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生物教案
第三章多种多样的动物
1、观察动物的形态,一般是先(整体)或(局部),先观察动物的(体形)、(体色),再逐步观察动物身体的(各个部分)。
对各部分的观察,一般是由(前)向(后)进行,如观察(哺乳动物)的顺序是:(头部→颈部→躯干部→四肢→尾部)。
观察完各个部分后,还要再由(局部)回到(整体),了解各个部分在整体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等。
2、常见的昆虫口器有:咀嚼式口器(蝗虫)、虹吸式口器(蝶、蛾类)、嚼吸式口器(蜜蜂)、刺吸式口器(蚊子、蝉)、舐吸式口器(苍蝇)。
3、动物器官与仿生学:模仿鸟制造了飞机;模仿青蛙的眼设计出了“电子蛙眼”;模仿蜻蜓翅痣的特点设计出了减轻飞机飞行中的颤振;模仿苍蝇的眼设计出了“蝇眼”照相机。
4、在野外考察时,要根据动物的特点去寻找它们。
除了要对动物的种类、数量及它们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外,还有注意观察它们的生活场所和生活习性。
5、目前,地球上生活着150多万种动物。
在我国,已经知道的鱼类有3862种,占世界鱼类种数的17.53%;两栖类284种,占世界两栖类种数的7%;爬行类376种,占世界爬行类种数的6%左右;鸟类1244种,占世界鸟类种数的14%左右;哺乳类581种,占世界哺乳类种数的13.39%。
6、在野外观察动物时,注意不要被小动物(咬伤)、(蜇伤)!也不要(伤害)小动物!
7、对动物进行观察,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
一些小型的(活动较慢)的动物,像蚂蚁,蚯蚓等,宜在(野外)观察。
一些(活动性较强)的动物,如蝗虫、蜜蜂、蝴蝶等昆虫,小鱼、小虾等水生动物,在野外观察它们的形态一般比较困难,可(捕捉回室内),放在(合适的容器内)进行观察。
一些(较大)的动物,如鸟类、哺类,可放在(笼内)进行观察。
如果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则应尽可能在适于这种动物的野生环境中进行观察。
8、鱼的鳃是由( 鳃弓、鳃粑、并列的两个鳃片组成 ) ,(鳃丝) 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
9、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 )呼吸,用(鳍 )游泳。
10、体内有脊柱是(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鱼)类是最低等的脊椎动物。
11、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包括(原生动物→草履虫)、(腔肠动物→海蜇、海葵等)、(扁形动物→猪肉绦虫、血吸虫)、(线形动物→蛔虫、蛲虫)、(环节动物→蚯蚓)、(软体动物→贝壳类、乌贼类等)、(节肢动物→蝗虫类,蜘蛛类、蜈蚣类、虾蟹等甲壳类)等。
12、混合放养是指把几种食性和栖息水层不同的鱼种,放养在同一水体中。
充分利用水体的空间和各种天然饵料达到高产的目的。
四大家鱼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13、家鸽的羽毛分为 (正羽 )和( 绒羽 )两种。
14、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了翼;长骨中空;有喙无齿;体温恒定;卵生。
15、鸟类是脊椎动物中第二大类群,颈长、腿长、喙长的是涉禽类,如丹顶鹤、灰鹭等。
全世界现存鸟的种类大约有9200多种,如猛禽→猫头鹰;攀禽→啄木鸟被称为“森林医生”;鸣禽→大山雀被称为“林中卫士”;涉禽→丹顶鹤;游禽→天鹅;走禽→孔雀等。
16、课本67页家兔的结构图,(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膈的收缩和舒张,可以使胸腔扩大和缩小,因此能帮助完成(呼吸)的作用。
17、家兔和鸟类是( 恒温动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