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创建诚信计量单位评价表(餐饮业)要点
创建诚信计量单位评价表(餐饮业)要点
(b)经营者计量管理工作责任制度
(c)专(兼)职计量人员计量管理工作责任制度
(d)计量人员培训制度
(e)诚信计量承诺制度
(f)计量投诉受理、协调、处理工作制度
6
承诺和投诉
6.1
应公开向消费者作出诚信计量方面的承诺,并认真履行承诺
6.2
当经营中出现违反诚信计量承诺行为时,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予以改正和补偿,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预防此类行为再次发生
4
餐饮品的计量管理
*4.1
以量值结算的餐饮品,结算值应与计量器具测得的实际量值相符,其短缺量应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4.2
采取现场计量的餐饮品,应向消费者明示计量单位、操作过程和计量器具显示的பைடு நூலகம்值
4.3
经营的商品带有包装物或捆扎物时,计量称重前应当去除包装物或捆扎物
*4.4
不准利用异物或采取其他手段改变餐饮品的量值
5
管理制度
应制定并有效实施以下管理制度
5.1
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a)计量器具采购、验收、流转、维护、报废更新和日常自校制度
(b)计量器具档案管理制度
(c)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
5.2
餐饮品计量管理制度
(a)进货计量验收制度
(b)明码标价制度
(c)计量不足先行赔偿制度
5.3
其它管理制度
(a)商品计量责任制度
*4.5
不采购、不销售未标明净含量的定量包装商品,定量包装商品应符合国家法规规定
*4.6
销售散装商品应符合《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4.7
经营散装啤酒时,应使用有固定标称容量和明显刻度标记的定量容器;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标价和结算;定量容器应经检定合格
4.8
经营的“招牌”餐饮品,应明示主要原料的净含量
2.3
应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对计量人员进行计量法律法规和岗位业务培训,使其适应本岗位要求
2.4
所有计量人员应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3
计量器具管理
*3.1
配备使用的计量器具应满足计量法律法规和企业经营及服务的要求
3.2
应制定计量器具年度周期检定计划
*3.3
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应登记造册,并向当地县级质监部门备案
*3.4
在用计量器具受检率及检定合格率应达到100%
3.5
应保存每一台计量器具的档案,其内容包括:
(a)计量器具名称;
(b)制造商名称,计量器具型号、规格;
(c)接受日期和启用日期;
(d)放置地点;
(e)接受时的状态及验收记录(例如全新的,用过的,经改装的);
(f)计量器具使用说明书;
(g)检定或校准的日期和结果以及下次检定或校准的日期;
创建诚信计量单位评价表(餐饮业)
序号
考核内容
评价结果
符合
不符合
有缺陷
不适用
记事
1
计量管理机构
1.1
建立本单位内部的计量组织机构,绘制计量组织机构框图
1.2
经营者应主管计量工作
2
计量人员
2.1
应配备专(兼)职计量主管,并有任命文件
2.2
应配备进货计量验收人员,计量器具管理、使用、维护人员,计量投诉受理人员,计量监督人员
6.3
应在显著位置公布计量投诉举报电话,设立投诉意见箱
*7
在经营过程中应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注:1、带*号项有一项不符合,即为评价不通过。
2、不带*号项有三项以上不符合,即为评价不通过。
3、不带*号项有三项以下(含三项)不符合,应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视为评价不通过。
(h)迄今所进行维护的记录和今后维护的计划;
(i)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的历史记录。
3.6
应制定计量器具操作规程并按规程操作
3.7
在用计量器具应具有完整的状态标识
3.8
应定期对在用计量器具进行自校
3.9
建立计量器具日常使用记录
*3.10
不准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
3.11
计量器具的存放、使用地的环境条件应符合有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