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力分选过程的工艺流程条件是什么?A固体废物中颗粒间必须存在密度差异B分选过程都是在运动介质中进行C在重力,介质动力这机械力综合作用下,使颗粒群松散并按密度分层D分好层的物料在运动介质流推动下相互迁移,彼此分离获得不同密度的最终产品。
2.阐述重介质分选的原理,选择重介质的要求是什么?在重介质中使固体废物中的颗粒物群按其密度大小分开的方法以达到分离的目的。
3.固体废物的种类和组成按化学性质分:有机废物,无机废物。
按形态分:固体,泥状。
按污染特性分:一般固废,危险废物,放射性固废4.如何理解固废的二重性?固体废物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相比有什么特点特点:固废呆滞性大、扩散性,它对环境的影响主要通过水、气和土壤进行的。
固废既是污染的源头又是污染的终态物5.固废管理的目标及污染控制的对策?对策:控制源头,处理好终态物是固废污染控制的关键,有两面:一是减少固废的排放量二是综合利用固废资源。
目标:A减少物质利用过程的原材料需求B减少物质利用过程向自然环境输出的废物量,同时应使废物组成特性尽可能达到与自然生态过程相容C对进入自然环境的废物设置物流交换隔离屏障,避免废物对环境的直接破坏6.危险废物有机及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收集:保存在特种装置内,钢制容器和特种塑料容器,产防渗漏、溢出、抛洒或挥发等情况。
运输时:严格规章制度,专用的公路槽车或铁路槽车清运资格,标志和符号、转移联单清运方案,监督制度和应急措施7.简述固废压实的原理利用机械方法减少固废的空隙率将空气挤压出来,使固废颗粒间相互挤压变成成破碎以增加固废的聚集程度8.影响固废破碎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根据固废的性质进行选择破碎方法?因素:硬度,韧性,解理,结果缺陷。
方法:视固废的硬度而定,坚硬废物用挤压和冲击破碎法,韧性废物用剪切和磨碎,冷冻破碎法,脆性废物用劈碎和冲击破碎9.格局固废的性质如何选择分选方法?根据物质的粒度,密度,磁性,电性,光电性,摩擦性,弹性和表面湿润性等无聊某些性质的差异采用相应的手段将其分离10.如何评价筛分设备的使用效果?怎样计算筛选效率?实际得到的筛下产品质量与入筛废物中所含小玉筛孔尺寸的细粒物料质量比、用百分数表示E=M1B/ma12.浮选过程中使用的浮选药剂主要有哪些?各种药剂在浮选中起什么作用?复选药剂:捕收剂,起泡剂,调整剂捕收剂:能选择性地作用与固废颗粒表面,使颗粒表面疏水性增强(或亲水性降低)的有机物质。
起泡剂:能够促进泡沫形成,增加分选界面,与捕收剂有联合作用。
调整剂:调整其他药剂(主要是捕收剂)与物质颗粒表面之间的作用。
(用于调整捕收剂的作用及介质条件的药剂)13在什么情况下应用化学浸出,有哪些浸出方法?.浸出目的:提取或出去矿业,化工和合金等过程排出的成分复杂废渣中所嵌布的微细含量有价成分。
浸出方法:酸浸,碱浸,盐浸和水浸。
14.稳定化处理技术方法有哪些?他们的使用对象和特点是什么?稳定化方法:化学稳定化:通过化学反应使有毒物质变成不溶性化合物,使之在稳定的晶格内不动。
物理稳定化:讲污泥或半固体物质与一种疏松材料混合生成一种粗颗粒,有土壤坚实度的固体,这种固体可以用运输机送至处置场。
固化:用物-化方法将有害废物固定或包封在惰性固体基料中使其稳定化的一种方法。
15.稳定化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基本要求:使危险废物中的所有污染细分呈现化学惰性或者被包容起来,减少它在贮存或者填埋处置过程中污染环境的潜在危险,并便于运输,利用和处置。
16.简要评价稳定化处理的要求是什么?A浸出速率:标准比表面积的样品每日浸出污染物量。
固化体在浸泡时的溶解性能,是鉴别固化产品的性能的最重要的一项指标。
B增容比:固化/稳定化在处理前后危险废物的体积比。
这是最终处置成本的一项重要指标,其大小取决于掺入固化体中的量和可接受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水平。
C抗压强度:装筒贮存或处置,抗压强度控制在噢可0.1~0.5MPa。
用作建筑材料,抗压强度应大于10MPa。
否则会出现破裂,17.分析好氧堆肥法的基本原理,好氧堆肥的微生物生化过程是什么?好氧堆肥原理: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合成和分解过程,把部分被吸收的有机物氧化为简单的无机物,并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把另一部分有机物转化合成新的细胞物质,使微生物增殖。
生化过程:(潜伏阶段)中温阶段:(初期)T由低到高(15~45℃),嗜温微生物将可溶性有机物如糖类或者淀粉等的生物转化。
高温阶段:T由低到高(45~70℃)温热生物将可溶性有机物如糖类或者淀粉等的生物转化。
复杂的有机物如半纤维素,纤维素和蛋白质也开始被强烈分解。
后期开始形成腐殖质,堆肥物逐渐进入稳定状态。
降温阶段:内源性呼吸后期,T降低,嗜温性微生物又占优势,对残余较难分解的有机物进一步分解,腐殖质不断增多且稳定化,堆肥进入腐熟阶段。
18 简述好样堆肥的基本工艺流程:原料预处理:包括分选破碎以及含水率和碳氮比调整原料发酵:二次发酵方式,周期一般要20天主发酵:好氧堆肥的中温和高温阶段的微生物代谢过程后发酵:将主发酵的无聊送至后发酵室,堆垛,使之腐熟后处理:包括去除杂志和进行必要的破碎处理19 影响厌氧发酵的影响因素:因素:A、原料配比:C/N以20~30:1为值B、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产气量越高,产气量越高C、PH值:甲烷细菌:最适PH:6.8~7.5D、搅拌:使池内各处温度均匀,进入的原料与池内孰料完全混合,基质与微生物密切接触,防止底部无聊出现酸积累,及反映产物E、添加物和抑制物:在发酵液中添加少量ZnSO4,磷矿粉,炉灰等,有助于促进厌氧发酵,增加产气量与原料利用率含氮化合物过多,会被分解成铵盐,从而抑制CH4发酵接种物的添加,增加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分解速率,增加产气量,使开始产气时间提前20 影响固废焚烧处理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因素:1.固废性质:A 可燃成分:热值。
低位热值≤3350KJ/kg,需添加辅助燃料。
B 有毒有害物质:决定焚烧污染治理的难易程度。
C 影响可燃性。
2.焚烧温度:对焚烧处理的减量化程度和无害化程度有决定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温度的高低和焚烧炉内温度分布的均匀程度,温度上升,焚烧速率上升。
3.停留时间:主要指固废烟气在焚烧炉内的停留时间取决于反应速率的大小。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停留时间上升,焚烧反应越彻底,焚烧效果上升,但不能过长,会使焚烧炉处理量下降,在经济上也不合理。
4.供氧量和物料混合程度:空气增加,供氧量上升,越有利于冷却和炉内烟气的湍流混合。
21.在垃圾焚烧处理中,如何控制二噁英对大气环境的污染?A选用合适的焚烧炉型,使垃圾在焚烧炉内充分燃烧,监测CO的浓度,调节送风量和燃烧器的运行;B控制炉膛和二燃室的T不低于850°C,且烟气在二次炉内的停留时间不小于2S,使二噁英彻底分解;C高温烟气采用急冷措施,使烟气快速冷却到250°C,缩短烟气在500—300°C的二噁英易重新合成温度区间停留时间;D烟道上设置活性炭吸附装置。
22何谓固废的热解?热解与焚烧的区别是什么?固废热解:将有机物在无氧或缺氧状态下加热,使之成为气态、液态或固态物质的化学分解过程热解:无氧or缺氧吸热气、油、炭黑储存or远距离运输二次污染小焚烧:需氧放热 CO2、H2O 就地利用二次污染大比较方面:(氧需求)(能量)(产物)(利用)(污染)23简述填埋场的类型和基本构造按结构分:衰竭型、封闭型、填埋场按填埋场地的状态分:厌氧型、好氧型、准好氧型、保管型按填埋地形符征分:山谷型、坑洼型、平原型按填埋场水文气象条件分:干式、湿式、干湿式混合填埋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分:一般固废和工业固废按固废的种类和有害废物释出所需控制水平分:惰性废物、卫生土地、工业废物土地填埋、安全土地填埋、浅地层埋藏方法现代填埋场的基本构成是填埋单元,它是由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废物层和覆土层共同组成的单元。
具有类似高度的一系列相互衔接的填埋单位构成一个填埋层,填埋场通常是由若干填埋层所组成。
24简述填埋场水平防渗系统的类型和特点A单层衬里系统——只有一层防渗层,可由粘土或HD PE膜构成。
其上是渗滤液收集系统和保护层,必要时其下有一个地下水收集系统和保护层。
适用于:抗损性低场址区、地质条件良好、渗透性差、地下水较贫乏的条件。
B单复合衬里系统——该系统的防渗层由两种防渗材料相互紧密贴合而成,提供综合防渗效力。
较典型的结构是上层为亲性膜,其下为低渗透性的粘土矿物。
适用于:抗损性较高、地下水位高、水量较丰富的条件。
C双层衬里系统——有两层防渗衬里,上衬里之上为渗滤液收集系统,下衬里之下为地下水收集系统。
该系统在防渗的可靠性上优于单衬里系统,但在施工和衬里的坚固性反防渗效果等方面不如单复合衬里系统,其适用条件类似于单复合衬里系统。
D双复合衬里系统——与3)结构类似,不同之处是(4)的上下衬里分别采用的是单复合衬里。
该系统综合了(2)、(3)的优点,具有抗损害能力强,坚固性好,防渗可靠性高等特点,但其造价很高。
适用于:废物危险性大、对环境质量要求很高的条件。
25简述终场防渗系统结构的组成及各层的作用终场防渗系统结构:由上至下,表工层、保护层、排水层、防渗层、调整层表工层:保护植物根系不破坏密封层;保证防渗层位于霜冻带以下,最小厚度≥30cm。
保护层:保护根系或打洞动物不破坏下层;保证防渗层不干燥收缩、冻触破坏;防止排水层堵塞。
排水层:降低入渗水对防渗层的压力。
防渗层:阻止入渗水进入填埋废物中;防止填埋气体逸出填埋场。
调整层:将填埋气导入收集系统;支撑上面四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