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优秀教案

第 1 页 共 1 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优秀教案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结合图文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些树的特点。 3、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学习懂得要热爱自然,爱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 4、能正确朗读“年树木,百年树人”等三句话,并与同学交流自己对它的理解。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认读“梧”等15个生字,读记“杨树”等8个词语,能正确书写“杨”等10个字。难点结合图文和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些树的特点。 1、多种方式识字利用形声字识字:熟读儿歌后,圈出儿歌中的树木名称,然后与插图一一对应、从而识记生字“梧、桐、枫、松、柏、桦、杉、桂”,同时进行偏旁归类识字。运用字理识字:“疆”字的左边是一个“弓”字和一个“土”字,表示以弓记步来丈量土地,右边的三横两田表示田之间的疆域界限。借助语境识字:“耐”和“守”可结合“桦树耐寒守北疆”来猜测 第 1 页 共 1 页

“耐”的大概意思,通过组词“忍耐、耐心、耐力”巩固识字。运用生活实际识字:“掌”字,可以让学生通过指指“手掌”,摸摸“掌心”这些动作进行识记。 2、朗读指导儿歌朗读基调轻快活泼,可采用同桌合作读、小组比赛读等方法;“杨树高、榕树壮、像手掌”等词语要适当重读……通过语速、语调的变化掌握朗读技巧,读出儿歌的节奏和韵律,体会不同树种的不同特点。 3、语言运用儿歌语言生动有趣,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树木特点写得生动形象。教学“梧桐树叶像手掌”时,可通过观察枫树树叶、银杏树叶,引导学生创编儿歌,如“银杏树叶像扇子”,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拓展延伸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仿写儿歌。 1、预习提纲(1)初读课文,认读要求会认的生字,读准字音。(2)再读课文,课文中描写了哪些树木?在文中圈出来。 2、多媒体课件:搜集各种树木的图片或视频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 2、通过看图和学儿歌,能认识11种树,了解儿歌的主要内容。 3、能规范、端正地书写“杨、松”等10个字。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视频导入:各种树木的图片或视频。课件出示:森林 第 1 页 共 1 页

2、同学们,树木是我们的朋友,听,它在给我们唱歌呢!板书:树之歌。(齐读课题)设计意图:从孩子的视角出发,用视频、图片激发学习的欲望,愉快走进《树之歌》,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整体感知,认识树木。 1、用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儿歌里的树名画出来。 2、谁能把自己画出来的树名大声读出来?(1)指名大声读出课文中树木的名称。(课件出示)课件出示:树之歌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2)出示词语,开火车认读,齐读。课件出示:杨树 榕树 梧桐树 枫树 松柏 木棉 桦树 银杏 水杉 金桂 三、再读课文,给小树挂名牌。过渡:同学们,你们已经牢牢记住了树木的名称,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树之歌》里还藏着什么知识。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课件出示:再读儿歌,与同桌对照课本中的图说一说每种树木的特点。 2、游览森林王国。(1)给小树挂牌:一边挂牌,一边大声说出理由(书中的语言)。(课件出示森林场景,森林中有书中的11种树木,点击出现树牌。)(2)你们可真棒!树木被你们准确无误地找到了!再来看看这些句子,你能试着填一填吗? 第 1 页 共 1 页

3、课件出示句子填空。课件出示:杨树___________,榕树___________,梧桐树叶___________。枫树___________,松柏___________。木棉___________,桦树___________。银杏水杉___________,金桂___________。 4、小结:我们不仅认识了树木的名称,给树木挂了名牌,还用这些树木说了句子,这就是这首儿歌的主要内容。设计意图:生词反复重现,继续利用生字卡,代入到儿歌学习中,并让孩子们在课堂中学会活学活用,用树木说句子,既巩固了树木的特点又把握了课文主要内容,循序渐进,激发识字兴趣。 四、小树伴我写好生字。 1、这些树木里还藏着本课要写的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 2、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木字旁的字,左边是表示与树木有关的木字旁,右边是表示读音的字,这是形近字的构字规律。 3、木字旁的字谁还知道有哪些? 4、教师范写指导难写的字,学生书写。(1)出示“杨、松”。(2)在田字格中范写“木”字旁:注意“木”字旁的横从横中线上起笔,由重到轻,略斜向上,竖在横上方的偏右的地方起笔并穿过,一直写到下半格;撇要舒展,捺变成了一点。(3)提示:杨:右边由三笔组成,起笔为横折折折钩。壮:“士”两横上长下短,不要写成“土”。桐:“木”宜窄长,右部“同”低于“木”。枫:“风”上窄下宽,竖撇在竖中线左侧。松:左 第 1 页 共 1 页

窄右宽。“公”的撇要短小,捺要舒展。柏:“木”的竖为垂露竖,“白”稍窄些。棉:左窄右宽,“巾”略宽。杉:右部三撇起笔在一条线上。化:“乚”起笔在竖中线上,弯钩不宜长。桂:右边两“土”横平直,间距均匀。 5、学生在书上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提示:一看二写三对照。 6、书写展台,展示评价。提示:仔细观察,成为写字小能手。设计意图:由树名到与“树”有关的生字,形声字规律的复习巩固,让学生对照范字观察,领会书写要领,最后教师重点指导范写,学生练写、互评,整个写字教学过程层层递进,写字教学水到渠成。第2课时课时目标 1、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了解11种树的特点。 2、随文识字,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3、积累有关树木的谚语,仿照儿歌的样式,续编儿歌。 一、品读儿歌,感悟特征。 1、学生自由读儿歌,想想每一句讲的是什么? 2、学习第一句,感受树的形态各异。(1)品悟“杨树高”。①指名读第一句。这些树里长得最高的是(杨树),儿歌里说杨树高。我们一起来夸夸它。谁来说一说?②指导朗读:“高”要读得重些;“杨”要读得上扬些。(2)品悟“榕树壮”。①在这些树木里,有一个是大胖子,出示一棵榕树图片。②谁来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一棵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第 1 页 共 1 页

榕树的外形特点)③这种枝叶繁茂、树根粗大的树是(榕树),所以儿歌里说榕树壮。④利用字源识记“壮”字。课件出示:壮,金文=(爿,床)+(士,武器),造字本义:古代男子睡觉时将武器放在床边,使自己胆大放心。篆文承续金文字形。俗体楷书根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的简写成丬。⑤原来“壮”字还有这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读读榕树的样子榕树壮。⑥“高”“壮”写出了杨树和榕树的特点,我们读的时候也要抓住这两个字来读。(指名读、齐读)(3)品悟“梧桐树叶”。①出示课件:梧桐树叶图片。②说说梧桐树的叶子像什么?(手掌)③来伸出我们的小手,瞧一瞧,拍一拍。④这样的句子谁还能说一说。课件出示:柳枝像___________。 银杏树叶像_____________。⑤指导朗读。男女生对读。(男生读树名,女生读特点) 3、学习第二句,感受树的颜色不同。品味“枫叶红”“松柏绿”。(1)有一种树,到了秋天,树叶颜色特别红艳,它就是枫树。(2)到了秋天,枫树的叶子红通通的,像火一样。课件出示:(3)看了这火一样的枫叶,不禁让人想起这句诗:霜叶红于二月花。(4)红色的枫树叶让人喜爱,有些树更有趣,一年四季叶子都是绿的,你们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松树 柏树(5)看松树和柏树一年四季叶子都是绿绿的,多精神呀!就像披着绿色战袍的士兵。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松柏四季披绿装)不同颜色的树装扮着我们四季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美如画,让我们 第 1 页 共 1 页

再来读读。(读第二句)(6)小结写法。同学们仔细读儿歌发现了什么?儿歌每句都很像,都是先写树木,再写特点,板书:树名+特点。 4、利用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第3~4句,感受树木的不同习性。(1)课件出示学习单。课件出示: 1、小组内交流识记生字。桦 耐 守 疆 银 杉 化 桂 2、填一填。树木特点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 3、向同学介绍你最喜欢的树木。(2)小组合作学习。(3)交流反馈,教师适时指导。①木棉喜暖:小朋友,你们看到“木棉”的“棉”字想到了什么?(棉花、棉被、棉袄)想到了这么多暖和的东西,木棉这种树,就是一种喜欢暖和的树,它生长在温暖的南方。 (欣赏一组木棉花图片)②认识北疆:祖国的北方寒冷、偏远,北方的边界处称为“北疆”。通过微课识记“疆”。“疆”字笔画较多,请跟着老师看一看。播放有关“疆”字的微课:课件出示:“疆”字左边是“弓里藏着土”(),古人用弓来丈量土地,右边是一块又一块田(),这些横画表明界限,国家跟国家之间土地的分割线。是不是很容易记住呢?③儿歌中,有一种树也像解放军叔叔那样勇敢地守在北疆,它就是桦树。(出示图片和词卡)小朋友们读读这个词,“桦”读四声,我们要读得有力,把树的勇敢读出来。④了解“活化石”。银杏树像小扇子一样的叶子全部变黄了,金灿灿的,分好看。银杏出现在几亿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