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与利益分配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与利益分配PPT课件


三、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1、假定前提条件
(1)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两种产品:小麦和布,两种要素:劳动力和资本; (2)中国劳动丰裕,美国资本丰裕,小麦和布分别是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品; (3)生产要素存量一定; (4)生产要素在一国范围内各部门间可自由流动,而在国与国之间不流动; (5)两国实行自由贸易,没有运输成本和贸易障碍; (6)生产要素充分利用。
第四章 国际贸易与利益分配
一、国际贸易的福利分析 二、生产要素价格和收入的短期变动 三、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一、国际贸易的福利分析
1、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是指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与 实际接受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 是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工资等于劳动力的边际产品价值,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劳动力的 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就是厂商对劳动力的需求曲线。
MPL VMPL
O
w
w1
VMPL
w2
MPL
劳动力需求曲线VMPL
L
O
L1 L2 L
3、国际贸易与生产要素的收入
假设开放条件下,本国在布的生产
w
VMPLc’ VMPLc
w 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小麦的生产具 有比较劣势,则本国出口布,进口
小麦。这意味着布的价格会上升,
VMPLw
而小麦价格下降。我们先假定布的 价格上升,小麦价格不变,则布部
B
A 门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会向左
w*
w* 上方移动。在新的均衡点,劳动力
流入布部门,从而使得布部门劳动
力的实际收入下降,而资本的实际
Ow
L1 L*
Oc 收入上升。
L
w Pc
MPLc
r Pc
MPKc
因此,如果同时考虑国际贸易使得布的价格提高、小麦价格下降,则我 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国际贸易会导致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上升,进口部 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下降,可自由流动的共同要素实际收 入变动不确定,取决于其消费结构。
英国历史上曾发生有关《谷物法》是否应该废除的大辩论:资产阶 级主张废除,而地主阶级则极力反对废除。两大阶级立场的不同可 以通过特定要素模型很好地进行分析。
进口劳动密集 型产品布
因出口增 加生产
因进口减 少生产Biblioteka 劳动力需 需求强求增加
劳动力价
资本需求 需求弱
格上升

增加


劳动力供 供给弱
资本价格

给增加
下降

资本供给 供给强 增加
均 等 化
劳动力需 需求弱

求增加

资本需求 需求强 增加
劳动力价 格下降
价 格 均
劳动力供 供给强

给增加
资本价格

资本供给 供给弱
而在小麦生产部门,随着劳动力的流出,小麦部门劳动力的实际收入上升,土
地的实际收入下降。
w Pw
MPLw
t Pw
MPTw
同理,如果假定布的价格保持不变,小麦价格下降,则小麦部门劳 动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会向左下方移动。这同样意味着劳动力会由 小麦部门流入布生产部门,从而使得小麦部门劳动力的实际收入上 升,土地的实际收入下降;布部门劳动力的实际收入下降,资本的 实际收入上升。
a+e
e
c a+b+c+d
Q
出口国
贸易前 贸易后
i
f+h+i
g+h
g
+(b+d)
+f
Q
国际贸易有利于 进口国的消费者 和出口国的生产 者。国际贸易提 高了所有参加国 的净福利水平。
二、生产要素价格和收入的短期变动
——特定要素模型(Specific Factor Model)
1、模型假定条件
(1)有关国家有三种生产要素,即土地、劳动力和资本;
要素使用量不变,如果通过增加某种要素 (如劳动力)使用量而增加1单位产品(如 布)产量,则生产这增加的1单位布的边际 成本为
P 1
PL
w
MLP L MLP MLP
M R P 厂商生产1单位布的边际收益等于布的市场价格,即
c
所以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
w MPL
Pc
即 wMLP •PcVM Lc P
2、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过程
由于假定中国劳动力丰裕,所以封闭条件下中国劳动力价格低,资本价格 高;美国资本丰裕,所以美国资本价格低,劳动力价格高。
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过程
中国
出口劳动密集 型产品布
(劳动力丰裕)
进口资本密集 型产品小麦
因出口增 加生产
因进口减 少生产
美国 (资本丰裕)
出口资本密集 型产品小麦
P
消费者剩余
S
P*
生产者剩余
D
O Q*
Q
消费者剩余是需求曲线、价 格线和纵轴围成的三角形区 域;生产者剩余是供给曲线、 价格线和纵轴围成的三角形 区域。
2、国际贸易的福利分析
P
S
P
P
Pa c
a Pc e
bd
b+d f
D
Sw Dw
g hf i
S’ D’
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
净福利
Q
进口国
贸易前 贸易后
要素需求进而要素价
U
格发生变化,最终两 国要素的相对价格和
绝对价格会实现均等
化,同时两国生产同
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
也达到均等化。
斯托尔珀——萨谬尔森定理(Stolper-Samuelson Theorem):国际贸 易使得价格上升部门所密集使用要素的实际收入提高,其它要素的 实际收入下降。 赫克歇尔-俄林-萨谬尔森定理(Heckscher-Ohlin-Samuelson Theorem, H-O-S Theorem):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国际贸易不仅 使得两国商品价格均等,同时使得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均等化。
(2)有两个部门,即小麦生产部门和布生产部门;
(3)小麦生产需要土地和劳动力,布的生产需要资本和劳动力。劳动 力称为“共同生产要素”,土地和资本称为“特定要素”;
(4)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不流动,但在一国范围内可以自由流动。
(5)生产要素充分利用。
2、封闭条件下的收入分配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 边际成本。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当保持其它
上升
增加
3、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图形说明
封闭条件下,中国和美国的生产均衡点分 Ow 别为T点和S点,中国劳动力便宜,资本
贵;美国资本便宜,劳动力贵。
开放后,中国出口布,倾向于多生产布;
S
美国出口小麦,倾向于多生产小麦,两国
的生产均衡点发生变化。
K1
K2
R
T
Oc L1 L2
O’w 两国生产的变化导致
4、妨碍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因素
各国生产技术并不相同;
生产要素并非同质;
各国商品价格并不一致。
Paul A. Samuelson, 1915-
H-O-S理论的数学推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