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三) 毛细水上升高度测定
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三) 毛细水上升高度测定
实验三
毛细水上升高度测定
毛细水是赋存在包气带岩石 空隙中的地下水, 它同时承受着 重力和毛细力的共同作用。最受 人类关注的主要是地下水面以上 的支持毛细水, 它分布在包气带 下部形成毛细水带, 毛细水上升 高度决定着该带的厚度。
饱水带的地下水只所以能沿
毛细空隙上升, 主要是受毛细力的 牵引。毛细力是发生在岩石介质 空隙中固、液、气三相界面上的 一个向上的力, 它是由岩石颗粒 表面张力和水的作用产生的。形 成指向弯液面凹侧向上的附加表 面压强, 该附加压强因弯液面上 凹而向上, 为一负值, 称为毛细负 压。因此, 凹液面所受的大气压
一、直接观察法 该法是将试样装入有刻度的 玻璃管中,管的底部缚有滤网,并 放置于盛水槽中, 直接观测毛细 水的上升高度。
1、测定装置
玻 璃 管 架
带 刻 度 玻 璃 管 铁皮水槽
2、测定操作步骤
3、实验数据记录表ຫໍສະໝຸດ 观 观察时间 察 次 日 时 分 间隔 (分) 数 各种粒度成分砂毛细上升高度(cm) 极细砂 细 砂 中 砂 粗 砂
《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
文字编辑: 曹继星
影视制作:曹继星
配
音:曹继星
实验操作:周淑敏
技术指导:刘金峰 技术顾问:李 铎
前
言
《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是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环境工程、 土木工程、资源勘查、勘查技术 与工程等专业学生今后从事地下 水研究必备的基本手段和技能, 通过实验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要比水平液面小一个毛细压强, 相当于凹液面之下存在一个与毛 细压强相等的真空值。所以, 可认 为该毛细负压力就是一个向上的 弯液面力。该弯液面力抵抗着大 气压力和重力使水沿毛细管上升, 直至液柱重力与之平衡。若换算 成水柱高度可表示为:
h = 0.03 / D
式中, h为水柱最大毛细上升 高度(单位:m); D为毛细管的直 径(单位:mm)。 由上式看出,毛细管直径越小, 水的毛细上升高度越大,反之则越 小。因而在大孔隙的粗砂中, 毛 细管直径较大, 毛细水上升高度
1、原理
该法是根据弯液面力能产生 一定负压力, 使供水中的静水压 力小于外界大气压力。其压差所 支持的毛细水柱高度即为被动的 毛细力支持的下降水柱高度, 用连 通管等压面原理就可进行测定。
2、测定装置
滤网
调 流 量 阀
固 定 铁 架 子
铁 架 子
B
A
接水桶
3、测定步骤
4、实验数据记录表
实 验 岩 性 次 数 粒 径 (mm)
显然上式为一线性方程, 将所测的t 和H 取对数, 然后在双对数纸上作其关系曲线, 其 直线的斜率为n, 截距为–lgm。取其反对数 就可求出m来。
lgt
n = tg θ =
lgt2 ━ lgt1
lgH2 ━ lgH1
(lgH2 , lgt2)
(lgH1 , lgt1)
θ
━ lgm
lgH
二、卡明斯基仪测定法
较小, 而细砂、粘土, 由于孔隙直 径较小, 毛细水上升高度则较大。 岩石中毛细水上升高度对于 研究包气带水运动、大气降水入 渗补给地下水、农田灌溉、盐碱 地改良、地下水污染及工程建筑 地基处理设计与稳定性评价等, 都具有重要意义。 松散岩石的毛细水上升高度
测定方法, 有直接观察法和卡明 斯基仪法。前者适用于粗砂和中 砂, 后者则适用于粉砂和粘土。
4、实验数据整理
将记录表中数据, 在同一座标 纸上分别绘出粗砂、中砂、细砂 和极细砂的毛细水上升高度与时 间关系曲线。该曲线可用如下经 验式表示: Hn = m t
上式中, n一般大于2, m随土 质而异。可利用作图分析方法分 别确定三条曲线的实用经验式。
将上式两边取对数得:
lgt = nlgH ― lgm
测定累计时间
时 分 秒
毛细上升 高 度 (cm)
备注
平 均
值
三、撰写实验报告
包括直接观测法和卡明斯基 仪测定法的实验体会和看法。描 述负水头法测定过程中值得注意 的现象等。分析实验讲义中相应 的思考题。
石家庄经济学院工程学院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教研室监制
200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