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1年公需科目考试题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2011年公需科目考试题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2011年公需科目考试题
考生姓名:牛华 考试科目:2011年公需科目 开考时间:2018-3-30 14:12:42 考试时间:60分 钟 说明: 1. 回答正确的题目显示为“蓝色”,错误显示为“红色”。
回到顶部
你本次考试成绩92分,合格分 数60分,恭喜你,你的本次考 2. 答案选项中“已勾选”的为考生的回答,“紫色”标识的选项为标准答案。 试合格了!
D.科技 35.潮汐能是指海水潮涨和潮落形成的水的势能,其利用原理和什么相似 A.核动力发电 B.太阳能发电 C.水力发电 D.火力发电 36.地热发电不象火力发电那样要备有庞大的锅炉,也不需要消耗燃料,他所用的能源就是 A.地热能 B.核能 C.水能 D.风能 37.改用节水型淋浴喷头,不仅可以每分钟节省10公升的水,还能够把3分钟热水淋浴所导致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 A.30% B.50% C.40% D.60% 38.将火车而不是汽车作为日常上下班的交通工具,仅仅8 公里的路程,就可减少多少公斤的 二氧化碳排放 A. 1.6公斤 B.1.7公斤 C. 1.8公斤 D. 1.5公斤 39.以下哪种方式可以使冰箱在使用过程中节电 A.合理分布冰箱内存放的食品 B.充分利用冰箱空间存放食物 C.在冷冻室做些冰水放入冷藏室 D.尽量少往冰箱里存放食物 40.如果每个飞机旅客将携带的行李减少低于20公斤,就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减少200万 吨那种气体的排放 A.二氧化碳 B.甲烷 C.氧化亚氮 D.水蒸气 41.21世纪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大约4-6摄氏度,是20世纪气温升高的近多少倍 A.4-8倍 B.2-5倍 C.5-10倍 D.3-6倍 42.气候变化带来的主要是负面的影响。包括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被淹没,和什
5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行动,是谈判在《公约》下促进各国采取务实的实 质性合作行动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具体包括在( )方面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A.减缓 B.资金 C.立法 D.技术 E.适应
我 要 交 卷
返回顶部
27.2007年中国全国水资源总量比常年减少了 A.6.50% B.8.70% C.10% D.7.50% 28.占每年CDM额度交易75%以上的最大买家是 A.日本 B.中国 C.欧盟 D.美国 29.什么能源占中国总能源的92% A.太阳能 B.风能 C.碳基能源 D.潮汐能 30.最近发布的我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到2008年我国森林总碳储量达多少吨 A.75亿吨 B. 77.5亿吨 C. 76.5亿吨 D.78.1亿吨 31.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2000年完成的未来100年碳排放情景的分析,全 球温室气体排放呈上升趋势,而且主要源于哪些国家的碳排放 A.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欧洲国家 D.亚洲国家 32.未来全球能源结构应该是以什么为主体 A.生物质 B.海洋 C.风 D.化石 33.随着技术进步和环保事业的发展,风能发电在何种途径上将完全可以与燃煤发电竞争 A.环保事业 B.商业 C.农业 D.工业 34.风力发电不仅仅为人们提供电力,同时他也伴随并且促进着什么发展 A.社会 B.商业 C.经济
三、多项选择(每题3分)
46.不可再生能源包含 A.天然气 B.太阳能 C.石油 D.煤 E.风 47.新能源和绿色能源包含 A.天然气 B.煤 C.太阳能 D.海洋能 E.地热能 48.石油经过精制后可得到 A.黄油 B.煤油 C.汽油 D.柴油 E.机油
49.低碳经济对人类会产生哪些改变 A.将改变人类未来生态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 B.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观念 C.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D.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E.改变科技发展方式 50.低碳型农业是指 A.资源节约型农业 B.综合效益型农业 C.绿色环保型农业 D.高科技指导型农业 E.生态安全型农业 51.太阳能与常规能源相比有哪三大特点 A.它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丰富的能源,据估计,在过去漫长的11亿年中,太阳消耗了它本 身能量的2%。 B.它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丰富的能源,据估计,在过去漫长的11亿年中,太阳消耗了它本 身能量的5% C.地球上大部分地区都有太阳能,可以就地开发利用 D.太阳能是一种洁净的能源 E.地球上无论何处都有太阳能,可以就地开发利用 52.中国特色低碳道路的战略取向有以下哪几点 A.选择重点行业特别是清洁煤发电和煤炭多联产,提高这些行业在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与 产品方面的国际竞争力,在煤炭洁净利用等相关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B.积极参与国际气候体制谈判和低碳规则制定,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争取更大的发展空 间。 C.以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率,实现碳排放与经 济增长的逐步脱钩的战略。 D.在资源环境绩效的前提下,抓住战略机遇期,利用目前国内外相对较好的资源能源条件 加速完成工业化任务 E.大力发展轻工业,减少重工业。 53.《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六氟化硫和( ) A.氢氟碳化物 B.氧化亚氮 C.二氧化硫 D.甲烷 E.全氟化碳 54.《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境外减排的灵活机制包括( ) A.使低碳经济试点单位低碳经济发展快于其他非试点单位 B.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区域模式和产业模式 C.使低碳经济试点单位具有“低碳名片”效应 D.积累规划编制经验 E.建立地区和行业低碳经济发展的评及二氧化碳并不是地球生命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 正确 错误 10.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低碳发展模式作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 必由之路,在国民经济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正确 错误 11.地热能是指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源于放射性物质的衰变 正确 错误 12.长期以来,中国主要以化石能源为主,而化石能源中更是以煤炭为主 正确 错误 13.已无环境容量的区域,严控新建增加污染物排放量的项目 正确 错误 14.气候变暖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影响以外,主要是归因于人类活动,特别是与人类活动中排 放二氧化碳的程度密切相关。 正确 错误 15.中美两国的碳排放量占到世界总排放量的40%以下。 正确 错误 16.在平时生活中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替代电子钟,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及时关闭电脑及显 示器等都可以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 正确 错误 17.《京都议定书》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将美国纳入到旨在减缓全球变暖的谈判进程之中 正确 错误 18.二氧化碳是长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生存的时间可以超过二百年 正确 错误
一、判断题(每题1分)
跳到底部
1.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很大程度上等价于增加新能源、清洁能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使 用比列,提高能源效率 正确 错误 2.气候变化关系到各国的利益和世界的公平与正义,哥本哈根会争议的实质并非是发展权、 排放空间之争 正确 错误 3.应对气候变化是低碳经济的间接原因 正确 错误 4.低碳经济将是人类未来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 正确 错误 5.碳交易既提供了绿色GDP、生态环境补偿的依据,又提供了进入可操作性的途径 正确 错误 6.经济的低碳化即是要通过发展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生活方式,通过提升能效技术、 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实现经济的低碳化 正确 错误 7.《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 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 正确 错误 8.“碳减排”贸易是指一个发达国家,将其超额完成减排义务的指标,以贸易的方式转让给 另一个未能完成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并同时从转让方的允许排放限额上扣减相应的转让额
么的消失等 A.生态多样性 B.植物多样性 C.动物多样性 D.生物多样性 43.能源需求是具有价格弹性的—如果油价升得很快,需求就会减少。08年全球石油价格上升 到每桶140美元时,全球石油消耗下降了多少,而出现消耗减少的主要是发达国家。 A.0.50% B.0.60% C.0.80% D.0.70% 44.经济的低碳化即是要通过发展什么,通过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 室气体减排技术,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实现经济的低碳化。 A.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生活方式 B.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生态 C.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生活方式 D.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农业 45.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力争使我国的森林面积增加4千万公顷,森 林蓄积量增加( )立方米 A.5亿 B.6亿 C.7亿 D.13亿
19.我国当前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国情是:人均资源少,人口众多,经济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 时期,城市化发展迅速,这些都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提出了挑战 正确 错误 20.我国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又处在工业化进程和消费结构升级加快的历 史阶段,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完成节能降耗和减排的问题还十分艰 巨。 正确 错误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
21.自然存在的主要温室气体包括 A.氧化亚氮、甲烷 B.二氧化碳、臭氧 C.水蒸气、二氧化碳、臭氧 D.水蒸气、二氧化碳 22.工业化时代所排放的每10吨二氧化碳中,发达国家就占了 A.6吨 B.5吨 C.4吨 D.7吨 23.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替代电子钟,可以每天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A.38克 B.48克 C.50克 D.30克 24.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而让其自然晾干,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A.1.9公斤 B.2.3公斤 C.2.6公斤 D.1.6公斤 25.欧盟是CDM的最大买家,占每年CDM额度交易的百分之多少以上 A.60% B.50% C.75% D.70% 26.喜马拉雅山包括天山地区的冰川缩小了21%,据预测,到2050年还将减少 A.27% B.30% C.29% D.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