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内心的声音_650字倾听我们自己内心的声音,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不人云亦云,不荒废青春,沿着我们选择的路走下去,相信每一个都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星光大道。
当外界的干扰使我们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动力,这时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然后向着既定的目标不懈努力。
古今中外,坚守内心,取得成就的人不胜枚举。
列夫。
托尔斯泰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如果听从父母的安排他将会坐拥万贯家财,但他并没有被金钱和名利冲昏头脑,而是选择了听从自己的内心。
他选择了文学创作,留下了《战争与和平》等文学名著,成为了文坛巨匠。
比尔。
盖茨靠自己的努力考进了哈佛大学。
读书期间,他发现自己的才能在学校不能得到发展,于是,他倾听自己的内心,毅然放弃学业,去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计算机研究。
后来,他创办了微软公司,成了家喻户晓的全球首富。
我们敬仰的鲁迅先生本想学医来解除病人的痛苦,改变国人被耻笑为“东亚病夫”的命运。
可是在日本留学期间,他被国人精神的麻木所震惊。
即便有强健的体魄,思想是麻木不仁的,强健有何用?他倾听自己的内心,决定弃医从文。
从此,他用笔做武器,与黑暗的现实进行着不屈的斗争。
他用文学做良药,医治国人麻木的心灵。
他唤醒了无数沉睡的灵魂,终于成为历史上耀眼的一颗恒星。
我们也许无法成为名人,但我们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
是苹果树,就努力结出最香甜的苹果;是玫瑰花,就努力开出最娇艳的花朵;是小橡树,也不必自卑,只要努力地长啊长,一定能长成参天的大树。
到那时,很多很多的人会来树下栖息会仰视橡树。
一棵橡树永远也结不出苹果,也无法开出美丽的玫瑰,但他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最终他为世界奉献了自己的绿荫,成了最好的大橡树。
、、乡关何处街上空空荡荡地,孤零零的灰砖一路延伸着,轻轻踏下去,分明响起了孤单的抱怨,这是春节前的伦敦。
一点也没有中国的那种感觉,照常过下去,但只感觉丢了什么。
两边的商店都开着,买东西不必担心有人疯狂的抢购,车站人也很少,不像中国那样拥挤。
人也很有礼貌,说话很轻,可是却不知为什么,怀念那拥挤的抢购,疯狂的春运,大声的谈笑。
路的右边突然闪过一幢小红楼,远远就看见门口挂着大大的红灯笼,下面还挂着一对中国结,氤氲开几分暖暖的笑意。
一问,是中国餐馆。
才推开门,一阵熟悉的香气便飘来,很舒服地呼吸着,对英国菜不敏感的胃也松弛了下来。
不知为何有种满足,很微小,不像看白金汉宫那样严肃,不像看夕阳沉泡的大本钟那样浪漫,只是很寻常、很普通的感动。
一声轻轻的汉语招呼:“有人吗?”立刻跑出两三个人来。
见到黄皮肤、黑头发,轻轻地笑了。
安顿好后立刻上菜。
你吃的时候他就坐在旁边。
话匣子一旦打开,便像洪水般不可阻挡。
突然,店主叹了口气,说他回不去了。
问他从哪儿来,说是台湾,祖籍山东。
一直很想回去,回到家乡,回到童年。
眼里,好像还荡漾着中国红。
突然明白了春运时人们苦苦地等待。
乡关何处?这是中国人的根,春节也因此而感动。
走出去,轻轻地看看中国结,便徘徊开每个中国人都有的乡土情结。
过了几天,又踏上了中国的土地,穿过喧闹的大街小巷,踏过铺满炮屑的土地,笑了。
乡关何处?春节,是中国人无以释怀、久久难忘的根。
【解读】这篇文章最大的亮点就是感情真挚,字里行间充满浓浓的情。
一开篇便是独在异国他乡的落寞、孤独;一个“闪”字,便把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温情的小饭馆,几番寒暄,心中已满是感动;因店主是台湾人,祖籍山东,笔锋一转,乡关何处的惆怅便荡漾开来。
清新的文字流淌在读者心间,韵味悠长,感慨无限。
月亮离我有多远月亮离我有多远?很远很远。
远到,那轮金光四射的明月,只能与其中影影绰绰的人影一起在模糊中晃动。
我真的连一点儿爱,都不愿施舍给仙人球。
它丑丑的,长满了刺,一点儿也不讨人喜欢。
我也一样,普通的成绩,普通的外貌,却有着仙人球般的尖锐性格。
他们也说我长满了刺,一点儿也不讨人喜欢。
但不管别人怎样评论,我依然我行我素。
就像这盆独立特行的仙人球,不论我怎么样讨厌它,它也不会变成我手上正在精心伺弄的薰衣草,开满美丽紫花,芬芳扑鼻。
它还是那样坚硬、丑陋还带着尖刺。
但今天,好像有了些不同。
不知仙人球在哪个繁星低垂的夜晚,有了自己的秘密。
居然悄悄地,悄悄地,从层层盔甲中探出了一支柔嫩的带着花苞的茎。
面前的花茎已有两三寸长了,以优雅而决然的姿态亭亭玉立着。
花茎呈紫灰色,紫灰中又隐隐透出丝丝深蓝。
我为这抹丽色迟疑了良久,手中的水壶终于偏到仙人球上,洒了一些水。
那夜有月亮,在暗沉的夜幕下慢慢升起。
我坐在椅子上静静地观赏,却猛然发现仙人球与这背景形成了一种错觉:修长的花茎朝着月亮伸展,距离月亮竟然只有三四寸了。
我笑自己的异想天开,却依然凝神注视着仙人球。
三寸,两寸……花茎顶着硕大饱满的花苞,慢慢地,慢慢地向着月亮生长。
它们,真的要登月了!在一个月圆的夜晚,花苞到达了月亮。
它似乎忍不住心中的激动,绽开了满枝鲜红似火花瓣,纹着精致的脉络,伸向月亮,娇艳动人。
它与月亮相互映衬,竟似开在另一个星球的花。
原来,月亮很近。
请问,有通向月亮的路吗?我看不清它,但只要未来有光投射过来,哪怕只有一道,一丝,只要是明亮的,温暖的,我都会沿着它奔向月亮,在漆黑的路上放歌,舞蹈勇敢地做自己的梦。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也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只因我想在月亮上绽放。
【解读】“我”,一个坚硬,丑陋还带着尖刺的仙人球。
仙人球与月光相互映衬中,无限地接近月亮。
月亮是诱因,月亮是陪衬,月亮恍若又是主角。
那么,在一丝、一道明亮的温暖光线的指引下,在放歌、舞蹈中,“我”要勇敢地奔向月亮,在月亮上绽放自己。
原来,月亮又是舞台,又是希望。
情景交融,富有哲思!2015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优秀作文2:回味作者:淮安市清河区一考生在灰尘厚积的屋檐下取出那串锈迹斑驳的钥匙,从口袋中取出纸巾想要拭去一些污渍,一遍又一遍,“哎,罢了吧。
”我这样对自己说,接着将钥匙插进了锁眼,努力地转动。
“咔”一声清脆之音,我略微有些颤怵,这声音多久未听到了?——“乖,跑慢点,别摔着。
”爷爷亲切的关怀在耳边回味,童年的欢乐仿佛历历在目。
我的双手像捧宝贝般把那个大到两手都抱不下的梨捧在手心,那个刚从屋后梨树摘下的梨子上还闪烁着晶莹的水珠,爷爷笑了:“你这馋嘴的丫头。
”我却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很甜。
推开门,蹑手蹑脚地走了进去,就像小时候犯了错,害怕遭受责罚,我不敢惊醒休息中的爷爷一样。
用手轻轻地拨开蜘蛛网,突然想说一句“爷爷,我回来了”,可是没有回音,我明白。
不几步,那“骄傲”的红木箱便映入眼帘,它是奶奶的陪嫁,所以在我们家的地位也因此显赫。
平时得空奶奶总爱去打开看看,摸上一摸且将它仔细地打点得一尘不染,有时奶奶会在闲暇时分一边抚摸着它壮硕的身躯,一边慈爱地笑笑,为我讲以前的故事。
记得每次玩捉迷藏的时候,总是无视它的权威,掩藏在它的身躯下,然后被哥哥轻而易举地揪出来,灰溜溜地接受惩罚。
而今再来看它,鲜亮的大红已染上了灰尘与污渍,没有了华丽的外表,但却依旧改不了骨子里的傲气,它是那般拼命地挺着脊梁。
我走上前去一看,空空如也。
正屋里,老式的摇椅一经触碰便发出咯吱的声响,那里记载了老人最后的时光。
——清楚地记得,那个冬天冷得刺骨,爷爷在奶奶的搀扶下强打着精神坐在摇椅上,沐浴着不多的阳光。
他的咳嗽声,声声人耳,他大口大口地喘气才能勉强吃上点东西。
隐约,我听到有人说:“他熬不过这个冬天。
”果然,年前他还是走了,在那个雨夹着雪的夜,他选择了逃避大口大口喘气的痛苦,这个任性的老头儿再也不用吃那苦得不能再苦的药了,不久奶奶也离开了人世。
那年,因为考试错过了给爷爷送葬,后来又因为复习迎考错过了给奶奶送葬,只能给他们的灵位添几炷香。
添香时我长跪不起,不过竟然哭不出来。
因为我仿佛还听见年夜时爷爷点燃的鞭炮啪啪作响,还收到奶奶给我的鼓鼓的红包。
“收着吧,红包可不能少了!”我笑了,且告诉自己:“爷爷奶奶不过是一时兴起,到上帝那儿过年去了。
”轻轻掩上门,套上那锈迹斑的锁,看着屋外盛开的雪白的梨花,好香哦,久久回味着。
【点评】选材:文章通过“我”来到爷爷奶奶过去的住处现看,不时地回忆起爷爷奶奶曾经对“我”的关爱,选取了富有生活气息的细节,它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立意:作者一边观看,一边回味,抓住生活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把那些充满温馨的场面有条不紊地铺叙出来。
语言:心情的变化紧紧地与时令特色融为一体,富有魅力的语言描绘由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爷爷奶奶的形象,给人一种脉络清晰、井然有序的感觉。
结构:开头提到了“屋后梨树”,结尾则提到“看着屋外盛开的雪白的梨花”,前伏后应,画龙点晴,恰到好处地点出了本文的主题思想。
2015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优秀作文3:回味作者:淮安市淮阴区一考生有人问:“这世上速度最快,而又无法让人察觉的是什么?”我说是时间。
小时候太不懂事,以致错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刻,没有对身边的老人尽到应尽的孝心,直到他们离去,回味起来才后悔莫及对于家族中出生较晚的我,长对我总是格外地关心,特别是外公外婆。
时光走得匆匆,转眼间我已长大,而外公外婆也已老去。
但没有随之逝去的是他们对我的关爱与信任。
那个冬天,我只身一人回家,事先未能通知家中。
外面寒风呼呼地吹,夜已深。
车内的我双脚早已冻得麻木。
下了车,夜空中还飘着雪花,落在脸上凉冰冰的。
四下望去,不见一点光亮,看来只得摸黑回家了。
顶着风雪向村口移动着,忽然发现,村口的路灯下竟有两个人影。
他们似乎在等谁,不时地在向桥上张望。
不知怎的,我加快了步伐,近了才发现,原来是外公外婆。
我大声地呼唤他们。
相见总是愉快的,外婆拉起我的手,仔细打量了我一番,说我又长高了,我们就这样边走边说回了家。
回到家,洗漱一番后,我和外婆他们一起睡。
虽然之前用热水烫过脚,但我的双脚依然麻木。
半醒中我听见:“孩子的脚怎么这么冷?我们给他焐焐吧。
”“孩子长得真快,当初他的脚还没有我们的手掌大呢!”顿时,我感到两双温暖的手将我的双脚揽入怀中,我那双冰一般的脚如同走进了春天,融了开来,变得不再僵硬。
尽管外面的风不停地刮,发出呼呼的吼声,但我已不再寒冷,在外公外婆的爱护下,这个夜晚,我感到暖洋洋的。
外公外婆对孙子孙女的要求真的不多,他们总是无私地付出一切,只要是孙子孙女们要的,哪怕是他们心爱的东西,他们也都会给。
他们始终如参天大树般庇护我们,可我们又为他们做了些什么呢?后来,外公外婆永远地睡着了,带着全家人对他们的爱,融入了大地的怀抱。
我却在外地读书,没有能够回家为两位老人送终!回味之后,感到的是悔恨交加,无地自容。
时间,请为我停留,不要让外公外婆的爱在时光中流走,让我再看一看外公外婆的脸;时间,请为我停留,让我告诉外公外婆我对他们的爱;时间,请为我停留,让我为外公外婆做点什么,哪怕再与他们说说话……【点评】选材:作者用较多的篇幅来描写外公外婆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寒风中等待“我”的艰难,为下文写“我”“没有能够回家为两位老人送终”的忏悔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