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外活动防意外伤害教育教案
内容:校内外及课间活动安全
教学目的:
1、引导小学生进行正确健康的课间活动,劳逸结合,使学生课间真正得到休息。
2、让学生知道校内外活动安全知识,做到遵守纪律,保护自己。
同时,在有意外发生时,能自救。
教学过程:
一、校内外活动安全常识
(一)在室内、外活动应怎样注意安全?
1.防磕碰。
目前大多数教室空间比较狭小,又置放了许多桌椅、饮水机等用品,为防止磕伤碰伤,不应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
上下楼梯时,不要追逐打闹、喧哗拥挤,更不要攀爬走廊护栏围墙。
不在走廊上追逐嬉戏,打扰别人休息。
上学、放学、课间、体育课及课间操时间,要注意安全、爱护草坪及公用设施。
不要追逐打闹、拥挤、推、搡。
2.防滑、防摔。
教室地板比较光滑的,要注意防止滑倒受伤;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
3.防坠落。
在教室等地方打扫卫生或做其他任何活动时,都不要从窗口向外探身、探头张望;住楼房,特别是住在楼房高层的,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4.不进入建筑施工现场、起重装卸、吊运用设备的下面严禁站立、通行和玩耍。
5.防挤压。
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掩手,也应
当处处小心。
6.防火灾。
不要在教室里随便玩火,更不能在教室里燃放爆竹。
不能在室内乱扯乱拉电线、乱动开关插座、随意接通电话;不能使用“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
7.防意外伤害。
严禁学生将棍棒、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图钉、大头针等到校,更不得带进教室,学生在使用小刀、圆规、铅笔、钢笔等学习用具时,要注意安全,以免误伤自己和他人。
且用后必须妥善保管,不能随意放在桌子上、椅子上。
防止有人受到意外伤害。
8.外出活动要有教师或家长带队,身体有病同学不要勉强参加。
不得在外宿营。
外出游玩,若遇歹徒抢劫、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等人身侵害、伤病的情况时,应立即与公安、医院等部门联系,并及时向学校、家长报告。
严禁私自下河游泳,以免溺水事故发生。
严禁攀高探险。
上学放学途中和外出游玩,若被毒蜂蛰伤:先拨去毒刺;用肥皂水、食盐水或清水清洗伤口;可用食用醋、大蒜、生姜汁、韭菜捣成泥状涂于患处,症状比较严重的送医院救治。
(二)课间活动应注意什么?
1.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能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神集中、精神饱满。
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托托排球等。
4.活动要注意安全,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三、交通安全
1、安全过马路。
不得嬉戏玩耍,追逐打闹,并排行走,突然招车、过马路等。
2、不得在车上打闹嬉戏,擅自走动,不能将头手臂等伸出车窗外。
四、小结安全系着我们的生命,要靠我们大家来维护,自觉遵守纪律,做安全的主人。
希望小朋友们在课间文明活动,让我们的课间变得健康而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