发送器是多发送器制正压浓相气力除灰系统,发送器的介质为空气,输送物料为粉状物料。
它的输送风量及风压可根据工程工况进行调整,由于其独到的输送机理,输送风量相对较少,运行较为经济。
它的显著优点是:1、输送压力低,单管出力大;2、系统简洁,对于进气阀门、出料阀门以输送单元进行配置,数量减少到了最少,极大地降低了系统的运行维护量;3、输送管道少,由于系统实行串连输送,两个发送器作为一个输送单元,合用一根输送管道,支管数量少;4、输送速度低,由于磨损与速度的三次方成正比,管道、发送器及阀门磨损较小,设备可保证长时间免维护;5、系统无须流化,在系统加压输送前,先打开出料阀;6、输送混合比高;1)发送器及输送灰管方案系统每台炉除尘器共2只灰斗,其中,每只灰斗下设置一台发送器,发送器型号为FT250,容积为0.25m3;其中2台发送器为一组,每台炉共设置2台发送器,2台炉共4台发送器,共用1根输灰母管。
两座灰库间可以相互切换。
灰库系统由卸料系统和气化系统组成;母管弯头不得少于5个。
2)发送器接口工艺布置除尘器灰斗飞灰→手动检修门→进料阀→干灰发送器→出料阀→输灰管道→库顶管箱→灰库3)空气品质保证良好的输送空气品质是系统正常稳定长期运行的保证。
如果输送空气中含有油、水时,油、水与热灰接触,会粘结在发送器及输送管道的内壁上,进而影响到系统顺利输送。
本系统保证输送气源品质达到含油量≤5ppm;含尘量≤5mg/m3;压力露点≤+2℃。
良好的仪用空气品质也是系统正常稳定长期运行的保证。
本系统保证仪用气源品质达到含油量≤1ppm;含尘量≤5mg/m3;压力露点≤-20℃。
4)自动防堵与排堵系统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堵管的,如果出现堵管,系统设有自动防堵系统,当系统检测到有堵管倾向时,系统会通过对相应阀门的空气流量的调节,实现自动防堵。
吹堵工艺流程如下:本系统在管路上设置了自动排堵装置,即在出料阀的出口接1套排堵阀至灰斗的高料位以上。
这套排堵装置的原理是使用正吹反抽法进行排堵。
当输送管路上的压力开关探测到输送压力高于设定压力(此压力根据现场工况设定)并保持一段时间不下降,系统会自动转入排堵程序。
首先打开排堵阀,这时输送管道中的物料会有一定的松动,延时一定时间后,关闭排堵阀,然后打开进气阀,对松动的物料进行冲击,如果压力还居高不下,再重复上述步骤,如此重复几次,直到管道吹通为止。
当管道吹通后,程序又会转入正常输灰程序。
5)系统运行流程(以一组发送器为説明)a. 系统运行前,先进行初始化调整(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输送气源和仪用气源压力高于设定的压力);b. 进料圆顶阀密封圈泄压打开,打开气动平衡阀(如有),物料进入发送器至料位计动作(或达到设定的时间),平衡阀和进料阀关闭,延时5~6秒,进料阀密封圈充压至设定压力(一般为0.45MPa以上),至此进料过程结束;c. 出料圆顶阀密封圈泄压,打开出料阀,打开进气阀和补气阀,输送空气导入发送器,开始进行输送;当管道的输送压力下降至设定压力(一般为0.03MPa,现场可调)时,关闭进气阀和补气阀,至此输送过程结束;d. 延时3~5秒后,关闭出料阀,系统准备进入下一次循环(2)除尘器型式及效率本除尘器形式为布袋除尘器,每台炉配置1台,除尘效率不小于99.9%。
(3)除尘器排灰斗数量、标高每台炉除尘器2个排灰斗,2台炉共4个灰斗。
排灰斗出口标高约: 5m ;灰粒径按常规考虑。
(4)飞灰输送条件:1)每台炉正常排灰量:设计煤种:约 t/h:(各投标方计算)每台炉布袋除尘器各排灰口灰量分配基本相同:(近似值)2)气力输送系统几何条件除尘器排灰最远输送水平距离:约 100 m提升高度:约28 m每根输灰管道弯头个数:90°约个(各投标方计算)每根输, 灰管道三通个数:约个(各投标方计算)5.2技术要求5.2.1 总的要求5.2.1.1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功能完整,技术先进成熟,并能满足人身安全和劳动保护条件。
投标方所供设备正确设计和制造,提供的各种工况下均能满足安全和持续运行的要求。
5.2.1.2 设备零部件均采用先进、可靠的加工制造技术,有良好的表面形状及合适的公差配合。
招标方不接受带有试制性质的部件。
易于磨损、磨蚀、老化或需要调整、检查和更换的零部件均能拆卸、更换和修理。
5.2.1.3设备各部件在正常工况下能安全、持续运行,无过度的应力、振动、温升、磨损、腐蚀、老化等问题。
5.3各分系统简述及主要设备技术参数该系统由浓相气力输送泵系统、供气系统、输灰管道、灰库及控制系统组成。
5.1 浓相气力输送泵系统(仓泵系统)a)本工程每台炉除尘器有2个收灰斗,根据每个灰斗收灰量分别选择仓泵容积,2台炉共设置4个仓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