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神分析第二十五 自恋型人格障碍(李宛青)

精神分析第二十五 自恋型人格障碍(李宛青)


谢谢聆听!
精神分析第二十五讲 自恋型人格障碍 主讲 李宛青
目录
一、视频小结
二、重点剖析 三神病病理学的四个疾病类型
(1)人格层面为特征 (2)行为障碍为特征 (3)融合饥渴型人格 (4)逃避接触型人格 2.自恋型人格障碍诊断的3个标准: • ① 夸大的自我 • ② 唯我独尊或唯我独不尊,过于强调自我的唯一性 • ③ 对赞美成瘾
二、重点剖析
1. 在科胡特的疾病分类学里面,自恋的精神病病理学 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人格层面:自恋型人格疾患 ① 抑郁 ② 对微不足道的事过于敏感 ③ 有疑病的抱怨 ④ 缺乏生活的风趣
(2)行为层面:以行为障碍为特征的自恋型病理状态 主要特征包括: ① 性倒错;② 反社会;③ 成瘾行为。 常见于监狱犯人。 (3)关系的融合层面:融合饥渴型人格 倾向于与他人共生,要满足人际交往中高度的融合关 系,并且要求他人处在一个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距离 上面。 (4)关系的逃避层面:逃避接触型人格 非常需要亲密关系,但在亲密关系中,一旦受到一 点点伤害,就会以完全的逃避与自我隔离来避免在亲密 关系中可能存在的危险。
5. 自恋型人格障碍诊断的3个标准: ① 夸大的自我 ② 唯我独尊或唯我独不尊,过于强调自我的唯一性 ③ 对赞美成瘾 如果还出现以下特征,就表明这个人的自恋程度比较高,包括: ①对权力或者无限成功的潜意识幻想。 ② 受到批评的时候表现出暴怒。 ③ 见诸行动的行为。 ④ 经常有比较严重的羞耻与屈辱的感受,与现实境遇不协调。 ⑤ 在与他人的关系中间,利用他人,而不是为了享受人与人在 一起的愉悦感。 ⑥ 缺乏同情心。 ⑦ 对他人的过度羡慕或嫉妒。 ⑧ 对某人或某事,过度理想化的、偏见的感受。
2. 自恋实际上是一种"我把事情做得很漂亮,然后就产 生了一种比较高的自我价值感",这是一种觉得自己值 得被珍惜,值得被保护的真实感觉。而自体心理学实际 上是在讲自尊感,讲自己是配得上XXXX的。
3. 自我(ego)与自体(self)的区别:"自我"是 自我、本我、超我这三个人格结构中的一部分;而 "自体"指的是整个人。可以这样理解,在地貌学的 框架里面,自我=1/3自体。 4. 根据《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 (DSM-Ⅳ),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基本特征包括: ① 持续性的夸大;② 过度敏感; ③ 缺乏共情能力;④ 自我夸大感(认为自己的问 题是唯一的,且只能被特定的人所了解)
三、个人体会
1.把力比多投向客体关系中可以减轻抑郁。 2.逃避接触型人格案例。 3.通过对婴儿的观察真的能够解读儿童的内心吗?还是依然 反映的是我们自己的想法? 4.一项针对从业20多年的老医生与从业3、5年的年轻医生之 间的研究发现,二者的治疗效果差不多,并不存在统计学 上的显著差异。这点告诉我们:以后大家有病不要去刻意 寻找专家了。 5.一个人在某个行业里待了很久之后,其学派的特征就会越 来越淡。 6.集体的自恋:对某个民族、某个职业的自恋。 7.缺少非功利的在人群中获得纯粹快乐的人会比较难以获得 愉悦感。
相关主题