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背诵默写检测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背诵默写检测

《<论语>十二章》背诵默写检测第一组、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 ,。

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

4.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

5.<《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他是“恕”。

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

”6.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的“,。

7.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自勉。

第二组、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3、在《<论语>十二章》中,,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

7、在《<论语>十二章》中,,这两句很好的解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8、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

9、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和。

1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而能够持之以恒也是因为“”。

1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是:,,。

1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回答弟子子贡所问的可以终身践行的一个字的话是:“”。

1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

14、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多学诗,因为学诗可以激发热性,可以提高观察力,还“,”,意思是还可以团结群众、抒发不满。

1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

”1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的句子是:,。

17、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

18、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后,还要求君子“”,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

19、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仁就是要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的句子是:。

2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

2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

延申阅读昌邑王既立,淫戏无度。

昌邑官属皆征至长安,往往超擢拜官。

相安乐迁长乐卫尉。

龚遂见安乐,流涕谓曰:“王立为天子,日益骄溢,谏之不复听。

今哀痛未尽,日与近臣饮酒作乐,斗虎豹,召皮轩车九旒,驱驰东西,所为悖道。

古制宽,大臣有隐退;今去不得,阳狂恐知,身死为世戮,奈何?君,陛下故相,宜极谏争。

”王梦青蝇之矢积西阶东,可五六石,以屋版瓦覆之,以问遂,遂曰:“陛下之《诗》不云乎:‘营营青蝇,止于籓。

恺悌君子,毋信谗言。

’陛下左侧谗人众多,如是青蝇恶矣。

宜进先帝大臣子孙,亲近以为左右。

如不忍昌邑故人,信用谗谀,必有凶咎。

愿诡祸为福,皆放逐之!臣当先逐矣。

”王不听。

太仆丞河东张敞上书谏,曰:“孝昭皇帝早崩无嗣,大臣犹惧,选贤圣承宗庙,东迎之日,唯恐属车之行迟。

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拭目倾耳,观化听风。

国辅大臣未褒,而昌邑小辈先迁,此过之大者也。

”王不听。

大将军光忧懑,独以问所亲故吏大司农田延年。

延年曰:“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光曰:“今欲如是,于古尝有此不?”延年曰:“伊尹相殷,废太甲以安宗庙,后世称其忠。

将军若能行此,亦汉之伊尹也。

”光乃引延年给事中,阴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图计。

王出游,光禄大夫鲁国夏侯胜当乘舆前谏曰:“天久阴而不雨,臣下有谋上者。

陛下出,欲何之?”王怒,谓胜为礻夭言,缚以属吏。

吏白霍光,光不举法。

光让安世,以为泄语。

安世实不言;乃召问胜。

胜对言:“在《鸿范传》曰:‘皇之不极,厥罚常阴,时则有下人伐上者。

’恶察察言,故云‘臣下有谋’。

”光、安世大惊,以此益重经术士。

侍中傅嘉数进谏,王亦缚嘉系狱。

光、安世既定议,乃使田延年报丞相杨敞。

敞惊惧,不知所言,汗出洽背,徒唯唯而已。

延年起,至更衣,敞夫人遽从东厢谓敞曰:“此国大事,今大将军议已定,使九卿来报君侯,君侯不疾应,与大将军同心,犹与无决,先事诛矣!”延年从更衣还,敞夫人与延年参语许诺:“请奉大将军教令!”癸巳,光召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会议未央宫。

光曰:“昌邑王行昏乱,恐危社稷,如何?”群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

田延年前,离席按剑曰:“先帝属将军以幼孤,寄将军以天下,以将军忠贤,能安刘氏也。

今群下鼎沸,社稷将倾;且汉之传谥常为‘孝’者,以长有天下,令宗庙血食也。

如汉家绝祀,将军虽死,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乎?今日之议,不得旋踵,群臣后应者,臣请敛斩之!”光谢曰:“九卿责光是也!天下匈匈不安,光当受难。

”于是议者皆叩头曰:“万姓之命,在于将军,唯大将军令!”光即与群臣俱见,白太后,具陈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庙状。

皇太后乃车驾幸未央承明殿,诏诸禁门毋内昌邑群臣。

王入朝太后还,乘辇欲归温室。

中黄门宦者各持门扇,王入,门闭,昌邑群臣不得入。

王曰:“何为?”大将军跪曰:“有皇太后诏,毋内昌邑群臣!”王曰:“徐之,何乃惊人如是!”光使尽驱出昌邑群臣,置金马门外。

车骑将军安世将羽林骑,收缚二百馀人,皆送廷尉诏狱。

令故昭帝侍中中臣侍守王。

光敕左右:“谨宿卫!卒有物故自裁,令我负天下,有杀主名。

”王尚未自知当废,谓左右:“我故群臣从官安得罪,而大将军尽系之乎!”顷之,有太后诏召王。

王闻召,意恐,乃曰:“我安得罪而召我哉!”太后被珠襦,盛服坐武帐中,侍御数百人皆持兵,期门武士陛戟陈列殿下,群臣以次上殿,召昌邑王伏前听诏。

光与群臣连名奏王,尚书令读奏曰:“丞相臣敞等昧死言皇太后陛下:孝昭皇帝早弃天下,遣使征昌邑王典丧,服斩衰,无悲哀之心,废礼谊,居道上不素食,使从官略女子载衣车,内所居传舍。

始至谒见,立为皇太子,常私买鸡豚以食。

受皇帝信玺、行玺大行前,就次,发玺不封。

从官更持节引内昌邑从官、驺宰、官奴二百馀人,常与居禁闼内敖戏。

为书曰:‘皇帝问侍中君卿:使中御府令高昌奉黄金千斤,赐君卿取十妻。

’大行在前殿,发乐府乐器,引内昌邑乐人击鼓,歌吹,作俳倡;召内泰壹、宗庙乐人,悉奏众乐。

驾法驾驱驰北宫、桂宫,弄彘,斗虎。

召皇太后御小马车,使官奴骑乘,游戏掖庭中。

与孝昭皇帝宫人蒙等淫乱,诏掖庭令:‘敢泄言,要斩!’……”太后曰:“止!为人臣子,当悖乱如是邪!”王离席伏。

尚书令复读曰:“……取诸侯王、列侯、二千石绶及墨绶、黄绶以并佩昌邑郎官者免奴。

发御府金钱、刀剑、玉器、采缯,赏赐所与游戏者。

与从官、官奴夜饮,湛沔于酒。

独夜设九宾温室,延见姊夫昌邑关内侯。

祖宗庙祠未举,为玺书,使使者持节以三太牢祠昌邑哀王园庙,称‘嗣子皇帝’。

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事。

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

臣敞等数进谏,不变更,日以益甚。

恐危社稷,天下不安。

臣敞等谨与博士议,皆曰:‘今陛下嗣孝昭皇帝后,行淫辟不轨。

“五辟之属,莫大不孝。

”周襄王不能事母,《春秋》曰:“天王出居于郑,”由不孝出之,绝之于天下也。

宗庙重于君,陛下不可以承天序,奉祖宗庙,子万姓,当废!’臣请有司以一太牢具告祠高庙。

”皇太后诏曰:“可。

”光令王起,拜受诏,王曰:“闻‘天下有争臣七人,虽亡道不失天下。

’”光曰:“皇太后诏废,安得称天子!”乃即持其手,解脱其玺组,奉上太后,扶王下殿,出金马门,群臣随送。

王西面拜曰:“愚戆,不任汉事!”起,就乘舆副车,大将军光送至昌邑邸。

光谢曰:“王行自绝于天,臣宁负王,不敢负社稷!愿王自爱,臣长不复左右。

”光涕泣而去。

群臣奏言:“古者废放之人,屏于远方,不及以政。

请徒王贺汉中房陵县。

”太后诏归贺昌邑,赐汤沐邑二千户,故王家财物皆与贺;及哀王女四人,各赐汤沐邑千户;国除,为山阳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