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廉洁自律 以身作则

廉洁自律 以身作则

廉洁自律以身作则
严守“严禁领导干部收受‘红包’”
元阳县南沙镇人民政府-------刀朝文
廉洁自律,以身作则,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品格,也是党和国家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起码要求。

领导干部严于律己、清正廉洁,才能把本单位的好风气树立起来,也才可能解决好存在的问题。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中央提出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时刻检点自己的言行,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切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近日省委召开深入开展“六个严禁”专项整治动员部署会。

“六个严禁”(即:严禁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严禁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土地征用;严禁领导干部违规插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严禁领导干部违规使用扶贫救灾和社保资金;严禁领导干部收受“红包”;严禁违反党的组织人事纪律。

)现就六个严禁中“严禁领导干部收受‘红包’”这一主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为逃避党纪国法打击,以收受“红包”的形式来掩盖权钱交易。

尽管国家一再三令五申禁止领导干部收受“红包”,但仍有少数领导干部铤而走险,收受“红包”现象仍然存在,从而造成一些行业和领域不按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办事,严重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严格治理领导干部收受“红包”问题,对于完善领导干部在新时期、新常态下廉洁从政的行为规范、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对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推
进反腐倡廉工作;对于树立领导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深入推进为民服务工作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认为领导干部收受“红包”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收取庆贺“红包”。

有过送礼行为的人凡要与手中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关系进一步发展,并逐步进行功利性交往,不管这些领导家里发生红白喜事,往往送礼者都会抓住契机送红包表示祝贺。

而送出的红包礼金往往是一般人的几十倍甚至百倍。

2、接受慰问“红包”。

在困难中表达情感,是功利性交往者的惯用手法。

接受慰问方式很多,生病住院接受预祝康复慰问最常见。

一些带有功利色彩的人,名是来看望病中的领导,实则以此为借口,给领导送钱送物,为今后自己的升迁作感情铺垫;丧父、丧母也是某些领导干部接受钱物的又一种方式。

3、接受节日“红包”。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领导干部收受了礼金并不知道送礼人的真实意图。

原因是这些交往都是经朋友介绍朋友、熟人托熟人完成的。

目的是给收受礼金的人留下好的印象。

4、收取包容“红包”。

比如开建设项目、规划方案的评审会、招投标工作会等,就以发误工费为名,给与会人员发钱、物,以此堵住与会人员的嘴;以发会务补贴、加班费为名,其本意还是拉关系、套近乎,为今后的工作找方便,寻包容。

5、收取信息“红包”。

领导干部向请托人等提供信息从中收取信息费,如在用地“招拍挂”和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过程中,向投标
泄露信息,后直接收取信息费或者收取投标人所送给的低价出售的住房,再由收受者以市场价卖出,从中获利。

6、收取知恩图报“红包”。

领导干部受请托人委托从中“帮忙”,事成后,请托人知恩图报向领导干部送礼,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强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治“四风”。

为深化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严肃党纪政纪,狠刹赌博、收受“红包”等歪风,各级党委都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党员干部不参赌涉赌、收受“红包”,营造廉洁风气。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也从侧面看到存在的收受“红包”屡禁不止问题。

事实上,从去年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反“四风”就把收受“红包”作为重点治理内容之一。

人们担心的是一边治理一边犯事,个别党员干部没有从思想深处认识到问题严重性,这次躲过了下次可能还会犯。

这就需要在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上下功夫,有了制度必须坚定地执行相关规定,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只是教育。

中央八项规定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

一个地方工作作风的转变,就得看执行中央的规定是否坚定,是否认真不留余地。

中央八项规定已下发很久了,早已深入人心,深得群众拥护。

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端正工作作风就是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的具体体现。

纪检监察工作就应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上做文章、下功夫,除了执行没别的可说,任何犹豫不决就是犯错。

执行时不要总碍于情面,拉不下脸来,得有包青天精神。

执行力决定法规的权威,当党员干部都能畏惧中央八项规定,才会形成没人敢犯的氛围,风清气正的环境才能打造。

治理领导干部收受“红包”社会监督很重要。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红包”现象归根结底还是钱和权力的环境,治理就得破掉这个环境。

一要把公务审批全面透明化,最好实行服务平台式办公,要给办事人知道没必要送礼也能办事;二要为群众投诉建桥铺路,公开投诉渠道,投诉程序,明确责任机关和责任人;三要发挥媒体作用,允许记者明察暗访,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反馈。

社会监督可让群众信服,让谋利党员干部望而止步。

要打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社会监督一定要敢于接受,敢于打开大门。

党员干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监督,认真协助党委政府抓好各项工作,严禁用公款相互宴请、乱发钱物,严禁收送“红包”等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

一定要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根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当今社会,广大干部群众迫切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身作则,严以律已,做好表率。

治理工作必须由“治标”向“治本”推进。

我认为,当务之急,在通过打击形成高压态势的同时,还应强化权力约束机制,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晒在阳光下,完善监督管理,压缩权力空间,才能从根本上逐步铲除滋生“红包文化”的土壤。

我坚信,随着中央廉政建设的持续推进,收受“红包”等“四风”问题一定会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一定会打造一支风清气正的党员干部队伍,在各领域做出成绩服务好人民群众。

在党中央依法治国精神指导下,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定会助推小康社会的实现,一定会为中华民族带来幸福美好的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会实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