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格心理学》全套教案精品课件 第五篇 人本主义

《人格心理学》全套教案精品课件 第五篇 人本主义

不同点: 当做物(萨特、海德格尔) 当做有主观性的人(布贝尔、马瑟尔)
21
罗洛.梅的存在分析人格理论
贡献: 1、建立存在心理治疗体系;
2、奠定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基础 A.自由意志与人性本质 B.自由与焦虑
22
存在主义对罗洛.梅的影响
1 强调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个人的情感、个人的 自由选择和个人的内在体验;研究中心:个人 存在的意义。 2 研究单独的个人时,把个人放在社会情境中, 强调个人面临困境时产生的焦虑、痛苦和空虚 的情绪状态。 3 强调个人的自由选择,认为自我意识支配着 个人的行为,个人的价值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自 由选择。
31
五 人格发展
(一)四个阶段: 1 天真人格 2 内在力量的反抗 3 寻求发展的自我意识 4 创造的辉煌
32
(二)人格特征 健康人格观
1、自由
2、勇气
3、爱
4、意志
33
七 成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
一、具备自由感 1、增强自我意识 2、选择自己的自我 3、接受现实
34
二、具备勇气
1、能够承受自我认识 2、接受自己的局限性 3、能够维护内心的自由 4、选择做自己
35
三、学会爱
1、具备自我意志与自由 2、能够自爱 3、能够从爱本身体验幸福感 4、学会关切
36
四、具备健康的意志力
1、觉知自己的愿望 2、将知觉转化为自我意志 3、行使决心与责任
37
八 心理疾病病因观
29
焦虑定义为“个人的人格及存在的基本 价值受到威胁时产生的忧虑”,是“人 类对威”。
其实质为:焦虑是当人的存在受到威胁 时的一种心理活动状态;是对存在价值 受到威胁的一种反应;是对非存在(即 死亡)威胁的一种体验;
30
在焦虑的产生方面:价值观的丧失;关系感的 丧失,现代人失去了以成熟的爱的方式与别人 建立联系的能力;空虚和孤独使人产生焦虑。 对付焦虑的方式: 其一是神经症患者的变态方式,即通过压抑、 禁忌或其他消极的逃避方式来摆脱焦虑。 其二,是正常人的健康方式,指个体在焦虑面 前既不逃避也不墨守成规,而是依靠足够的勇 气积极地面对焦虑。
15
精神三变
骆驼 狮子 婴儿
16
二、自由和选择
人有绝对的自由; 人的存在与选择以及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分不开。
17
人生的三大绝望(齐果尔)
18
不知道有自我 不愿意有自我 不能够有自我
19
三、存在是偶然的、荒诞的
1、物质世界的存在是没有理由的; 2、存在是不确定的。
20
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共同点: 相互理解
第七篇 人本主义流派
1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
哲学心理学的历史背景
哲学心理学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存在主义心理学 【existential psychology】
现象心理学 【phenomenologica
l】
2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中心思想:强调个人具体存在和人生体验,强调个 人对自己的命运负责。人本主义哲学重视人的价值, 维护人的尊严与权力,解放个性,使人得到充分的 自由发展,实现现实生活的个人幸福; 影响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思想的四大理念:个人 有绝对的自由、个人有选择的权利、个人对自己 的选择负责、人有超越自我的潜力
9
五个中心论点(美国:沙弗):
1.人本主义心理学具有强烈的现象学倾向,强调人的主观体 验。
2.坚持人类本质的统一与完善; 3.提倡人的自由与自主倾向; 4.反对还原论,主张按照意识的本来面貌来看待意识体验; 5.人格发展的可能性无限,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潜能,超越自
我。
10
第三节 罗洛.梅的存在分析人格
27
人是自由的 个体性与社会整合 宗教紧张感:面临决策和行动的挑战时
28
四 人格结构
1 自我中心性 接受自我中心性或自我独特性是心理健康的首 要条件,若这个核心被攻击,则是在直接攻击 人的存在本身。 2 自我肯定 指保持人的自我中心的勇气,即强调人应该有 勇气自由选择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 3 参与 4 觉知 5 自我意识 6 焦虑
7
80年代以来,人本主义运动进一步深化。 自我实现说 (马斯洛和罗杰斯) 自我选择说 (梅洛梅)
8
方法学
心理学研究取向─由内而外的,凭据当事 人陈述的主观感受。 对行为研究中心的理念─人是不可分割 的整体,想要了解人、研究人必须从整 个人着眼。要想了解人、研究人,只能 从了解他对他自己和对周围世界的看法 着手。
23
一 人性观
善恶混论 人是具有一定结构的潜能束(善恶) 原始生命力 与 自我增强的欲望 的关系
24
二 存在论
1 个人存在首先是对自己存在的意识,能够把 自己与其它分开; 2 人不应服从权威的约束,也不应受到任何必 然性的约束,自由选择是人的本质; 3 存在不是静止的,而是由潜能走向存在的动 态存在; 4 存在与非存在对立统一,非存在是存在的一 部分。
25
存在的三个世界:
1 组成生理和物理环境的内部和外部世 界; 2 由他人组成的人际关系世界; 3 自我、自我价值与潜能自我的内在世 界。
26
三 人格定义
(一)人格的概念:人格是与社会整合的具有 宗教紧张的自由、独特的个体生活过程的社会 化。 自由对于心理健康不可缺少 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空虚自我疏远,生活无意 义与价值的自我体验 认识自己,对自己负责,接纳自我(健康与不 健康的区别) 宗教紧张是人格中的一种焦虑倾向。
3
“第三势力”:重点放在健康人身上,研究人的 主观世界,突出人所特有的选择性,创造性与自 我实现,恢复人的价值与尊严。
6
人性观
公认: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恶是环境影 响下的派生现象,因而人是可以通过教 育提高的,理想社会是可能的。 人性观─本质是善的,具有善根,只要 后天环境适当就会自然的成长。
11
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主张
一、存在先于本质 存在: 1、是人的存在; 2、是具体的、个别的人的存在; 3、是指孤独的个体与他自身的关系,即 自我感。 4、是孤独的个人的非理性体验。
12
存在是选择成为自己的可能性
两种可能: 选择成为自己; 选择不成为自己。
13
上帝死了!
14
权力意志与超人
权力意志:生命力扩张的状态 超人:对生命充分肯定,把生命潜能完 全实现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