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经典内蒙古地区的双语教育.ppt
经典内蒙古地区的双语教育.ppt
优选文档
3
(二)1966—1976,大部分民族学校被迫停办或改 用汉语授课,民族政策和民族教育遭到了严重摧残。
1、这一时期,蒙语授课教育被打成“资本主义黑 学说”,双语教育严重受挫。
2、1973年,全区教育会议号召大力发展民族教育, 此后,牧区小学教育普及加快,同时盲目创办了 大批“马背小学”和生产队办的中学。
来越多的蒙古族学生选择进入汉族学校。
优选文档
19
四、几点改进建议
用人 单位
学校 布局
少数 民族 学生
优选文档
20
(一)国家应该对接受少数民族毕业生的用 人单位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来扶持少数民族
毕业生的就业
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各大院校蒙语授课专业种 类很少,从事经营、管理、科研生产的相对较少,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心目中就形成了少数民 族毕业生综合素质差的观念,这种偏执的观念导 致了他们成为了就业中的弱势群体,好多用人单 位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让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 更加困难,因此国家相应的优惠政策是极有必要 的。
现象,已经常态化了。
优选文档
15
(二)教育资源合理化分配带来的问题
1972年以后盲目地建了一大批“马背小学”和生 产队办的中学等无疑造成了很大的教育资源浪费。 从1976年开始实施了学校布局调整,直到1980年 将民族学校的数量控制在一定量上。后来对布局 分散、规模小、效益低的民族中小学实施布局调 整,进入民族中小学严重减少的状况。
优选文档
6
二、内蒙古现行的双语教学
1、蒙语为主,加设汉语文
2、汉语为主,加设蒙语文
3、双语学校的中高考政策
优选文档
7
模式一:蒙语授课为主,加授汉语文
1、小学阶段以蒙语授课为主,从小学二年级开设 汉语文课程。
2、蒙语为第一教学语言,汉语教学课时计划为: 2—6年级每周3课时;7—9年级每周四课时,10— 12年级每周3课时。
优选文档
13
三、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 蒙古族学校在校生持续严重减少的问题
1
• 教育资源合理化分配带来的问题
2
• 变迁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传统的双语教育提
3
出了新的要求
优选文档
14
(一)蒙古族学校在校生持续严重减少 的问题
蒙古族学生上学率比较稳定,但是上蒙语授课学 校的学生在逐年减少,而且呼和浩特市的情况更 为明显。这种现象从80年代后期就已经开始了。 换句话说,自治区蒙语授课中小学在校生减少的
优选文档
5
(四)1989年开始至今,少数民族双语教育进 一步发展与急剧变迁的社会对传统民族教育提
出新的要求
1、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全区少数民族双语教 育有了更好的发展,甚至有的学校开始试用三语 教育等新的模式。
2、9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少数民族学校以及少数民 族在校生急剧减少的新问题,这是蒙区双语教育 面临的新课题。
传统的双语教学计划,越来越难以满足广大蒙古 族儿童对学习并掌握汉语级外语的需求,蒙古族 学生及其家长的择校动机正在向功利主义或工具 主义转变。
优选文档
18
传统双语教学下的毕业生就业空间越来越小, 可以接纳该类毕业生的单位已经饱和,有的 甚至已经超标,这些单位经过压缩,即使可 以挤出一点名额,也用于招收学过外语,会 用电脑而且汉语水平较高的毕业生,已有越
优选文档
11
2.高考方面:
普通高中与全国高考政策一致,民族高中的高考 政策则是针对少数民族实际,在方式上有所不同。 例如民族学校的“三语实验班”
优选文档
12
事例:民族中学的“三语实验班”与“非实验班”
相同点:所考科目相同。 不同点:学科权重——高考中,
实验班的汉文和蒙古文两科 的成绩分别以50%计入总分, 英语按100%计入总分;非实 验班的汉文和英语两科成绩 分别以50%计入总分,蒙文按 100%计入总分。
3、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有条件的地方从小学一年 级开设汉语文课,从小学三年级开设外语课。
优选文档
8
模式二:汉语授课为主,加授蒙古语文
1.在蒙古语不太通行的地方,学前阶段的双语教 学模式以汉语授课为主,适当引入蒙古语教学内 容。
2.在小学阶段,以汉语授课为主,从小学二年级 起开设蒙古语文课程,让孩子在小学阶段,学好 母语,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蒙古文。
优选文档
4
(三)1976—1988年,民族双语教育进入重
新恢复和进一步发展阶段
1、1980年,《关于恢复和发展民族教育的几点意 见的报告》,在蒙汉双语教育方面再次统一了蒙 古族中小学的授课用语,进一步发展了党的民族 语言政策。
2、蒙语授课师资和蒙文教材的推广成就突出,蒙 语授课中小学在数量和在校生人数上都呈现出了 迅速增长的趋势,达到历史最好的水平。
优由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少数民族种数不多,少数民 族人口相对集中,蒙古语受众范围较大,为双语 教学的体系建设提供了条件,为确保蒙汉双语教 学的可持续发展,内蒙古在中高考方面采取了一 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优选文档
10
1、中考方面:实行双轨制
普通初中的学生考普通高中,民族初中的学生考 民族高中。虽然民族初中的学生要多考一门蒙古 语,其他学科的考卷也为蒙古文,但由于他们所 考高中的轨道不同,这就保证了各民族学生在中 考方面的公平性。
内蒙古地区的双语教育
优选文档
1
目录
历史 沿革
教学 现状
存在 问题
几点 建议
优选文档
2
一、内蒙古地区双语教育的历史沿革
(一)1947—1965,民族双语教育政策措施逐步 形成,并取得了较好的发展。
1、《政府纲领》(1947);《宪法》(1954);自治区民 族语言暨民族教育会议(1962).
2、这一时期,大部分地区的蒙古族小学从五年级开始增设 汉语文.从幼儿园到中高等院校蒙语授课民族双语教育体 系已有一定规模,到1965年,蒙汉语教学的中小学706所, 蒙汉语教学的普通高等学校3所。
优选文档
16
访谈了解:
学校布局的调整对收入微 薄的农村牧区的家庭来说, 成为巨大的财力、物力和 精神上的压力“既然对孩 子付出这么大的代价送到 城镇来学习,还不如索性 把孩子送达汉族学校学习。 这样孩子能够学好汉语和 外语,也许将来就业会好 一些。”
优选文档
17
(三)变迁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传统的双语教 育提出了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