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笔记_2018

自考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笔记_2018


3.数据库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至今) 数据管理技术进入数据库阶段的标志是20世纪60年代末三件大事: 1)1968年美国IBM公司推出层次模型的IMS系统; 2)1969年美国CODASYL组织发布了DBTG报告。总结了当时各式 各样的数据库,提出网状模型,尔后于1971年4月正式通过。 3)1970年美国IBM公司的E.F.Codd连续发表论文,提出关系模 型,奠定了关系数据库的理论基础。
1.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几个数据库的基本术语:
数据: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处理:是指从某些已知的数据出发,推导加工出一些新的数 据,这些新的数据又表示了新的信息。
数据管理:是指数据的收集、整理、组织、存储、维护、检索、 传送等操作,这部分操作是数据处理业务的基本环节,而且是任何数 据处理业务中必不可少的共有部分。
第二部分 内容串讲
我们分章节进行串讲,在串讲每一章前我把本章的考核的目标和 重点、难点做简要说明。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属于基础知识,主要是对一些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没有难点, 相对的重点是数据模型的四个层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数据库 系统的全局结构。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1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识记) 1.2数据描述的术语(领会) 1.3数据抽象的级别(领会) 1.4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领会) 1.5数据库系统(DBS)(领会)
第一部分 课程说明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学习目标:
数据库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专门研究数据处理、 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的技术,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经过40多年的 发展,已成为计算机软件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的主要目的:使同学们了解数据库的基 本原理,掌握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方法和应用技术,能够有效的使用现 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掌握数据库结构的设计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 发方式,同时能够利用前端开发工具完成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数据管理技术:对数据的收集、整理、组织、存储、维护、检索、 传送等操作,基本目的就是从大量的,杂乱无章的,难以理解的数据 中筛选出有意义的数据。
数据处理是与数据管理相联系的,数据管理技术的优劣,将直接 影响数据处理的效率。
1.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 1)数据不保存在机器中; 2)没有专用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3)只有程序的概念,没有文件的概念; 4)数据面向程序。
4.数据联系的描述
两大语法体系: Basic系:VB/VBScript/VBA C系:Java/JavaScript/C++/C#
参考教材介绍
自学教材《数据库系统原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 会组编,丁宝康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本教材共分为9章,详细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方法和 应用技术。内容包括: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第一章)、数据库的设 计和ER模型(第二章)、关系模式设计理论(第三章)、关系运算 (第四章)、SQL语言(第五章)、数据库管理(第六章)、SQL Server2000简介及应用(第七章)、PowerBuilder9.0简介及应用 (第八章)、数据库的技术的发展(第九章)。
2. 文件系统阶段特点与缺陷(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 1)数据可长期保存在磁盘上; 2)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有了区别; 3)文件组织呈现多样化; 4)数据不再属于某个特定程序,可以重复使用; 5)对数据的操作以记录为单位。 文件系统三个缺陷: 1)数据冗余性 2)数据不一致性 3)数据联系弱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地位图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B/S结构
C/S结构
浏览器端:HTML/ CSS/ JavaScript/VBScript
服务器端:
ASP(.NET)/PHP/JSP
C/S结构:
VB/VC/VC#/Delphi/Java/.NET系 列
数据库支持:SQL Server /Oracle/Sybase/MySQL/Informix/Access
DBS: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 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 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数据库技术:是一门研究数据库结构、存储、管理和使用的一门 软件学科。
4.高级数据库阶段: 1)面向对象的概念建模 2)开放数据库互连技术
数据库技术中的四个名词:DB、DBMS、DBS、数据库技术。其概念 是不同的,要分清。
DB:数据库(Database)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统一 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 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为用户或应用程序 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 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 向对象型DBMS。
1.2 数据描述
在数据处理中,数据描述将涉及不同的范畴。从事物的特性到计 算机中的具体表示,数据描述经历了三个阶段———概念设计、逻辑 设计和物理设计。
1.概念设计中的的数据描述 1)实体 2)实体集 3)属性 4)实体标识符 2.逻辑设计中的数据描述 1)字段 2)记录 3)文件 4)关键码
3.物理设计中的数据描述 物理存储介质层次 1)高速缓冲存储器 2)主存储器 3)快擦写存储器 4)磁盘存储器 5)光盘存储器 6)磁带 物理存储中的数据描述 位、字节、字、块、桶和卷。
数据库管理阶段特点: 1)采用数据模型表示复杂的数据结构; 2)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3)数据库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用户接口。 4)数据库系统提供以下四个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 ① 数据库的恢复; ② 数据库的并发控制; ③ 数据库的完整性; ④ 数据库的安全性; 5)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对数据的操作不一定以记录为单位,可以以 数据项为单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