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学第一课-预防病毒感染课件

开学第一课-预防病毒感染课件


第二部分 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知识解读
1
——人群普遍易感


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 容
易 正常人群均可发生,与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
感 染
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
新 在肝肾功能异常,有慢性病人群,感染后病情更重。






第二部分 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知识解读

防护四
首选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通
风换气,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


密切接触者 ——指14天内曾与病毒的确诊或高度疑似病例有过共同生活或工作的人。

包括办公室的同事,同一教室、宿舍的同事、同学,同机的乘客等。以及其它形式的直接接触者包括病毒感染病

人的陪护、乘出租车、乘电梯等。
第二部分 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知识解读
6
01


如果接触者出现 症状,要提前通
密 知医院,将前往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冠状病毒
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 察类似王冠而得名。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 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
新型冠状病毒
2019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 因2019年武 汉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 生组织命名。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 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 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 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




01.咳嗽、打喷嚏或说话
飞沫的产生
02.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 吸痰或气管插管、翻身
拍背等刺激咳嗽的过程中和心肺

复苏等。


第二部分 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知识解读
5
直接接触: 什 病原体通过
粘膜或皮肤 么 的直接接触 是 传播

(1)血液或带血体液经粘膜或破 损的皮肤进入人体
(2)直接接触含某种病原体的分 泌物引起传播
戴口罩步骤





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

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第一部分 工作区域防护知识
进入学校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校,并到卫生间洗手。
2
若体温超过37.2℃,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体温 ≥37.2°





第一部分 工作区域防护知识
3
入 室 办 公 如 何 做
第一部分 工作区域防护知识
3
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
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

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 戴口罩。


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

按照六步法严格洗手。


从一些聚集性病例的发病关联次序判


断,人传人的特征十分明显,且存在

一定范围的社区传播。人们通常是在

住家、工作场所或医疗机构等地与感

染者密切接触后受到感染。



第二部分 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知识解读
4

飞沫
一般认为直径>5um的含水颗粒,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
距离(一般为1米)进入易感的粘膜表面。



建议适当、适度活动,保证身体状况良好。



避免过度、过量运动,造成身体免疫能力下降。




第一部分 工作区域防护知识
16






防疫期间,摘口罩前后做好手卫生,废弃口罩放入垃圾桶内

每天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


0 2 新型冠状病毒 相关知识解读
第二部分 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知识解读


多数患者
临 床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0 3 掌握预防感染 肺炎卫生知识
第三部分 掌握预防感染肺炎卫生知识
立刻用肥皂、含有酒精的
1
洗手液和清水洗手

制备食品之
1
前、期间和之后
4
咳嗽或打喷嚏后
手脏时候
2

照护病人时
3

5
在处理动物或者
动物排泄物后
6
饭前便后
第三部分 掌握预防感染肺炎卫生知识
第二部分 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知识解读
7
主要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

➢ 轻度干咳 ➢ 乏力 ➢ 呼吸不畅 ➢ 腹泻等症状

冠 状
流涕、咳痰等症状少见

毒 感
部分患者

——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仅表现为头痛、心慌、胸

闷、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部分患者在一

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病情进展迅速。
切 医院。

02

者பைடு நூலகம்
前往医院的路上, 病人应该佩戴医

用口罩。



03
避免搭乘公共交通, 应该呼叫救护车或者 使用私人车辆运送病 人,如果可以,路上 打开车窗。
05
任何被呼吸道分
泌物或体液污染
的物体表面都应
该用含有稀释漂
白剂的消毒剂清
04
洁、消毒。
生病的密切接触者应 时刻保持呼吸道卫生 和进行双手清洁。在 路上和医院站着或坐 着时,尽可能远离其 他人(至少1米)。

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


第一部分 工作区域防护知识
6


洗手后佩戴一次性医用
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

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




教室保持通风和卫生 清洁,避免多人聚会。
第一部分 工作区域防护知识
7
8
须佩戴口罩出行,避开密集人群。

与人接触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在公共场所长时间停留。



2
防护一
在自己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候,应用纸巾或者袖口或者曲肘将 口鼻完全遮住,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
并洗手擦干。

防护二
易感人群应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 所,可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的风险。

防护三
避免在未加防护情况下与病人 密切接触,避免触摸其眼、口、
鼻。尽量不要去医院看望病人,
防止二次感染。
开学后怎么预防 病毒的感染
同舟共济 共渡难关 科学防治 精准施策
学校丨居民丨新型冠状病毒防治丨个人卫生知识

01 开学后公共场所防护知识
录 02 新型肺炎相关知识解读
CONTENTS
03 掌握预防感染肺炎卫生知识
0 1 返岗后公共区域 防护知识
第一部分 工作区域防护知识
1
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2




直接传播
病 毒
病人喷嚏、咳嗽、说

话的飞沫.呼出气体近

距离接触直接吸入、
气溶胶传播

可以导致感染
飞沬混合在空气中,

形成气溶胶,吸入后

导致感染


接触传播
飞沬沉积在物品表面, 接觖污染手后,再接触 口腔、 鼻腔、眼睛瞪 粘膜,导致感染
第二部分 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知识解读
3

会 人传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