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学习心得(精选)
出国学习心得一:出国学习心得
首先感谢集团公司给我们提供了如此难得的机会赴俄
罗斯交流学习。
我非常庆幸自己能拥有如此不同于别人的如此美妙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哪怕只是短短一学年,转瞬即逝。
从我知道集团公司有派石油工作人员到俄罗斯学习的那天开始,就期待着能够成为其中一员,去体验异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体系。
在申报、等待、准备、学习等一系列紧张的准备过程结束之后,我的梦想得以实现了。
20xx年3月集团公司选拔了一批各个石油基层单位的工
作人员在北京石油大学培训6个月后到莫斯科和独联体作为访问学者进修一学年。
由于新牌培训中心急需俄语方面的师资力虽,尽管本人年龄不符合出国培训人员的要求,可还是有幸被选中,并顺利完成了为期半年出国前培训,于09年10月14号抵达莫斯科古博金大学,接受了为期两个学期的俄诺培训。
现将本人在莫斯科的学习、生活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习方面
1.教材
a.《石油专业俄语》教科书共二十课(从10月中句上到4月)
b.节选网上最新有关石油、天然气文章(从4月中句上
到结束)
c.《伟大的俄罗斯》共十八课(从此
4月中句上到结束)
书主要介绍俄罗斯18世纪至今的杰出人物。
d.听力没有教材,主要是在语音室看和听对俄罗斯石油公司领
导人的米访、看电影、做语法练习题等。
e.读报纸写感受
2.教师配备
古博金校方高度重视。
入学时,我们“两眼一麻黑”,外办主任嘎琳娜以其干脆利索的方式将我们入学的各道手续一并办完,如学生证、借书证、医疗保险等。
第二天就正式上课,由俄语系主任奥利伽和副主任阿拉授课,学习内容是与集团商定的《石油专业俄语》,奥利伽老师身为主任,政务繁忙,但还是兢兢业业地为我们耐心授课,精神着实可嘉;阿拉副主任虽然脾气急,但其幽默的上课方式让学生倍感轻松;代课老师伊琳娜毕业于著名学府莫大,性情随和,学识广泛,用词清晰易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听到下课的铃声。
任课老师层次之高,可管窥学校的重视程度。
学习体会:
1、我认为极有必要在国内学习和打好俄语基础。
由于出国前我的俄语基础就很好,而且乂在北京培训半年,所以在国外的课程对我来说进展的很顺利,和老师的沟通也很顺畅。
2、通过这二个学期的集中俄语培训,我的俄语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不仅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对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来龙去脉有了相当的了解,这为我本人对石油工作人员出国前的俄语培训工作打下
了扎实的基础。
在学习期间本人的俄语词汇虽乂向前迈出一大步,尤
其是填补了我的石油专业俄语方面的词汇虽、提高了理解能力以及流利程度。
3、在课堂上要有自己的见解。
在上课时,老师的观点有时对中国不太了解或者是误解,这时我会主动地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看法,我说中国有太多的人口和广袤的土地,中国政府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很多,在中国政策贯彻起来也非常艰难等等。
之后乂经过课下的讨论,我与老师达成了共识,获得了老师的赞许。
4、课文要提早预习。
我们所学的石油专业文章里的专业新词汇很多,而且对我来说乂是新的领域,所以我每次在上课前认真地查词典,把所有新单词及用法写在笔记本上,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此外我们的《伟大的俄罗斯》这本教材是借来的,大多数同学为了能在上面做笔记,都复印了一份,而我呢,即为了练习打字乂为了备份电子教学资料,把整个一本书打了出来并把生词进行标注,这使我既练就了比较快的俄语打字,乂学习了课文上的知识,一举两得,这既免去了像有些同学那样临时抱佛脚的苦恼,乂省出了时间去理解石油、
天然气方面的知识。
(2173 字)
很感谢学院给我们提供这次机会到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
进行交流学习。
我非常庆幸自己能够拥有如此美妙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虽然三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但是这段经历对我来说却是一生
最珍贵的回忆。
不同的生活与学习环境让我对这个充满古朴书卷气息的大学有
了更深的了解,对俄罗斯的高等教育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每天穿梭于金发碧眼的俄罗斯人中间,同他们一同上课做实验,他们的聪明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让我对这个学校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好奇心,并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现将在学习、生活情况做以下汇报。
在上课方面我仅以这几门课程作为代表,进行简述我的学习经历与体会。
同时通过这些课程我也总结一些个人学习方面的见解:第一,出国要有一定的俄语基础,最起码要有口语基础,我本身从初中开始就学习俄语,一直到大学都是以俄语为第一外语进行学习,并且之前在北京培训过半年之后才出国的,所以沟通交流几乎没遇到太大的问题;第二,在课堂上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能循规蹈矩的一味的去听老师的讲解,在自己理解并且有自己的见解之后才能证明自己完全明白了理论知识,并且可以应用到实践当中去;第三,要多与当地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这样不仅能了解到我们想要知道的知识,也可以增强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且可以学习到很多他们口语当中的俚语;第四,要借助电视网络等工具进行外语听力的学习,例如电视机里的广告新闻,收音机,歌曲等等,这样可以使自己很快的融入到当地的文化当中去,更深的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及文化;第五,在国门之外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走到另一片土地的时候我们就是以中国人的身份出门了,走到哪里他们都会说是中国人,而不是我们在国内的某某某,举手投足都代表着中国人的形象,所以要给中国人民的形象做代言;第六,课前一定要预习,并阅读相关的文字材料,这样
才能保证在课堂上我们能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老师经行沟通。
(1456 字)
一学期的生活匆匆结束。
离别时,是期盼;离别时,是不舍;离别时,亦满载收获和回忆。
踏上回国的飞机,心中阵阵激动。
因为不久我就要回到祖国的怀抱,见到我思念的家人和朋友。
脑海中回想着发生的一切,好似一场梦。
心中充满感激,感谢首帅大给了我这次宝贵的机会,为我的青春增加了一种绚丽的颜色。
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给予我无限的支持和鼓励。
一次远行,让我对生命的体会更加深刻。
收获的是友谊,是学习,更是人生的境界。
初到美国,在机场,只身前往的自己不得不说有几分恐惧。
对环境,更是对语言。
虽顺利通过了出国英语考试,但实战起来才发现自己的武器已太落后。
听不懂,说不出口的尴尬,心中阵阵挫败感。
我知道,一切才刚刚开始。
果不其然,到学校,办理各种手续,虽说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但心中满是落寞。
尤其是进入到正常的学校生活时。
因为我发现,大家虽说都是国际交流生,但欧洲国家的学生基本不存在语言问题。
所以他们能够很快的融入群体,交到朋友,同出游。
而这一切于我而言,是一道需要时间和巨大勇气才能跨过的坎儿。
所以,初期,自己生活很是孤寂,还有学习上的巨大压力。
到了课堂,开启了不提前看书,安全听不懂的模式。
课堂上,大家笑,我也便随节奏扬起嘴角。
生活和学习上的挫败感让我倍加思念祖国,思念家人和朋友。
那时,自己也深深体味到何谓浓浓乡愁。
入学两个星期后,我见到了我的hostfamily 。
他们对我十分爱护。
静静的倾听我心中的苦闷,给我建议和鼓励。
她们告诉我,美国人善诉说,但中国人有着更好的品质,便是聆听。
我们更懂得给他人空间和时间。
关于交朋友,自己要学会主动,因为只有你主动,才能建立起话题,交到朋友。
美国人虽然很包容很友好,但他们不会主动去照顾他人。
当我再次回到静谧祥和的校园,想起自己为了今天的种种努力,想到自己的优秀,心中豁然开朗起来。
我不该的,不该在今天辜负曾经那么努力的自己;我不该的,不该在拥有了机会的今天而错失机会;我不该的,不该丢失做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和自信。
从那一刻起,自己决定勇敢起来,自信起来。
以自己的努力和人格魅力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小天地。
我开始勇敢的张开自己的嘴,观察别人怎么打招呼,怎么聊天。
把每天学到的日常词汇和交际用语记到一个本子上。
我开始经常出现在活动室,虽然自己经常插不上话,但我知道每天我都在努力,努力提高自己。
我积极参加大家组织的活动,我知道每一次活动都为我语言的进步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写到这里,脑海中浮现出了
wrightsvillebeach 美
丽的画面。
脚底的细沙,无边无际的大海,碧蓝的天空,浅处清澈的海水,远望时的天蓝之色。
那么美,美到让人对生命再无他求。
瞬间也便懂得,为什么nicholassparks 笔下
能生出那么执着单纯美好的爱情故事。
来到这里,更加明白了世界之大,大自然之美。
也许,只有往外走走,看看,才能真正拓宽生命的
额度。
每一天,在自己的努力下,都会进步一些,收获一些。
收获笑脸,收获知识,收获一份份小美好
还记得朋友们一张张笑脸。
记得感恩节时,感恩的人,好吃的美食。
还记得课堂上大家的积极发言,勇敢而自信的面容,轻松的课堂环境。
还记得清新美丽的校园,安静祥和的图书馆。
一张张面容,一份份美好,推动着青春梦想的前行。
回到祖国,学到的是感恩,是热爱,是珍惜。
离别时,她的一句话,也许真实的道出了我的进步。
她告诉我我的英诺比刚来时好了很多,她现在特别喜欢和我聊天。
感谢她的肯定,我只知道我一直在努力。
感谢首师大给我的这次宝贵机会,让我学到很多,进步很多。
我会一直努力的,因为前方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