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扬州概况

扬州概况

扬州概况——精致扬州伴您游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各位游客,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留给我们的千古佳句。

花开如烟的三月,扬州到处弥漫着“烟雨江南”的景象。

今天我们将去领略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风采。

一、地理地貌
扬州,简称扬。

地处江苏省的中部,长江北岸,江淮平原的南端。

东和麋鹿之乡-盐城、凤凰城-泰州毗连,西与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南京及安徽省天长市交界,南临长江,与有着三千年历史的镇江隔江相望,北频淮河,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通扬运河贯穿东西。

扬州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享有淮左名都之誉。

扬州市总面积是663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0多平方公里,整个地形是西高东低。

现下辖广陵、邗江、维扬3区,仪征、高邮、江都3个县级市和被誉为荷藕之乡的宝应。

二、历史再现
吴王夫差构筑邗城是扬州建城的开始。

战国时称广陵邑,西汉初称江都,后多次更名,自隋朝以来始称杨州。

原先是木字旁的杨,后来演变为提手旁的扬。

据说大禹治水以后,把天下分为九州,而扬州的出自于《禹贡》中的“淮海惟扬州”。

九州的扬州包括了今天的浙江、福建、上海、江西、安徽和江苏省的苏南、苏中等地域。

公元605年,隋炀帝征调了数以万计的民夫开挖了南起临安,中经东都洛阳,北至北京的南北贯通的大运河。

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连接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钱塘江五大水系。

使得扬州成为我国唯一一座与运河同步诞生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与生俱来的“运河第一城”。

唐时扬州有“扬一益二”之说,“雄富冠天下”之誉。

到北京,看长城;到扬州,看运河。

已成为一段美丽的佳话。

夜晚的扬州让人魂牵梦挠,乾隆水上游已成为夜晚的主打品牌。

坐龙船、品点心、看夜景、听专职导游讲解古运河,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三、气候季节
扬州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物产丰富。

风向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年平均气温在14.8摄氏度左右。

近年市区空气优良天数为均≥340天,是一个比较适合长期居住的优雅城市。

在经济发达的江苏省唯一获得“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人居环境奖”,是一个为人称道的精致扬州。

四、人口状况
现今扬州市总人口459.79万,其中市区人口为121.79万。

虽然扬州不大,人口不多,
但它却是一个对外善于交往的城市。

唐天宝年间,来这里取真经的日本遣唐僧人和学习汉唐文化的留学生络绎不绝。

唐天宝十二年,大明寺高僧鉴真大师,受日本遣唐使的邀请,走出国门,东渡日本讲学。

以66岁的高龄,双目失明之身,历经十年终于在第六次东渡成功。

为日本带去了先进的盛唐文化,成为中日交往的使者。

此外波斯的珠宝商人选择了扬州,扬州便有了波斯庄。

扬州还有江苏省唯一的民族自治乡----高邮菱唐回族自治乡。

五、交通
扬州市境内水路交通、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以扬州为中心,东有宁通公路,南有扬瓜公路,西有宁扬一级公路,北有淮江公路。

2004年,已建成火车站。

2010.3.18开工的苏中江都机场,计划在2011年底建成通航,总投资约9.74亿元,该机场有扬州、泰州两市联合共建。

在美丽的长江之畔矗立着一座雄伟而壮丽的大桥——润扬大桥。

因为润扬大桥的连接,实现了两岸人民一个盼望已久的握手——跨越长江的握手。

润扬大桥建于2000年,至建成共用了4年半的时间,耗资58亿元。

大桥全长35.66公里,双向6车道,是目前我国第一、世界第三的特大跨径悬索桥。

六、生态环境
扬州历来就是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风景秀丽如画,素以“绿杨城郭”称著于世。

扬州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级环境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国家级园林城市。

扬州的生态绿化好,每一条道路都会栽种不同的植被。

其主要树种杨柳、银杏、香樟、梧桐等,花草主要有琼花、广玉兰、夹竹桃、金丝梅等。

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给你宁静,还你活力。

无论您漫步在扬州的哪个角落,文明、干净、环境优雅的城市形象,会让您舍不得离开。

七、市花、市树
1985年7月18日,扬州市第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决定:扬州市花为琼花。

琼花亦称聚八仙,在每年的5月盛开,八朵花瓣,美似玉蝶舞。

琼花在秋季结红果,与桂花争妍,它在扬州已有千年的历史,被文人雅士赞之为“维扬一枝花,四海无同类”。

还有一种市花叫芍药,芍药花自古以来就与牡丹并称“花中二绝”,有“牡丹花为王,芍药花为相”之说。

2010年“中国芍药节”开幕式在扬州芍药园隆重举行,第二届中国芍药节4月28-5月18号在仪征市枣林湾生态园区举行。

它是春天百花园中的压台好花,每当暮春之时,红英将尽,而芍药花正在含苞欲放。

当年隋炀帝开挖运河时,翰林学士虞士基建议在河堤两岸大量的植柳,既可护堤,又可
遮荫。

隋炀帝大喜,并亲手先栽了一株,又赐垂柳姓杨,所以外地的柳树到了我们扬州就称杨柳了。

“多情最是扬州柳”,所以杨柳成了扬州的市树。

扬州的杨柳,在一年之中绝大多数时间,都以她最美丽的一面示人,她总是让人想起春天,期盼春天,仿佛在告诉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要放弃春天的理想。

此外银杏也是扬州的市树,文昌中路石塔寺附近1200岁的古银杏年年开花,岁岁结果。

八、经济和城市发展
2009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6.39亿元,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预计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超过2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接近1万亿元。

目前拥有国家A级景区26家,其中5A级1家,4A级6家,3A级7家,12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扬州按照“一县一业、一镇一品”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

全国1/3的路灯来自扬州,电缆、城市照明产品占全国市场总量的1/4以上,酒店日用品、医疗易耗品约占全国的80%左右。

近年来,扬州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沿江开发取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双千亿级的新材料、新能源,新光源产业链,成为江苏省第一个智能化电网产业基地。

九、文化教育
扬州是淮扬菜之乡。

淮扬菜与鲁菜、川菜、粤菜并称为中国四大菜系,有“东南佳味”之称,三头宴、红楼宴、全藕宴是扬州菜肴的三颗明珠。

清淡、健康、精致一直备受人们的欢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前夕,周恩来总理招待中外来宾的第一次国宴,选用的即是淮扬风味。

现今许多高档的的宴会,都是以淮扬菜为基础,配上特色菜。

扬州有“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习俗。

清晨去喝一杯扬州早茶再品尝一下富春茶社的特色点心,“扬州包子,包打天下”。

下午去扬州的澡堂泡个澡,这就是扬州人最好的享受。

扬州炒饭成为中国走向世界最成功的快餐,全世界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扬州炒饭”。

此外扬州的特色服务业三把刀---理发刀、修脚刀、厨刀。

扬州的教育看学校。

扬州大学是江苏省重点综合性大学,是由6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的,是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

此外还有江海学院、广陵学院、科技学院、环境资源学校等。

十、历史街区
文化是城市的魂,街区是文化的根。

外地人来到扬州,首先要去的当然是瘦西湖、大明寺、个园、何园这些名胜古迹,但仅仅游览这些景点,只能说是到过扬州,还不了解扬州。

若想进一步认识这座城市,那就必须走进扬州的大街小巷。

在扬州众多的历史街区中,东关街、东圈门是最具代表性的。

两街各含一个“东”字,
扬州人简称“双东”。

占地面积83.43公顷。

在这两条平行的历史街区中,有我国现存最老的化妆企业,被誉为“中华首妆”的谢馥春。

1915年,谢馥春化妆品与茅台酒同获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大奖,成为当时国际化妆品的著名品牌。

还有江泽民旧居,江泽民总书记上大学时居住的地方,位于东圈门16号,青砖黛瓦,三合院民居。

十一、扬州园林
扬州园林既擅北地之雄,又兼南国之秀,为中外旅游者称道。

从地域上看,江苏园林总体上属于南方园林系统,包括以苏州为代表的苏南园林系统和以扬州为代表的苏北园林系统。

扬州有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个园,晚清第一名园---何园。

扬州园林和苏州园林不同,苏州园林的原主人多为失意文人和被贬官员,“以画入园,以园入画”。

而扬州园林主人大多是得意商人和退隐官员,它的出现比苏州私家园林稍晚,更注重人的修身养性。

所以到苏州园林重在游园,扬州园林需要去读园、品园。

十二、扬州美女
扬州美女有幸遇上了杜牧,风流才子一首诗,让扬州美女成为历朝历代文人雅士的梦中情人。

扬州是一座水城,贾宝玉说过女人是水做的,扬州女子如水一般,更像夏日朝阳下盛开的荷花一样,鲜翠欲滴。

郑板桥说“千家养女先教曲”。

扬州美女的出名其实跟扬州的文化有关,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熏陶下,使得女子们气度优雅,才情出众。

如上官婉儿、林黛玉、近代画魂潘玉良。

到扬州看美女,不必打着灯笼,无需踏破铁鞋。

只要你带上一颗平常心、一双识美、懂美的眼睛,就会发现扬州美女无处不在。

(供稿人:王丽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