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犯罪构成
第三节
•
犯罪构成的分类
第三百三十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 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三百三十二条 【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违反国境卫生检疫规定,引起 检疫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犯罪主观方面:行为人 具有主观罪过,包括故 意和过失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于冲
第一节
犯罪构成的概念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 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 徒刑。
中国 犯罪客体:他人的生命 权益 犯罪客观方面:非法剥 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犯罪主体:年满14周岁 以上的自然人 犯罪主观方面:故意
第三节
犯罪构成的分类
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按照犯罪构成依赖的犯罪 形态为标准。修正的犯罪构成包括两种,一种是故意犯罪的未 完成形态中的犯罪构成,另一种是共同犯罪中的犯罪形态。
标准的犯罪构成与派生的犯罪构成:犯罪行为在社会危 害程度方面的特点。后者包括加重的犯罪构成和减轻的 犯罪构成。 简单的犯罪构成与复杂的犯罪构成:以具体犯罪的犯罪构成要 件要素的数量为标准。简单的犯罪构成又称单一的犯罪构成, 复杂的犯罪构成分为两种,一是复合的犯罪构成(同时符合), 二是择一的犯罪构成 (符合之一)
刑事立法:犯罪 构成是罪刑法定 的实现形式,犯 罪构成体现罪刑 法定的要求。是 否有利于罪刑法 定是衡量犯罪构 成理论优劣的标 准
犯罪构成
刑事司法: 区分罪与非罪 区分此罪与彼罪 区分一罪与数罪 区分重罪与轻罪
第二节
犯罪构成要件· 要素
犯罪构成的要件·要素的定义和分类
犯罪构成要件: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犯罪构成要素:犯罪构成的特殊构成要件
3 包含实质评价 内容:社会危 害性和应受谴 责性
犯罪构成不同于犯罪概念,两者即有联系又有区别: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 基础,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犯罪概念是从整体上回答什么是犯罪 ,犯罪有什么具体特征,而犯罪构成则是解决构成犯罪的具体规格和标准问 题。
第一节
犯罪构成的概念
四、犯罪构成的意义
犯罪构成要件要素
积极的(成立犯罪必须具备) 与消极的(否定犯罪成立)
第二节
犯罪构成要件· 要素
犯罪构成的要件·要素的定义和分类
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主体→犯罪主观要件→犯罪客观要件→犯罪客体 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体要件→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大陆法系 构成要件符合性:杀人 违法性:没有正当防卫 有责性:具有责任能力
第五章
犯罪构成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于冲
第一节
犯罪构成的概念
三、犯罪构成的定义和特征
犯罪构成指刑法规定的某种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主客观要件 的总和。
1 犯罪构成要 件由刑法规 定:分则、 总则、其他 刑法法规
2 确认某种行为 成立犯罪全体 要件的总和
犯罪构成小测验
(一)构成要件与构成要件要素 3.《刑法》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 者剥夺政治权利。”关于本条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2 年试卷二第51题) A.“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属于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B.“他人”属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 C.“侮辱”、“诽谤” 属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D.“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属于 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完结的犯罪构成与待补充的犯罪构成:依照是否完整地规定了犯罪 构成的所有要件而作的划分。又称封闭的犯罪构成与开放的犯罪构 成
第三节
犯罪构成的分类
择一的犯罪构成 第一百一十一条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 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为境外的机构、组 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 或者情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 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 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第一百一十二条 【资敌罪】战时供给敌人 武器装备、军用物资资敌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 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 以下有期徒刑。
二、犯罪构成理论的历史发展(前苏联及我国)
•
有一条基本原则始终是不可动摇的,即行为只有符合 分则具体罪状规定的犯罪构成才能受刑事处罚。 1925《苏俄刑法教科书》 特拉伊宁
•
犯罪构成是构成犯罪的诸要件的总和
1938年出版的,由全苏法学研究所集体编写的供高等院 校使用的《刑法总论》
犯罪构成乃是苏维埃法律认为决定具体的、危害社会主义国家的作 为(或不作为)为犯罪的一切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因素)的总和。
客观要素和主观要素 客观要素:犯罪客体、 犯罪对象、危害行为、 危害结果、时间、地 点 主观要素:刑事责任 年龄、责任能力、主 观罪过
必要要件· 要素 选择要件· 要素 选择要件:为部分犯 罪成立所必须具备的 要件。犯罪对象以及 犯罪时间、地点、方 法 第340条非法捕 捞水产品罪
记叙性与规范性
成文性与不成文性
第三节
犯罪构成的分类
复合的犯罪构成 第二百三十六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 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 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 (二)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 (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 (四)二人以上轮奸的; (五)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LOGO
于冲
第一节
犯罪构成的概念
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理论
构成要件符合性
违法性
有责性
贝林:现代构成 要件理论的创始 人。“犯罪类型 的外部轮廓” 迈耶:规范的构 成要件要素 “猥 亵”、“侮辱”
正当防卫、紧急 避险 超法规的违法阻 却事由
责任故意、责任 过失
第五章
犯罪构成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于冲
第一节
犯罪构成的概念
1581法力那耶斯把”犯罪的确信“引申为”犯罪事实“
1796克莱因把“犯罪的事实”翻译为“犯罪构成 “,但只有诉讼法上的意义 19世纪初,费尔巴哈明确把”犯罪构成“作为 刑法学上的概念来使用(分则) 20世纪后,贝林格、迈耶等人不断努力,构 成要件发展成为刑法总论的理论体系基干
第五章
犯罪构成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1946年特拉伊宁 《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 第五章 犯罪构成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于冲
第一节
犯罪构成的概念
犯罪客观方面:犯罪的 客观外在表现,包括危 害行为、危害结果、危 害行为以及危害结果之 间的因果关系等
犯罪客体:刑法所包括 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 主义社会关系。
犯罪构成的具体内容
犯罪主体:达到法定刑 事责任、具备刑事责任 能力并实施危害行为的 自然人。 第五章 犯罪构成
刑法学总论
第五章 犯罪构成
第五章
犯罪构成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LOGO
于冲
法系)
犯罪概念是犯罪构 成的基础,犯罪构 成是犯罪概念的具 体化。 犯罪构成是囊括所 有犯罪成立要件、 要素的集合,因此 犯罪构成的体系决 定了犯罪论的体系
中世纪意大利纠问式程序中的”犯罪的确信“
犯罪构成小测验
(一)构成要件与构成要件要素 1.关于构成要件要素的分类,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8年试 卷二第51题) 多 A.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中的"贩卖"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淫 秽物品"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B.贩卖毒品罪中的“贩卖”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毒品”是规范 的构成要件要素 。 C.强制猥亵妇女罪中的"妇女"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猥亵"是 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D.抢劫罪的客观构成要件要素是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非法占有目 的"是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2.《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第一款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 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同条第三款规定:"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 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关于上述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08年延期考试试卷二第51题) A.“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是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B."不正当利益"是规范的 构成要件要素 C."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是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 D.第三款规定的内容,属于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