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利用Petrel软件进行精细地质建模研究

利用Petrel软件进行精细地质建模研究

岩相模型是一种离散数据模型。 根据 Petrel 建 模软件提供的算法, 本文选择了随机建模方法中贯 序指示算法。 计算模型时, 涉及到的参数最重要的 是变差函数。 变差函数为区域化变量 Z (x) 在 x, x+h 两点处的值之差的方差之半, 即
r(h)= 1 E )(Z(x+h)-Z(x))2 )。 2
开发和综合调整提供依据。
( 下转第 63 页)
·61·
太原科技 2008 年第 10 期 TAIYU AN S CI- TECH
研究与探讨
保证会计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在信息的存储方面, 除了部分原始凭证和打印输出的报表外, 大多数以 机器可读的形式存储。 这种方式有可能给系统带来 风险, 使得数据面临严重的安全威胁。 4 完善会计电算化的对策
参考文献: [1] 黄 晓 明.对 我 国 会 计 电 算 化 发 展 的 理 性 思 考[J].当 代 经 济
科 学 ,2001(3):23. [2] 王储.会计电算化与会计工作[M].北京:财会出版社,2003. [3] 王 金 惠.会 计 电 算 化 实 施 中 存 在 的 风 险 及 其 防 范[J].洛 阳
20世纪 80 年代发展起来的以钻井资料为主的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 已成为目前油田开发阶段油藏 研 究 的 重 要 手 段 之 一 。 Schlumberger 公 司 的 Petrel 软件是勘探开发一体化的工具, 其突出特点是快捷 地建立地质模型。
在下二门油田 H2Ⅳ油组开展精细油 藏 描 述 的 过程中, 该区地质构造的复杂性使得仅依靠传统研 究手段很难准确把握其油藏潜力。 采用油藏建模技 术, 应用 Petrel 建模软件开展系统的建模工作, 建 立构造模型、 岩相模型和属性模型, 精细刻画了油 藏地质特征, 为油藏开发和综合调整提供了依据, 指明了方向。 1 下二门油田区域地质概况
下二门油田位于南襄盆地泌阳凹陷东部的下二 门构造, 地质储量 2.09×107 t, 分为 8 个开发层系。 H2Ⅳ油 组 是 下 二 门 油 田 最 大 的 开 发 单 元 , 含 油 面 积 3.1 km2, 地质储量 4.54×106 t, 年产油 量 占 下 二 门油田总产量的 25%。
由于油气聚集受构造、 岩性、 断层等因素控 制, 下二门油田 H2Ⅳ油组油藏类型主要为断层-岩 性油藏、 断层-背斜-岩性油藏和岩性油藏。 它的构 造形态为被断层复杂化的轴向近南北向的短轴背 斜, 背斜两翼不对称: 西翼及南、 北端部地层较 缓, 形态较完整; 东翼被下二门边界断层切割, 发 育了 6 条主控正断层, 将短轴背斜划分为 4 个断 块, 储量集中分布在Ⅱ断块, 该断块含油面积 2.1 km2, 地 质 储 量 3.85×106 t, 占 全 油 组 地 质 储 量 的 84.8%。 H2Ⅳ油组属候庄近源三角洲沉积, 砂体平
按照 Petrel 软件格式要求, 对井位坐标、 井斜、 测井、 钻井分层和断点数据等基础数据进行加载。 利用建模软件的可视化显示功能可对数据进行质量 检验, 修正因数据错误造成的油井轨迹异常显示, 并对测井曲线的异常显示井段进行校正。 3 精细三维地质建模 3.1 构造模型的建立
构造建模是地质建模的基础和关键, 由建立断 层模型和层面模型组成。 构造模型反映的是储层的 空间格架, 精细的构造模型可以细致地描述地层的 构造特征。
1) 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 保证 会计数据的真实性。 首先强化组织和管理, 明确人 员职责分工, 将系统中不相容职务分离, 以相应的 管理与之配套。 其次加强数据输入、 输出管理, 保 证各个环节的数据准确、 有效。 这要求做到数据双 重备份, 对备份的数据软盘定期检查, 以保证会计 数据的安全。 此外, 政府主管部门还应进一步完善 会计制度, 对危害计算机安全的行为进行制裁。
2) 培养 “复合型人才”。 会计电算化运行环境 是由财务会计人员、 计算机专业人员以及广大的职 员营造的。 培养 “会计-计算机-管理” 型人才是适 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迫切要求。 它要求从事会计电 算化工作的人员既应具有完备的会计学知识, 又应 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掌握比较扎实的计算机
和财务管理知识, 促进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发展。 3) 发挥财务管理功能。 计算机技术在财务管
孔隙度模型, 再以孔隙度模型作为渗透率模型建立 的约束条件[1]。
1) 测井曲线的粗化。 测井曲线粗化的作用是 将测井曲线的采样率与地质模型的纵向网格单元相 匹配, 并将数值赋给过井的网格单元。 属性建模主 要是对测井解释成果中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数据进行 粗化处理。 粗化算法主要有算术平均法和几何平均 法两种。 其中, 算术平均法主要针对数据变化比较 连续的属性; 几何平均法主要针对数据变化范围比 较大的属性。
比较以上两种算法的针对性, 孔隙度模型采用 算术平均法, 渗透率模型采用几何平均法[2]。
2) 孔隙度模型的建立。 采用贯序高斯模拟法 计算出孔隙度模型 (见图 2-a)。 在计算中, 岩相模 型的约束是保证孔隙度模型能正确描述地下储集单 元层特征的重要环节[2]。
3) 渗透率模型的建立。 渗透率对于评价油藏 的生产能力起决定性的作用 (见图 2-b)。 在研究工 区, 采用贯序高斯模拟法, 通过协克里金函数, 利 用相控孔隙度模型为约束条件, 计算出渗透率模 型[2]。
Abstract: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has mad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ast and exact, promoted the standard- ization of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and improved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accounting work. It has a profound meaning of finding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and giving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大 学 学 报 ,2006(3):7. ( 实习编辑 田继忠)
Discussion 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 to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in Application
LIN Lin
(The 3rd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53, China)
2- a 孔隙度模型 2- b 渗透率模型 2- c 净毛比模型 图 2 下二门油田 H 二Ⅳ油组精细属性模型
4 结论
1) 通过精细的构造建模、 相建模和油藏属性
建模, 能够建立符合油藏实际的地质模型, 能够精
细、 准确地刻画出油藏细部特征。
2) 建立的构造模型和属性模型不仅能够为数
值模拟提供静态模型, 还能用于地质研究, 为油藏
研究与探讨
太原科技 2008 年第 10 期 TAIYUAN SCI-TECH
文 章 编 号 :1006-4877(2008)10-0060-03
利用 Petrel 软件进行精细地质建模研究
罗 玉 1,翟中霞 2,孟庆友 1,王素萍 1,吴富武 1
( 1. 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 河南 桐柏 474780; 2. 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河南 南阳 473132)
收 稿 日 期 :2008-08-19; 修 回 日 期 :2008-09-19 作者简介:罗 玉( 1981- ) ,男,河北献县人。 2004 年 7 月 毕
业于郑州大学,助理工程师。
面几何形态为扇状, 河口坝、 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 主要油气储集单元。 2 基础数据库的建立
建立三维地质模型需要使用井位坐标、 井斜、 测井、 钻井分层等大量的基础数据, 而且三维地质 建模软件具有较强的三维图形显示和成图功能。 数 据加载过程就是基础数据库的建立过程。
摘 要:油藏建模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油藏定量表征的新技术, 通过对油藏特征和属性参数进行模拟 及预测, 利用 Petrel 软件可以建立起定量的三维可视化油藏模型。 并以油藏单元为目标, 系统建模用 于指导油藏的再认识和挖潜。 关键词:Petrel 软件;数据库;构造模型;盐相模型;属性模型 中图分类号:TE112.43 文献标志码:A
4) Net/Gross (净 毛 比 ) 模 型 的 建 立 。 有 效 厚 度与地层厚度的比值称为净毛比 (见图 2-c)。 通过 设立孔隙度或渗透率的门限值, 对孔隙度、 渗透率 模 型 之 间 进 行 计 算 , 可 计 算 出 Net/Gross 模 型 。 该 模型能够对有效储集单元进行描述。 根据研究工区 属性资料的分布范围, 以孔隙度值 13%、 渗透率值 0.076 μm2 为 门 限 , 即 只 保 留 孔 隙 度 值 大 于 13% 、 渗透率值大于 0.076 μm2 的储集砂岩为条件 , 计 算 出 Net/Gross 模型。
·60·
太原科技 2008 年第 10 期 TAIYU AN S CI- TECH
研究与探讨
构造形态, 其构造研究工作达到了以往二维构造研 究所不能达到的精度。
研究过程中注重了构造模型的三维可视化交互 编辑与地层重新对比的结合。 所建立的下二门油田 H 二Ⅳ油组构造模型总节点数约为 34 万个 (见 图 1)。 再通过纵向上的网格细化, 细化后模型的总节 点数达到 125 万个。 这样建立的精细构造模型, 既 可以控制住有效储集层和泥岩隔层的分布, 又不会 产生过多的网格单元。
变差函数是通过对粗化后的测井曲线进行统计 获得的, 主要参数是变程、 基台值和块金。 根据他 人经验, 实际计算时按照块金值为 0, 变程值取平 均井距的 3~4 倍, 即可以获得满意的计算效果。 通 过计算得出的砂体整体分布较连续, 与地质认识较 吻 合 [1]。 3.3 属性模型的建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