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形象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学科专业必修课程
教学对象:人物形象设计
学时:32学时
编写单位:艺术教研室
编写时间:2008 年5 月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服饰形象设计原理》是我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专业课程,目的为从理论上了解形象综合与整体设计的基本问题,为学生将来从事人物形象设计、现代美容的实际操作与运用打下基础,这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该课程的任务是在美容化妆、美发等课程的基础上,结合面型、副色、服饰、职业、文化程度、性格等诸多因素,集形、色、声于一体,综合进行设计包装,充分体现气质、仪态、风度、内外结合的一门课程。
并对国内外形象设计的流行趋势等做简单的介绍。
二、教学对象及适应范围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适用于相关学历层次与知识背景的普通专科学生。
三、类别
普通高职高专类。
四、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
与专业相关的美容化妆、美发等课程的基础知识运用上,结合面型、副色、服饰、职业、文化程度、性格等诸多因素,集形、色、声于一体,综合进行设计包装,充分体现气质、仪态、风度、内外结合综合性知识学科。
并对国内外形象设计的流行趋势等做简单的介绍。
五、教学方法建议
1 、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2 、掌握好讲授的难点与重点,重点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 、及时补充新技术的现状介绍。
4 、启发提出问题并讨论。
5 、以文字教材为纲,结合教学需要尽量多增加动手能力与实践环节,以多媒体课件光盘、教学示范等相关辅助手段。
六、教材:
1、主教材:
教材:《《二十一世纪形象设计教程》,顾筱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2、音像教材:部分形象设计的音像片。
七、教学总学时数
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为 72学时。
其中授课时间为36学时,设计与大作业为为36学时。
八、与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执业资格证书)的关系
文化部艺术形象设计资质证书。
九、关于命题和考试
1、本课程平时成绩为30%,大作业成绩占70%。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主要知识点的学习要求按照应用、掌握、了解三个层次区分
第一章形象设计概述(2课时)
主要知识点:形象设计的概念(掌握)、形象设计与美容(掌握)、形象设计师的职业行为准则(应用)、形象设计的意义(掌握)、作用(应用)、个人形象设计的必要前提(掌握)等
第二章形象设计中的美学( 2课时)
主要知识点:整体形象设计中的美学原则:美和人体审美(掌握)、美学原则(掌握)、人体审美的内容(掌握)等、形象设计中的色彩美学和形式美学(了解):色彩原理(掌握)、色彩的感觉与功能(掌握)、色彩的调和(了解)、形象与色彩(了解)、色彩心理学(掌握)等
第三章整体形象设计的构想( 2课时)
主要知识点:风格(掌握),风度与风格(掌握)、风度与形象(了解)、个性化的形象设计(掌握)、多样化的形象设计(应用)、个体总体形象设计的把握(应用)
第四章形象设计中的 TPO原则( 2课时)
主要知识点:时间与形象设计(应用)、地点与形象设计(应用)、目的与形象设计(应用)
第五章素描的基本知识(了解)( 2课时)
第六章发型设计( 4课时)
主要知识点:发型设计原则(掌握)、发型设计方法及演示(应用)、发型设计的技术(掌握)、流行发型设计(了解)
第七章化妆与形象设计(2课时)
主要知识点:化妆理论与审美(掌握)、妆前准备与色彩的实际运用(应用)、矫正化妆及演示(掌握)、标准脸型的配置(应用)、基本妆(应用)、点化妆(应用)、面部及眉毛眼睛的矫正化妆(掌握)、唇形的矫正化妆(掌握)
第八章服饰形象设计( 6课时)
主要知识点:服装色彩与款式(掌握)、常用饰物的选择(应用)、服饰与人性(掌握)、款式与职业(了解)、体型的选择(了解)
第九章风度与气质( 2课时)
主要知识点:风度与气质修养(掌握)、生活礼仪(应用)、个性与文化修养(掌握)、气质修养的关系(掌握)、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了解)、举止与仪态(应用)
第十章礼仪( 2课时)
主要知识点:礼仪概述(掌握)、生活礼仪(掌握)、社交礼仪(了解)、国际礼宾常识(掌握)、我国少数民族礼貌礼仪
第十一章不同个性美的形象设计( 2课时)
主要知识点:不同个性美的造型技巧(掌握)、男性形象设计的要点(了解)
第十二章休闲运动形象设计(了解)( 2课时)
第十三章上班族形象设计(了解)( 2课时)
第十四章其他人员形象设计(了解)( 2课时)
第十五章艺术形象设计( 2课时)
主要知识点:时尚化妆造型(掌握)、影视妆(掌握)、摄影妆(应用)、舞台综艺妆(掌握)、角色化妆、晚宴妆(应用)、新娘妆(应用)、新郎妆(掌握)、梦幻化妆与人体彩绘(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