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经济学名词解释自然状态:特定的会影响个体行为的所有外部环境因素。
自然状态的信念:个体会对每一种状态的出现赋予一个主观的判断,即某一特定状态s出现的概率P。
期望效用原则:人们在投资决策时不是用“钱的数学期望”来作为决策准则,而是用“道德期望”来行动的。
而道德期望并不与得利多少成正比,而与初始财富有关。
即人们关心的是最终财富的效用,而不是财富的价值量,而且,财富增加所带来的边际效用(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效用函数的定义:不确定性下的选择问题是其效用最大化的决定不仅对自己行动的选择,也取决于自然状态本身的选择或随机变化。
公平博彩:指不改变个体当前期望收益的赌局,如一个博彩的随机收益为ε,期望收益为E(ε)=0,我们就称其为公平博彩。
效用函数的凸凹性的局部性质:经济行为主体效用函数的凸凹性实际上是一种局部性质。
即一个经济主体可以在某些情况下是风险厌恶者,在另一种情况下是风险偏好者。
效用函数是几个不同的部分组成。
在人们财富较少时,部分投资者是风险厌恶的;随着财富的增加,投资者对风险有些漠不关心;而在较高财富水平阶段,投资者则显示出风险偏好。
确定性等价值:是指经济行为主体对于某一博彩行为的支付意愿。
即与某一博彩行为的期望效用所对应的数学期望值(财富价值)。
风险溢价:是指风险厌恶者为避免承担风险而愿意放弃的投资收益。
或让一个风险厌恶的投资者参与一项博彩所必需获得的风险补偿。
阿罗-普拉特定理:对于递减绝对风险厌恶的经济主体,随着初始财富的增加,其对风险资产的投资逐渐增加,即他视风险资产为正常品;对于递增绝对风险厌恶的经济主体,随着初始财富的增加,他对风险资产的投资减少,即他视风险资产为劣等品;对于常数绝对风险厌恶的经济行为主体,他对风险资产的需求与其初始财富的变化无关。
相对风险厌恶的性质定理:对于递增相对风险厌恶的经济主体,其风险资产的财富需求弹性小于1(即随着财富的增加,投资于风险资产的财富相对于总财富增加的比例下降);对于递减相对风险厌恶的经济行为主体,风险资产的财富需求弹性大于1;对于常数风险厌恶的经济行为主体,风险资产的需求弹性等于1。
(均值-方差)无差异曲线:对一个特定的投资者而言,任意给定一个证券组合,根据他对期望收益率和风险的偏好态度,按照期望收益率对风险补偿的要求,可以得到一系列满意程度相同的(无差异)证券组合。
所有这些组合在均值方差(或标准差)坐标系中形成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就称为该投资者的均值-方差无差异曲线。
有效集,有效前沿(边界):同时满足在各种风险水平下,提供最大预期收益和在各种预期收益下能提供最小风险这两个条件就称为有效边界。
分离定理:在存在无风险资产与多个风险资产的情况下,投资者在有关多个风险资产构成的资产组合的决策(投资决策)与无风险资产与风险资产构成的资产组合比例的决策(金融决策)是分离的。
有效组合前沿:期望收益率严格高于最小方差组合期望收益率的前沿边界称为有效组合前沿。
两基金分离定理:在所有风险资产组合的有效组合边界上,任意两个分离的点都代表两个分离的有效投资组合,而有效组合边界上任意其它的点所代表的有效投资组合,都可以由这两个分离的点所代表的有效组合的线性组合生成。
零βCAPM :两基金分离定理在不存在无风险资产的情况下,同样在有效边界上成立。
这时总可以找到与市场资产组合对应的正交资产组合—“零β资产组合”,从而获得零β资产定价模型。
或有权益证券:就是一种契约或承诺,它保证在某一自然状态发生时,该证券的发行者向其购买者交割一单位的某种商品;如果该状态不发生,则该权益实效,其所有者什么也得不到。
阿罗证券:一种状态-收益支付结构类似或有权益证券的契约。
该种证券承诺在某一特定自 然状态发生的条件下,支付一单位的购买力;如果该状态没有发生,则该证券的持有者什么也得不到。
因此,阿罗证券的标的是一单位的计价商品(货币)或购买力。
完备市场:如果K=S ,即阿罗证券的种类与自然状态的种类一样多,则称这一由阿罗证券构成的市场是完备的;如果阿罗证券的种类比自然状态的种类少,则称该市场为不完备市场。
套利:套利是一种0投资或负投资,又能带来非负的消费过程的交易策略。
状态价格:是指在状态s 发生情况下,增加一单位消费的边际成本。
简答题均值-方差分析的两个主要前提的局限性是什么?1.二次效用函数的局限性二次效用函数具有递增的绝对风险厌恶和满足性两个性质。
满足性意味着在满足点以上,财富的增加使效用减少,递增的绝对风险厌恶意味着风险资产是劣质品。
这与那些偏好更多的财富和将风险视为正常商品的投资者不符。
所以在二次效用函数中,我们需要对参数b 的取值范围加以限制。
2.收益正态分布的局限性(1)资产收益的正态分布假设与现实中资产收益往往偏向正值相矛盾。
收益的正态分布意味着资产收益率可取负值,但这与有限责任的经济原则相悖。
(2)对于密度函数的分布而言,均值-方差分析没有考虑其偏斜度。
概率论中用三阶矩表示偏斜度,它描述分布的对称性和相对于均值而言随机变量落在其左或其右的大致趋势。
显然,正态分布下的均值-方差分析不能做到这一点。
(3)用均值-方差无法刻画函数分布中的峭度。
概率论中用四阶矩表示峭度。
但这一点在正态分布中不能表达。
实际的经验统计表明,资产回报往往具有“尖峰”“胖尾”的特征。
这显然不符合正态分布。
什么是风险厌恶?简述风险厌恶的两种度量方法 u 是经济主体的VNM 效用函数,W 为个体的初始禀赋,如果对于任何满足 的随机变量 ,有 ,则称个体是(严格)风险厌恶。
马科维茨均值-方差组合理论的假设条件:(1)单期投资。
单期投资是指投资者在期初投资,在期末获得回报。
(2)投资者事先知道资产收益率的概率分布,并且收益率满足正态分布的条件。
(3)经济主体的效用函数是二次的,即 。
(4)经济主体以期望收益率(亦称收益率均值)来衡量未来实际收益率的总体水平,以收益率的方差(或标准差)来衡量收益率的不确定性(风险),因而经济主体在决策中只关心资产的期望收益率和方差。
(5)经济主体都是非饱和的和厌恶风险的,遵循占优原则,即:在同一风险水平下,选择收益率较高的证券;在同一收益率水平下,选择风险较低的证券。
()0E ε-=()0Var ε->ε-()[()]u W E u W ε->+2()2b u W W W =-均值-方差分析的局限性M-V 模型以资产回报的均值和方差作为选择对象,但是一般而言,资产回报的均值和方差不能完全包含个体资产选择时的所有个人期望效用函数信息。
对于任意的效用函数和资产的收益分布,期望效用并不能仅仅用预期收益和方差这两个元素来描述。
均值—方差分析的基本假设定理一:在经济主体的未来收益或财富为任意分布的情况下,如果经济主体的效用函数为二次效用函数 ,那么,期望效用仅仅是财富的期望和方差的函数。
定理二:在经济主体的偏好为任意偏好的情况下,如果资产收益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则期望效用函数仅仅是财富的期望和方差的函数。
两基金分离定理及其经济学含义定理含义:在所有风险资产组合的有效组合边界上,任意两个分离的点都代表两个分离的有效投资组合,而有效组合边界上任意其它的点所代表的有效投资组合,都可以由这两个分离的点所代表的有效组合的线性组合生成。
经济学含义:一个决定买入既定风险-收益特征的均值方差效率资产组合的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到任何两个它信赖的证券投资基金上获得同样的收益,只要这两个基金是具有均值方差效率和不同收益率的。
投资者无需直接投资于多种风险资产,而只要线性组合地投资在他认为有效率的两种证券基金即可。
CAPM 中CML 和SML 的含义是什么?作图说明CML(1)在市场均衡条件下,位于均值-方差有效前沿上的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和风险之间呈线性关系。
风险越大,收益越大,并且这时有效组合的总风险就等于系统风险。
(2) 有效组合的风险补偿与该组合的风险成正比例变化,其比例因子是: 我们将该斜率称为报酬波动比(夏普比率),即风险的价格,而且是市场组合的风险的价格。
SML(1)SML 反映了在资本市场均衡条件下,单一资产或无效组合期望收益与其系统风险(β值)之间线性关系。
同时,也可以认为,证券市场线刻画了单一风险资产的风险溢价与其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
(2)在均衡条件下,每一种资产都在SML 上,位于M 点右侧的资产β>1,具有较高的期望收益,但也有较大的风险,属进攻型资产;位于M 点左侧的资产β<1 ,具有较低的期望收益和风险,属于防守型资产。
在M 点,β=1。
2()2b u W W W =-() M F ME r r σ-CAPM 的假设条件1.所有投资者在同一单期投资期内计划自己的投资行为组合。
即投资者在时点0决策并进行投资,在时点1得到收益。
2.投资者为风险厌恶,并总是根据均值-方差效率原则进行投资决策;3.市场为无摩擦市场,即不存在交易费用和税收,所有证券无限可分;4.市场不存在操纵,任何投资者的行为都不会影响资产的市场价格,即投资者都是价格接受者。
5.市场无制度限制,允许卖空,并且可以自由支配卖空所得。
6.市场中存在一种无风险证券,所有投资者都可以按照市场无风险利率进行自由的借贷;7.信息是完全的,所有投资者均能够合理预期资本市场所有资产完整的方差、协方差和期望收益信息。
8.同质预期。
即所有投资者有着完全相同的信息结构,所有投资者在运用均值方差方法进行投资决策筛选后,得到同样的有效组合前沿。
CAPM 的含义1.一个资产的预期回报率决定于:(1)货币的纯粹时间价值: 无风险利率(2)承受系统性风险的回报: 市场风险溢价(3)系统性风险大小: beta 系数2. 市场组合将其承担风险的奖励按每个资产对其风险的贡献的大小按比例分配给单个资产3.市场组合的总风险只与各项资产与市场组合的风险相关性(各项资产的收益率与市场组合的收益率之间的协方差)有关,而与各项资产本身的风险(各项资产的收益率的方差)无关。
这样,在投资者的心目中,如果协方差越大,则该资产对市场组合风险的影响就越大,在市场均衡时,该项资产应该得到的风险补偿也就应该越大。
CAPM 的局限性1.市场无摩擦假设和卖空无限制假设与现实不符;2.投资者同质预期与信息对称的假设意味着信息是无成本的,与现实不符;3.投资者为风险厌恶的假设过于严格。
APT 的假设条件1.资本市场上任意资产的收益与一系列影响因素线性相关,即有收益生成函数如下:对于上述生成函数,模型假定:(1)任意两种资产的随机误差项相互独立,即 (2)随机误差项和因子风险的期望值为零。
即 (3)随机误差项与各项风险因子相互独立,即 (4)各风险资产的特质风险的方差是有界的,即 (5)APT 通常假设经济中存在的风险资产数量n 比因素K 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